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诸葛亮逼死刘备义子刘封: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谋臣,他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出山,为蜀汉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如此,诸葛亮晚年带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时,还在《出师表》里跟刘禅说,自己担心没有报答刘备当年的知遇之恩。客观来说...……更多
谁和赵云齐名的蜀国猛将,但如今却鲜为人知
在三国志的结尾处记载着征南与征西两位将军。此处的征南将军就是赵云。提起赵云,大家恐怕都要赞一声长坂坡赵子龙的威风。但是相对来说,征西将军就不是很为大家所知了。在蜀国的记载中,担任过征西将军的人有魏延...……更多
诸葛亮为何不选曹操而投刘备?揭秘三国时期的权力选择与家族恩怨
...观刘备,由于时局动荡,疲于奔命,实力相对较弱。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诸葛亮最终选择投奔刘备,尽管当时的刘备处境艰难,几乎一无所有,而非实力更为强劲的曹操或者孙权。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投靠实力最为强大的...……更多
三国最有争议武将是谁?关羽因他败亡,诸葛亮忌惮万分
...赤壁的战斗,也并非一开始就随同刘备一并入川,而是在诸葛亮等人率军驰援入川时才登场,刘封本传载:“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这...……更多
陈到:武艺高强却鲜为人知的蜀汉大将
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九十四讲:他武艺不低于蜀国五虎将,很勇猛善战又忠心,可是正史却鲜有记载。三国时期,占据益州地区的蜀国国力有限,不但经济比不上魏国、吴国繁荣,就连人才也比较匮乏。每当...……更多
诸葛亮在历史上完美的人物形象,他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几乎与智慧化等号的人物形象了。而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曾经出现过两个形象,可以称之为文人形象的诸葛亮和民间形象的诸葛亮。文人心中诸葛亮的形象这文人形象的诸葛亮,也就是历史典籍和...……更多
刘备以“仁义”自居,却兴起蜀汉最大冤案
...评其为“封刚猛,有武艺,气力过人,所在战克。”就连诸葛亮也曾称赞其为“刚猛”,试想孔明一生看尽三国名将,能让他夸赞“刚猛”的人,实力又会是何种地步;最典型的战绩,“刘封”随张飞、赵云扫荡西川,凡他出现...……更多
刘备义子为何因诸葛亮两句话失去性命
...间,成为魏延那样的大将完全可以,如此优秀为什么却被诸葛亮处死了呢?在古代,人们最在乎的就是有没有子嗣,有了子孙后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才有人继承下去,刘备在那会儿还没有孩子,就算自己完成了志向,也...……更多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刘封,为何因诸葛亮而丧命
人人尽知刘禅乃是刘备之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备还有一个比刘禅大很多的儿子,而这个儿子竟然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被杀掉了,还引来后世对诸葛亮的诸多非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孙权占据江陵的时候,距离关羽咫尺之...……更多
刚刚失去了蜀汉五虎之一的关羽后,为何要对刘封如此坚决
...前言英雄刀光剑影,豪杰风云,而在关羽英勇赴死之际,诸葛亮却提出了一个令人疑惑的建议:斩杀刘封。这一决策引发了无尽的争议和猜测,让人不禁要问:军师究竟在害怕什么?在刚刚失去了蜀汉五虎之一的关羽后,为何要...……更多
鲜为人知的刘备北伐,一直打到许都附近
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北伐。自公元228年开始,到公元234年结束,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曹魏,希望能够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当然,诸葛亮北伐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之前,...……更多
荆州风云:刘琮投降背后的策略与困境
...理解人性的复杂性。让我们携手穿越时空,共同探寻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奥秘,感受那些英雄豪杰们在危机中的抉择与挣扎。历史的真相或许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用心聆听,定能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启迪。 ……更多
哪位谋士离开刘备投奔曹操,成了魏国托孤大臣
...创文章,深入探讨了曹魏时期的政治风云和陈群这位相对鲜为人知的重要人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曹丕临终前的决策以及陈群的生平经历,一窥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命运。文章一开始就引出了曹丕在建兴四年所作...……更多
三国第一猛将,并不是赵云,是刘备的贴身保镖
...时也具有特殊的战力,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陈到现在鲜为人知,其中所存在的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陈到所带领的部队非常神秘,陈到的身份也非常神秘的。所以导致当时的魏国和吴国非常的害怕这支军队,他们都想弄清...……更多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一卧底,除掉了魏延、杨仪两大人物
...有名知人,谈到费祎是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但鲜为人知的是,正是这一个费祎在诸葛亮死后一步步除掉魏延、杨仪两个大人物,蜀汉能够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延续30多年费祎可谓是居功至伟。费祎是何许人也费祎江夏人...……更多
三国最委屈的“谋士”,不受袁绍待见
...他的四位谋士田丰、许攸、神培、冯骥是家喻户晓的,但鲜为人知的是,袁绍的四位谋士被曹操一眼识破。考配专而不计划,每次自用。一句话,曹操是一个知人善用的伯乐。也正是因为袁绍识人有碍,才让一个天才陨落,埋没...……更多
...传神入骨,与诸葛亮的淡定自如鲜明对比:还能知晓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常识:云南普洱市正是因为当年诸葛亮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令如今的普洱茶;如今都江堰正是当年诸葛亮派1200位士兵进驻专门保护和维护的;巴蜀天然气井...……更多
三国时期真的已经出现地雷了吗
...汉的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雷是现代战争的产物,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三国时期,地雷就出现了。只不过这种地雷与现代意义上的不同,但是都是用于战争的。三国时期,地雷的制造是非常简单的,在两千多年之前,能够制...……更多
他英勇善战,诸葛亮却说他将来会成为隐患而被除掉
...熟,成为了汉中王。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也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进行商量,因为他们二人的品行和想法上,有很多时候是志同道合的。诸葛亮知道不管刘禅最后能够成为怎样的人才,最终都是会继承人。自己作为义子这个事实...……更多
刘封:被猜忌的将星与蜀汉的命运
...的重用和培养,谁又能说他比不上魏延呢。那又是什么让诸葛亮猜忌他,导致他最后被处死呢?刘备入蜀时,刘封才20岁,还处在武将巅峰的初期。他已经被委以重任,被派去进攻益州。因战事顺利,攻城有功,被刘备封为副军...……更多
...过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如鱼得水的亲密表象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以及诸葛亮由此做出的一系列不寻常的反应。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志同道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看法一致,两人之间...……更多
如果刘封去救援关羽,历史会出现怎样的改变?
...三、蜀汉的政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可能会出现后期诸葛亮独大的局面。在关羽死后,给蜀汉带来的最直接的两个影响就是刘封之死和夷陵之战的失败。这使得蜀汉人才凋零,军队损失殆尽。刘备多年的心血毁之一旦,因此...……更多
刘备赐死刘封:从关羽之败到上庸三郡丢失的连锁反应
在《三国志▪刘封传》中,有这么一句话: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担心刘备去世后会不好控制,因此诸葛亮便劝说刘备除...……更多
...无论是豪爽的张飞,还是忠诚的关羽,狡诈的曹操智慧的诸葛亮,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刘备也不例外。刘备一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是仁慈明君的形象。但历史不是扁平化的,人物充满着复杂性。仁慈的明君也有其心狠...……更多
作为刘备的养子刘封为何不能继承王位呢
...,其收养的流程或程序,还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诸葛亮,他结婚很长时间,没有生出儿子,于是,从东吴请来诸葛瑾的一个儿子诸葛乔,作为继子,也就是作为嫡长子,这个收养过程,不是随便私下就能完成的,还必须...……更多
...背汉降魏、又袖手旁观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两条罪状,在诸葛亮怂恿下,“赐封死,使自裁。”引颈受戮的刘封,是罪有应得还是死不瞑目?(一)入川助战刘封本姓寇名封,是樊城刘县令的外甥,“有武艺,气力过人。”他被刘备...……更多
揭秘刘封之死:从《三国志》看蜀汉政治斗争与权力更迭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孟)达,又不救(关)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表面原因为:刘封欺压(逼反)孟达,后又不救关羽,使的关羽父子丧命,还丢失了一系...……更多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士,军事家和政治家。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就鞠躬尽瘁为他出谋划策,最后创立了蜀汉基业。在刘备被关羽之死冲昏头脑,执意攻打东吴遭到失败后,诸葛亮又为刘禅撑起...……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的兴衰:刘备一场决策失误引发的悲剧
...断寻找机会,开启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国家复兴之旅。有了诸葛亮的智慧,刘备开始了建立蜀汉的伟业。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杰出的人才。因此,他积极吸纳全国各地的人才,以礼贤下士为核心价值观。 其中,有一位杰...……更多
三国中,被诸葛亮冤杀的人才有多少?
...各国谋臣纷纷出谋划策,力求为主公献计、以统一天下。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智慧囊,提到他,很多人都会说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才高八斗。这样一个被神化的人物完美到无可挑剔,然而,你知道被诸葛亮冤杀的人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司马炎小时候有个至交好友,名叫羊琇。在司马昭当权的时候,羊琇多次帮助司马炎,为司马炎谋取储位立过大功
2024-06-17 06:24:00
到了朱瞻基,大明朝已经风风雨雨的到了第三代。他亲爷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进了南京的金銮殿,坐上了龙椅。朱棣一生戎马
2024-06-17 06:25:00
胡善祥能成为皇家钦点的太孙妃,一方面是占卜结果,另一方面足见她的品貌举止都是很出众的。而胡氏入宫后,从太孙妃做到太子妃
2024-06-17 06:25:00
朱棣崩逝后,仁宗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也随着自己的爹去了。朱瞻基登基为帝,然后就得册封皇后。现成的胡氏是太子妃,理所当然的皇后
2024-06-17 06:25:00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
2024-06-17 06:29:00
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
2024-06-17 06:28:00
公元234年,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当时魏国将领魏延被任命为前锋。不过此次北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诸葛亮实行屯田
2024-06-17 06:26:00
不仅事迹广为流传,之后的历代王朝都还表彰他的贡献,将其塑造为武圣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拜关二爷的传统,更有一些帮派团体入会集会都要祭拜
2024-06-17 06:26:00
更重要的是,于谦的少时偶像,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非常佩服文丞相的人品与气节,一直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和模板。他一方面用功学习
2024-06-17 06:30:00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打下成都后,王建想约束自己的小弟时,有人竟然口放狂言:你当初说过,打下成都后,节度使大家轮着坐,现在我们在你面前只是稍微缺乏点礼数
2024-06-17 06:30:00
魏征的劝谏,来的非常及时,李世民果断拒绝了庞相寿的要求。但看到庞相寿委屈,李世民给了庞相寿很多赏赐,庞相寿没有得偿所愿
2024-06-17 06:26:00
李世民回到太极殿,等待尉迟恭的到来。不一会,有内侍引着尉迟恭到来,尉迟恭立即下跪给李世民行了大礼,李世民连忙让尉迟恭平身
2024-06-17 06:25:00
公元220年,曹丕接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魏。有趣的是,曹丕称帝后仅一年,益州刘备便称汉献帝已死,然后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汉
2024-06-17 06:26:00
首先,刘备的终身理想是扶汉,这从他一贯的政治行为就能看出,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出师表
2024-06-17 06:27:00
自古以来,权臣如果在是否篡位称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可是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好多权臣左右摇摆,无法下定决心
2024-06-17 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