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氢氖混合冰粒成功冷却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
...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向氢冰颗粒中添加约5%的氖,可使等离子体在其表面下更深入冷却,比注入纯氢冰颗粒更有效。通过利用NIFS大型螺旋设备诊断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测量,研究者阐明了在冰颗粒周围形成密集等离子体的动力学...……更多
不明飞行物学家确信太阳内部有一个人造结构。科学无法解释
...能量爆发。最后一次发生在前几天。日冕喷射达到了临界等离子体质量,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担忧。毕竟之前等离子流并没有爆发到数万公里之外的外太空。但上一次太阳物质上升到恒星表面上方21万公里。然后就彻底分开了,消...……更多
十年磨一剑  “黑障”破天光
...光——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团队合影。受访者供图■本报实习生 卜金婷 记者 李晨阳“载人飞船就像被包裹...……更多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黄青研究员课题组在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抗生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领域著名期刊《危害性材料学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抗生素类药品的生产和使用量也迅速增加。...……更多
系外行星:各地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都相同吗?
...河系的燃烧和超新星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它们以热等离子体的形式进入银河系物质。当爆炸产物冷却时,产生的化学物质与银河氢均匀混合。 可以看出星云成分的恒定性——仅在旋臂和核心之间观察到一些差异。然后,...……更多
电化学技术可治疗糖尿病足溃烂
...一个全球性挑战,人们同时也担心银会引发毒性反应。冷等离子体电离气体的好处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它不仅可以控制感染,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这要归因于氧化剂的强效化学混合物,当它混合并激活环境空气中的氧...……更多
日冕温度高达100万℃,帕克太阳探测器为何没被融化还能拍照?
...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它是由高温高能的等离子体组成,主要由氢、氦和一些重元素构成。日冕层的温度虽然比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摄氏度)高出了几百倍。但是,它的密度却非常低,大约是光球层密度的10^-1...……更多
...可产生磁场的超导线圈,腔体内部是炽热的电离气体云或等离子体,诱导氢原子核融合并释放能量。这台四层楼高的装置可将等离子体加热到2亿摄氏度并维持约100秒。ITER计划的欧洲执行机构——欧洲聚变能组织(F4E)和日本量...……更多
宇宙射线的奥秘:新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改变了对星系演化的认识
...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AIP)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这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宇宙射线及其对星系动力学的影响的理解。这一新颖的发现建立在维克多·赫斯的基础性工作之上,他在20世纪初首次确...……更多
这场聚变行动事关人类未来,石油只能算个四级经销商
...AST)屡获重大突破,今年4月12日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图为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注视着实验成功后的数据。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此前的高约束模式运行世界纪录,是EAST于2017年创造的101.2秒...……更多
MIT证明高温超导体可用于核聚变,将核聚变装置成本压缩数十倍
...缩 40 倍,并成功通过了科学上严格的测试和论证。前 MIT 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主任丹尼斯·G·怀特(Dennis G. Whyte)教授对媒体表示:“在我看来,HTS 的成功测试是过去 30 年聚变研究中最重要的事情。”尺寸和成本是核聚变...……更多
“中国核聚变研究渐入佳境”
...(EAST)屡获重大突破,今年4月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这对探索未来聚变堆物理基础问题,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人造太阳”是事关人类实现“能源自由”、探索宇宙奥秘的远大...……更多
...为充满力线或张力线的空间。在恒星内部,磁场是由导电等离子体通过对流混合恒星物质的运动产生的。这些场对天体的演化至关重要。在地球上,超强磁场可用于研究恒星、等离子体和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空间无线电通信。研...……更多
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可预测等离子体撕裂现象
...,目前仍未能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过热等离子体的不可预测性。不过,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团队最近取得了一项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聚变反应过...……更多
奇异黑洞可能是暗物质的副产品
...物理学家估计,根据QCD,宇宙是一个极其热的夸克和胶子等离子体,然后迅速冷却并结合产生质子和中子。 研究人员发现,在第一万亿分之一秒内,宇宙仍然是一个自由夸克和胶子的汤,这些粒子尚未结合。在这个时间形成的...……更多
中国科大在等离子体湍流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获得多位国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高度评价
...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王少杰教授课题组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湍流输运和约束模式跃迁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多位国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高度评价...……更多
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科技强国·奋斗之路)
...在第122254次实验中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图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资料图片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一间宏伟的实验车间内,有这样一幅...……更多
403秒新纪录,中国“人造太阳”如何做到
...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2017年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101秒的纪录。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在地球上建造可控并持续反应的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是人类终...……更多
...首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该装置是国内首个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平台,对推动我国航天测控领域技术进步...……更多
...那束光是在宇宙“黑暗时代”(那时宇宙仍然太热,充满等离子体,无法让光传播)之后首次发出的。随着物质冷却下来,当光线终于可以通过时,那就是宇宙的“黎明”时刻。 随着时间的流逝,宇宙继续膨胀和冷却,物质开...……更多
...们在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提高了等离子体密度上限,同时可使等离子体保持高约束模式的稳态运行。新研究将受控核聚变技术向着商业化方向又推进一步,但能否推广到更大规模的设备上仍有待验证。受...……更多
...货车起步汽笛声响起,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研制的ITER校正场磁体系统顶部5号及6号线圈(TCC5和TCC6)正式发往法国ITER装置总部,这标志着ITER装置的最后一对顶部校正场线圈顺利完成装配及测试,按...……更多
科学家开发预测等离子体撕裂AI模型,攻克核聚变反应的不稳定问题
...开发了一套 AI 模型,实现了可控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的实时预测,并避免了等离子体撕裂的问题。这款 AI 模型能够提前数百毫秒监测到等离子体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并通过改变某些操作参数来避免其发生撕裂。...……更多
【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圈”状的托卡马克可控热核聚变装置,通过将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约束并悬浮在环形空间内部,以达到核聚变反应的环境并实现控制。而在此装置中,直接面对极强热辐射的第一壁便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谌继明介绍,第一...……更多
...回收,工艺复杂、污染、能耗也较高。 而PNE的新型低温等离子体直接法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采用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在保护最有价值的正极材料过程中,跳过了提炼、以及正极材料生产步骤,进而将回收的工艺流程大幅缩短...……更多
...意义。目前的理论认为磁重联导致了耀斑触发。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方向相反的磁力线因互相靠近而发生的重新联结的过程,重联会将磁能快速转化为等离子体热能和动能。在天体物理中,磁重联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恒星形成、...……更多
接近绝对零度时的物理现象
...-爱因斯坦凝聚实际上是一种不同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的物质状态,但它可能只能在实验室中实现,因此非常脆弱。与极冷环境之外的任何物体的任何相互作用都会破坏它并将其变回正常气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更多
中国科大团队设计出全新可持续手段合成羟胺
...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席振峰表示:“该工作利用等离子体-电化学级联途径,成功地将环境中的空气和水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羟胺,为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的氮源转化途径。”曾杰介绍,工业制羟胺通常以氨为原...……更多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这一重大进展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是我国...……更多
...应堆。在该反应堆中,氢同位素被加热到极高温度来产生等离子体。韩国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先进研究装置(KSTAR)是韩国聚变能研究院的设备,被称为“人造太阳”。创造新纪录的韩国聚变能研究院KSTAR研究中心主任尹时宇(音)表...……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iQOO TWS 1i耳机“机甲白”首销99元:45小时超长续航
快科技7月15日消息,iQOO TWS 1i真无线耳机“机甲白”目前已经开售,售价99元。据悉,iQOO TWS 1i独家搭载了iQOO引以为傲的Monster Sound电竞声效系统
2024-07-15 12:45:00
AI大模型有望再扩1000倍!剑桥耶鲁康奈尔:PNN是变革关键
【新智元导读】最近,多个机构学者合著的一篇研究为AI的规模化指了一条新路:物理神经网络(PNN),这一新兴的前沿领域还鲜少有人涉足
2024-07-15 09:33:00
“猎鹰9”发射出故障 SpaceX火箭暂时停飞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由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近日发射时出现故障、未能将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2024-07-15 09:34:00
十年磨一剑 青年造新“星” 国产X射线偏振探测立方星研制团队年均30岁
团队成员讨论立方星交付对接事宜。研制团队供图团队成员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进行穿越辐射探测器束流实验现场调试。谢文锦/摄立方星交付现场
2024-07-15 09:34:00
MSRA:视觉生成六大技术问题
文生图、文生视频,视觉生成赛道火热,但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古纾旸对此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视觉信号拆分是最本质的问题
2024-07-15 09:34:00
100%自主龙芯架构!北航成功流片两款CPU
快科技7月15日消息,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龙芯中科的LoongArch龙架构指令集,成功流片Lain、EULA两款处理器
2024-07-15 09:35:00
要想保护耳朵健康,避免听力受损,做好这几件小事很有必要
人们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主要依靠两个功能,其一为视力,其二为听觉。从生理机制来看,听力是人类唯一无法通过身体主动阻塞的感知能力
2024-07-15 09:35:00
赌城“巨球”能放16×16K分辨率视频:150块RTX A6000显卡渲染而来
赌城拉斯维加斯的Sphere巨球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它不仅外部有120个可编程LED灯珠,内部更有16x16K超高分辨率的LED穹形巨幕
2024-07-15 09:35:00
寿命长不长,看耳朵就知道?耳垂肉多的人更长寿?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一家位于市中心的社区诊所,退休老人李大爷正在医生办公室里坐着。李大爷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讨论,说是耳垂肉多的人寿命更长
2024-07-15 09:36:00
AI重磅!“它太危险了,不能公开发布”
据参考消息13日援引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10日报道,科学家称,微软公司开发的新型人工智能(AI)语音生成器“达到了与人类相当的水平……但它太危险了
2024-07-15 09:37:00
投资巨头高盛质疑 AI 投资回报:巨额投入能否换来光明未来?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全球知名投行高盛 (Goldman Sachs) 近期对人工智能 (AI) 投资的回报率提出了质疑
2024-07-15 09:37:00
科学家首次确定了好奇心在大脑中产生的位置
好奇心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驱使我们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科学家们首次确定了好奇心在大脑中产生的位置。这一发现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
2024-07-15 09:44:00
多位菲尔兹奖、图灵奖得主齐聚,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
新京报讯7月14日,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4-07-15 09:45:00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姚期智等获本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7月14日,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办。大会上颁发了2024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和前沿科学奖
2024-07-15 09:46:00
通过相关噪声的相消干扰实现量子相干时间增加10倍
受到互相关噪声(蓝色和红色)影响的量子比特的布洛赫球。该方法对这种噪声进行破坏性干扰,从而获得卓越的性能。图片来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4)
2024-07-15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