•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杀害太子和恩师,延续华夏第一盛世,后世评价却毁誉参半
文景之治是华夏进入大一统帝国时代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时期人民生活稳定,国家的粮食和财政收入普遍提升。到文景之治末期,汉朝的马匹数量有了成倍的增长,为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和建立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打...……更多
汉武帝:功过参半,晚年宠爱小妻与生子成最大污点
...期间,创造汉武盛世,而且直接将匈奴打回老家,打出了华夏民族的名字“汉族”,所以汉武帝后世评价很高。但是,其晚年却饱受诟病,堪称晚节不保。而汉武帝晚年最大的错误,就是娶了个16岁妻子,62岁还生了个儿子,为...……更多
历史上有哪些尊师重教的例子
...高允是太子拓跋的老师,深为太子所敬重。一听父皇要杀恩师,拓跋急忙拉着高允一起去见太武帝。太子求情说,高允出身微贱,一向小心缜密。撰写北魏国史,都是听崔浩的,恳求赦其死罪。太武帝便问高允:“这么说,国史...……更多
安禄山与大唐军队的对抗: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
...前期真的是一位很好的帝王,善于政治,文武韬略俱全。后世觉得这位天资聪颖的帝王唯一的缺陷就是活的太久了点,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唐玄宗的前半生。从早年间的神龙政变把武则天赶下台、到后来诛杀太平公主,搞垮上官婉...……更多
雍正58岁突然驾崩,弘历为什么拼命掩盖死因?
...皇帝也是以身作则,在处理国家政务上兢兢业业,甚至被后世的专家和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国家在整体上还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他从未松懈过,几乎天天都是批阅奏折一直到深夜,不仅如此他还广...……更多
...是,有一个不得不清楚的现实,就是李治在位期间,这是华夏民族当政时版图最大的时期,而且在不断征战的同时,还得顾忌民生,让唐朝的盛世再上一个台阶。他要是懦弱,敢把父亲的才人名正言顺地抬做自己的皇后?不到三...……更多
杨广和李渊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说法:秦汉两朝是封建王朝的开端和盛世,可称为“第一华夏帝国”;隋唐两朝一脉相承,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可称为“第二华夏帝国”;宋元明清各有千秋,使中华领先世界长达一千多年,可称为“第三华夏帝国”。如果...……更多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的立储制度,因此雍正皇帝的帝位也产生了很多争议。 后世历史学家,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专家的看法,同时也有很多人说康熙皇帝当时是想册封十四皇子为皇储,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康熙皇帝临终之前,十四皇子已经回京,但...……更多
张皇后:历经明初六朝,辅佐三代帝王开创太平盛世
...:“自己绝对不能开这个头,以免有干涉国政之嫌,这比后世晚清时期的老佛爷,不知道要贤明了多少倍。国家在“三杨”(三个姓杨的贤臣)内阁的辅助下,稳中有进,太皇太后每天都悉心教导小皇帝,帮助其茁壮成长。正统...……更多
皇权背后的高危:揭秘历史上那些倒霉的皇帝
...方公认的皇帝数量,大约在将近500位左右,而死于自杀及他杀者则多达270余人,占比超过一半。还有很多皇帝虽是自然死亡,但由于其死因蹊跷,亦不能排除是否是他杀,这样一算,则人数更多。足见这行的恐怖。隋朝的隋炀帝...……更多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提携重用了四个诸侯,而这四个诸侯前仆后继,主导了华夏后世五百余年的天下形式。【宣王寻求外援】一切要从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开始说起。想当年,厉王止谤,推行专利法,把百姓压迫过于严重,于是发生了国民暴动...……更多
...说朱棣是个暴君是没有疑问的。证明朱棣是暴君的,还有他杀方孝孺的事件。方孝孺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凌迟处死,还诛灭了人家十族,共计873人。人家不为你起草诏书,最多囚禁他就行...……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的权力洗牌:李世民稳固皇位,开创贞观盛世
...“贞观之治”。然而他的盛世之路走的并不是一路顺利,他杀了李渊的10个孙子,这是为何?李渊留下了14字的诅咒,16年后会不会成真呢?李世民的不如意人们都说晚年的老人最幸福,因为儿孙满堂,而李渊却是经历了一幕幕事...……更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里的不屈,唐朝奠定了民族的自豪和精神格局,明朝正了华夏民族的骨气,这些个盛世都在影响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观和价值观。都说大唐是李世民的大唐,自李世民去世后,大唐的盛世站在他的肩膀上又延续了数十年。短...……更多
解析上古五霸和春秋五霸
...,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从楚庄王开始,楚国开始大力推行华夏文化,为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宋襄公宋襄公是春秋宋国的第二十任国君,虽然是个小国,但是...……更多
...数量肯定非常少。因此,能入围千古一帝的,必然对整个华夏有着相当大的功绩。这样的功绩,不但要有武功,更要有一定的文治,且对华夏历史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他所处的这个王朝,在华夏历史长河中,一定是...……更多
古代5大帝帝王综合能力排行
...流长,不仅英雄辈出,更是涌现出一位又一位构筑起伟大华夏人文的著名帝王。这些帝王有的身为屠狗卖浆之辈,有的出身王侯将相之家,不论境遇如何,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那么若是按照文治武功来排名的话,中华历史上前...……更多
盘点唐代10大有为之君
...灭其满门,逼父禅位,篡改历史。但是对于大唐乃至整个华夏文明来说,李世民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文治武功昌盛,堪称千古一帝是也。文有重用贤臣和谏官,虚心纳谏,厉行节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更多
明君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除了靠才能还有什么
...在朝廷之类的呼声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所以只有将他杀害,或许这个阻碍才能消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就选择设鸿门宴,当时李世民的手下都劝他不要去,可是他还是自己做决定去应对,回来之后还吐血。只是即使出现...……更多
唐朝为何能取得盛世繁华
...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也正是因为汉朝的种种作为,华夏人才以“汉人”著称,可以说,汉朝是华夏文明发展传承的基础。汉朝之强大,令世人所瞩目,“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至今仍如雷贯耳。只不过,汉武帝...……更多
昭宣中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与盛世缔造
...广袤的领土——西域都护府,这片领土深刻地影响了未来华夏的边陲理念: 不破楼兰誓不还。民生方面:比起汉武帝时期的高压政策,从贫苦中走出的汉宣帝,更加理解民生的疾苦,他上位之后,开始采取倾向于民生的大政方...……更多
从危城孤守到仁宗盛世:朱高炽的传奇人生
...人生,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成为了后世景仰的对象。 ……更多
开国皇帝刘秀,为何不用新国号
...身份,刘秀以汉为国号,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汉朝并不是华夏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却出现在汉朝,汉朝的文景之治、汉宣中兴,造就了汉朝的强盛与富庶。生活在王莽新朝的老百姓很容易就有...……更多
姚广孝被移出太庙的争议:嘉靖帝的决定背后的原因
...位的。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了,玄武门之变他杀兄杀弟最后取得了皇位。即使是李世民的皇位来的人才的不正,但是因为他为后世留下的财富,大家对于他的评价大多都是正向的。但是这件事总要有人出来顶罪,作...……更多
为何唐玄宗没那么不堪,他还曾开创盛世呢
...像,西面绘有波斯、罗马诸王的图像,而北面则是描绘著华夏帝王的图像。而在康国故城(Afrasiab)的宫廷遗址上,从保存完整的唐朝壁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唐朝礼乐文明对当地的影响。 ……更多
隋炀帝的功绩与评价
...些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的正经事。一是他结束了自魏晋以来华夏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为什么说是杨广而不是他爹呢?因为当时带着50万大军灭了南朝的正是杨广,而不是他爹,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二是他开创科举制度,让中国...……更多
如果刘据继承皇位的话,西汉是否会走向强盛
...汉武帝攻心之疾,一天天加重蚕食着他年老体衰的身躯。后世赞叹,太子生不逢时。这场巫蛊之祸,实则是朝中奸佞争权的产物。太子本可扶持大汉,造福黎民,继承先人基业。他聪明正直,政绩卓著,本有成就一代明君的潜质...……更多
史上什么神奇“魔咒”,嬴政、刘邦、朱元璋位列其中
...,称夏,其服章精美,称华。”这也是中华民族被称为“华夏”的由来;中国传承的华夏文明,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就算按照国际标准,从明确可考证的商朝算起,也有3600多年的历史。这3600年中,有分裂的战乱年代,也有...……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会放过了太子妃
...受争议的事情便是“玄武门之变”了,在这场战役之中,他杀了亲生兄弟,并逼迫李渊退位,是个不仁不孝之人。不仅如此,事情发生之后,李世民还霸占了美貌的齐王妃,引起众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奇怪的是,李世民却放过了...……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的三大盛世
...创的大秦王朝宾服四海,还不能算是盛世吗?虽然秦朝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遗产,比如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等等,但它毕竟维持的时间短暂,二世而亡。并且从秦始皇还在位的时候,各地就已经逐渐掀起了农民起义,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