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五代十国时期南平政权的疆域
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南平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更多
孟昶:五代十国时期的在位最久的皇帝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王朝更替频繁,很多君主的在位时间都比较短暂。在此基...……更多
...认为呢?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宋朝的建立。赵匡胤于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后,掌握天下,开创宋朝。尽管他的上位之路充满争议,却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奠定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治基础。由于宋朝自建立之初,就推行重文...……更多
五子登科的典故:古人留下的祝福别用错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自古以来,便有科举制选拔人才,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的钻研上。甚至于当时范进在中举以后,变得癫狂。而孟子的母亲也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更多
乱世中的\\\
...时代最为混乱,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个就是五代十国,对于很多历史初学者,对这个时代最为头疼,光是记先后顺序就已经很麻烦了。正是因为乱世,所以出现的怪事就比较多,五代十国时期最大的怪事就是收养假子成...……更多
罗隐的科举之路:十二年不第的悲愤与感慨
...)去世。在《唐才子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印证了罗隐科举考试不中的经历。故事中提到,罗隐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十二年后他再度落第,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更多
中国古代平民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普通人看的,这种病态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科举制度的大力推广局面才有所好转。我们知道,在唐朝以前,门阀贵族基本垄断了人才的上升渠道,这也导致很长时间内文学的主要内容基本都在描述贵族的奢靡生活、...……更多
霍去病与‘冠军’:一个英勇称号的千年传承
...属称谓。那么,代表第一名的古代称号是什么呢?上图_科举考试3.古人的“冠军”叫什么?至于古人对第一名的称呼,比较常见的有酋长、敖头、状元等。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最关注的大型竞争是科举,所以这些爵位大多与科举...……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当然不允许他们的势力继续壮大。因此,武则天通过改革科举制度,规定任何人都要科举选拔等等措施,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下层人士进入了官场,进而实现分散权力的目的。上面削弱五姓七望势力的办法,都是小打小闹,真正...……更多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育。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个十分刻苦读书的人,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虽然多次进京应试未能如愿,但苏洵并未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小小的苏轼也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与此同时,苏轼的母...……更多
施肩吾:民间开发台湾第一人,非典型性状元的传奇人生
...历史背景相关。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施肩吾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那一年是庚子年,所以称为“庚子科”,当时的试题很简单,就两道题目,写一首诗,写一篇文章。诗的题目叫做《早春残雪诗》,文章的题目叫做《何论》。...……更多
后唐第三位皇帝李从厚,五代十国时期最短命的皇帝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王朝更替频繁,很多君主的在位时间都比较短暂。特别是...……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的刘玉娘:荣华与背叛的交织
...中国的历史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天下分崩离析,几个朝代不断更替,就在这一时期的后唐,曾经出现了一位妖后,她就是后唐时期后唐庄宗的皇后神闵敬皇后刘玉娘。刘玉娘原本是一名...……更多
明朝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的复杂性
...灭,明朝被后金所灭,本质上都是制度拖了后腿。最后说科举。明朝的科举相比唐宋,就是进一步对考试制度进行了细化。唐宋的进士都是由地方将考试名单呈送朝廷,考生考试合格后就被称为进士及第,然后就是走入仕途。明...……更多
唐寅的坎坷科举路:才子陨落的故事
...已。好在唐寅比较争气,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16岁时因科举第一而名动家乡。19岁时他娶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婆,徐氏。婚后的几年他还是比较幸福的。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厄运便来了。先是父亲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他...……更多
宋徽宗对医学教育的推动
...在,但是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况且,唐朝末期及五代十国所带来的战乱让士大夫们更加渴望和平安乐的生活,宋朝政府也是重文轻武。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阶级转而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通过发展医学来减轻百姓们的病痛。...……更多
古代中国的神权与王权之争
...整个国家的臣民都趋向一致地依从君主的统治。隋文帝的科举制度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一制度激励了天下的知识分子,他们明白要想在朝廷担任官职,必须经过艰苦的儒学学习和考试,取得功名。这一改革措施开创了积极进...……更多
上官婉儿:从罪奴到唐朝女官的崛起与陨落
...生时家境贫寒,为了填饱肚子选择出家当和尚,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朝廷做官,由于文采比较出众被皇帝赏识,成为御用文人,经常为皇帝起草诏书等,上官婉儿也是遗传了爷爷,文采极好,后来在武则天时期被人们...……更多
秀才与举人的差别:社会地位与经济福利的对比
...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祖上的命运,那么很多人一定会说是“科举”。如同现在的高于一样,多少学子为了改变自己的穷苦命运,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只为了那一刻的出人头地,可以说真的要论科举考试的难度的话,比之现在的高考...……更多
安兴贵: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功臣
...史上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唐朝末年,活跃于五代十国时期。他原本是唐朝武将,因为唐朝灭亡,他就加入了当时的节度使朱温手下,并跟随他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时期屡建奇功,最终成为了后汉开国功臣之一。安...……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这金榜题名就排在了第一位。说起来,自从隋唐开始使用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就变成了大多寒门子通向仕途的唯一通道。如果谁参加科举,考中状元,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在《范进中举》中范进,仅仅是在他50多岁考中...……更多
宋朝的独特印记:文化繁荣与艺术巅峰
...文化教育,修建了许多学校和书院,推崇儒学,并制定了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大夫有机会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文人雅士们纷纷涌现,文学、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同时,宋朝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的神秘军队:乞丐组成的乞活军,历史上最能打的部队
...却真实的存在了几百年。这样一支神秘的军队生存在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与蒙古时期不同,蒙古帝国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可是五代十国是一个大乱世,这样的乱世在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时间都很长。这支...……更多
盘点史上最穷的三个书生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很重要,这种制度打破了血源关系和世族的垄断,让许多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进入朝廷为官,获得施展自己的才华智慧,成为国家的栋梁。科举考试最风光的时候,莫过于前三名,状元...……更多
越南\\\
...字的在当地的重要性只增不减。随着我国的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之后的各个朝代通过科举大举人才,任命新官。2、许多年前的汉字热 隔壁的越南随之也兴起了学习汉字和\"汉文化\"的热潮。在唐朝时期,安南(越南古称)...……更多
...教育下学习成长,学习上的发奋用功只为如其父一样早日科举成名,继承其父的伟光正的事业,做朝廷的大官,拿朝廷的高薪。1893年考上了秀才,这时其父年事已高,1904年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时的慈禧太后依然把持...……更多
...选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和程序,由此诞生的科举制度在古代不失为国家选拔人才最统一、最公平的方式,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无论贫穷富贵、出身门楣,只要“中举”“中进士”就可走向仕途。在科举制中最高层次...……更多
古代一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杀掉夫君,元绛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
...博学好问。饱读诗书的他仍然想要报效朝廷,于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少年才情的元绛信心满满,一路通过了乡试、会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更多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
历史上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也为一些贫穷的下层阶级提供了上升通道,一些穷苦人家乃至农民的孩子也得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入仕,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一...……更多
侯益:五代十国时期的传奇将军,效命过14位君王
...之前,许多王朝都亡于武将之后,特别是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这53年间历经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还有数不清的小国林立。这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武将乱国,这个时期的政权几乎都是自家王朝的将军们推翻的。所以五代的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窗事发,十字坡孙二娘宰的那个和尚瞒不住了,武松被生擒
三年前,头陀和尚广惠辞别了方丈师兄,离开平凤岭少林寺,下山募化十方,普渡众生,一去不复返。广惠头戴月芽金箍,脖项挂着一百单八颗人骨的念珠
2025-02-22 15:48:00
《三生三世》离怨为何如此痛恨离镜,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等恩怨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擎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魔君,一直想打败天族取而代之,掌管四海八荒。因此他向天族发动了战争,导致天族损失惨重
2025-02-22 15:57:00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为何诸葛亮却说: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
一、两难全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早已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三国事件。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此事件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是因诸葛亮做得太完美
2025-02-22 16:02:00
万年县政府办公楼:奢华背后的深思与政坛娘子军团的崛起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印记。万年县政府办公楼,这座矗立于城市中心的宏伟建筑,近期因其奢华的装饰风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2-22 16:14:00
明朝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叫明朝而不是改名叫北明?
大明王朝的名字在朱棣靖难之役中没有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王朝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王朝的燕王
2025-02-22 16:28:00
浙江有个皇帝墓,1000年来都有专人在守墓,2008年专家才查出墓主人
在浙江温州地区有一个叫做南山头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非常的普通,之所以被人提及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皇帝墓”,而且这个墓地已有专人守护了一千多年了
2025-02-22 16:34:00
日本天才罪犯:用3分钟抢3亿日元,留下120件证物,至今仍未破案
昭和43年(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银行的运钞车被犯罪人员光明正大地开走了
2025-02-22 16:36:00
日本永不松动螺母是“意外”产物,图纸公开后,也没人能仿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铁通行、火箭飞天、轮船远渡……这些堪比神话般伟大工程的诞生,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物件——螺母
2025-02-22 16:40:00
朱安:曾卑微讨好情敌,为让丈夫不厌恶,小脚的她请教小叔学识字
朱安朱安,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晚年时常想念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和他的独子周海婴。她一生没有选项,临终前曾流泪倾诉一个心愿
2025-02-22 15:24:00
杜牧一生不羁,老了睡不着时写此诗,充满禅意,最后10字发人深省
唐代有两个“杜”,一个杜甫,一个杜牧。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一代诗圣。而对于杜牧,长期以来,很多人心中却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2025-02-22 15:35:00
书画雅趣丨墨染簪雪,笔绘瓮春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岁月如画,光阴似墨,簪雪与瓮春交织成诗,书画艺术恰似这岁月的记录者,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深情凝于笔端
2025-02-22 10:32:00
借助AIGC技术,我们让七位贵州历史名人跨越百年与今人重逢。张之洞的深邃目光、丁宝桢的凛然正气、奢香夫人的睿智风华,在算法精准还原下面容纤毫毕现
2025-02-22 01: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现富水泊梁山,我的老家。每当别人问起家乡,我都这样自豪地回答。“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
2025-02-22 04:23:00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