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6: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清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中康乾盛世是被人关注度最高的时期,而康熙皇帝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在康熙十四年的时候,册封二皇子为皇太子,随后皇太子变得骄纵蛮横,开始结党营私,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被康熙皇帝废除,之后众多皇子开始争夺皇太子之位。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大皇子是一个庶长子,一直不被康熙皇帝喜爱,自知争夺皇位无望,因此想康熙皇帝推荐了八皇子,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祀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这让康熙非常伤心,于是将大皇子囚禁,在康熙四十八连恢复了大皇子太子地位,但太子上位以后,依然恶心不改,再次惹怒康熙皇帝,同年九月在此被废除,一直到到囚禁之氏,三皇子见状主动退出了皇位争夺。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太子再次被废除了以后,八皇子转而支持十四皇子,在当时朝中有两大党派势力最为雄厚,他们分别是四爷党和霸业当,可以说他们是最后机会继承康熙皇位的两位皇子,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想念69岁,当时八爷当支持的十四皇子在外征战,四皇子留守京城,因此四皇子即位成为了日后的雍正皇帝。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雍正成为皇帝以后,依然重用十三皇子,但不想放过十四皇子,因此朝中经常出现明争暗斗,而雍正皇帝也采取了很多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皇位,雍正皇帝首先要排除异己,分解八皇子和十四皇子的党羽。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雍正皇帝下旨将十四皇子从西北召回,然后解除他的兵权,并将其软件起来,同时重用十三皇子为廉亲王,处理朝中大事,将八皇子发配到了青海地区,同时由于清朝没有完整的立储制度,因此雍正皇帝的帝位也产生了很多争议。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后世历史学家,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专家的看法,同时也有很多人说康熙皇帝当时是想册封十四皇子为皇储,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康熙皇帝临终之前,十四皇子已经回京,但康熙并没有将他留在身边,几个月之后又将他派往西北了。

康熙为何驱赶十四皇子,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

对于这件事情,后世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两条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第一个条,说康熙皇帝是在保护十四皇子,因此将他调离经常,远离皇位的争夺,第二条,是说康熙皇帝是有意疏远十四皇子,故意调离他的。

最后不管结局如何?雍正成为皇帝之后,也造福了百姓,其实在百姓心中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百姓安稳丰衣足食,这就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太宗继位之谜,让后世史学家争议不休
北宋历史中一直有一个重大事件让后世史学家争议不休,那就是宋太宗继位。历史上素来有烛光斧影和金匮之盟之说。一部分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也有一部分认为是赵光义通过烛光斧影
2023-07-09 07:17:00
他冒充皇子登基为帝,耽于享乐最终搞垮了一王朝
...是唐懿宗李漼,虽史料记载他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可是史学家却说他是冒牌皇子。如此说来,唐懿宗李漼一位冒牌皇子,可是他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史学家为何说他是冒充皇子登上帝位呢?根
2022-12-27 14:13:00
康熙儿子们开始夺嫡大战,产生了哪四大阵营?
...传位四子”,所以根本不存在篡改诏书的事情,不过也有史学家质疑雍正皇帝把原来的诏书毁掉了,这是重新写好的。历史终归是以前发生的事情,所以真的说不好。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尊重正史的记
2023-04-18 15:49:00
宋孝武帝真与堂妹有染吗
...史官,本就极力在贬低南朝历史。而负责编纂《宋书》的史学家,又同当时的皇室有隙。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样充满了情绪记载的历史,不能够真的用以学术研究。然而,直到北宋司马光的《资
2023-07-22 20:06:00
东汉前少帝刘懿为什么能登基?因为他没有继承权
...为了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他的一生都是傀儡,后世一些史学家甚至不将其计入东汉皇帝之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刘懿的故事吧。刘懿,一名犊,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的
2023-01-22 16:43:00
真实历史上曹丕的继位毫无争议,世子之争不过是后人的凭空想象
...”!那你是把清朝皇帝遗照当成现代白话文小说了!后来史学家辟谣:康熙的遗诏有满文、汉文、蒙古文几种语言。汉文可以修改,你确定满文,蒙文的“十”字也能加一横改成“于”?蒙文、满文
2023-05-30 16:28:00
冉闵为什么不被史学家承认
...也不知道冉闵出生于哪个朝代?更不知道冉闵为什么不被史学家承认?其实,对于史学家们来说,冉闵是一个让人爱不起来,又恨不起来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嗜血残暴、毫无人性,有人认为他救了汉
2023-03-19 11:48:00
她不是嫔妃却抚育了皇子,是康熙最重要的人
如果问谁是康熙最重要的人?答案是多样的:史学家可能会说,是教育他成为一代帝王的祖母孝庄;着眼于伴侣,有人则会说是生下太子胤礽的皇后;放眼朝堂,又可能是辅助其平定三番,顺利亲政的忠
2022-12-10 14:46:00
康熙遗诏一式四份,为何证明不了雍正没有篡位?
...于”,以此来篡位成功。对此很多人开始摇身一变,成为史学家一本正经的考证,说道在清代“于”字是写为“於”的,是繁体字,根本无法篡改。至于其他修改谣言,更是不攻自破,因为不论改什
2022-12-19 11: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