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4 10:24:00 来源:红星新闻

科幻照进现实。电影里的行星发动机,其原理正如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这里有一群“造太阳”的人。“人类一直希望建造‘人造太阳’,利用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获得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核聚变能一旦成功应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问题。

就在不久前,人造太阳科研团队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这一重大进展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指挥控制中心

“造太阳”的人和他的第二个“太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时,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家”开始热闹起来。这里就像一个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大屏幕上的数据像一个个跳动的脉搏,坐在屏幕前,“人造太阳驾驶员”们操控、记录、观察着“中枢神经”传来的一串串实验数据和图像。

“人造太阳并不是真的造一个太阳,而是利用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原理,来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在钟武律的印象中,这是第N次被问到“已经有一个太阳,为何还要造一个太阳”。“造太阳”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可控核聚变,解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问题,比如发电,获得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从而造福人类。换句话说,这种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装置,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

眼前这个看上去像被人掰开的“橘子”瓣造型装置,就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托卡马克装置等比例缩小的模型。若把装置想象成闭合状态,就像一个饱满的“甜甜圈”造型。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中国环流三号模型

整个装置的中间是一个环形超高真空容器,也就是人造太阳的心脏——真空室,里面真空度可达10的-6次方帕量级,内部会产生强磁场,里面的带电粒子会受到磁场的约束和控制,而这种强磁场是通过向线圈通电进而产生的“磁笼子”,这就是磁约束核聚变。钟武律解释,在受控制状态下,等离子体的形状可呈现多种形态。

“其实就是在一个大型环状真空容器里面注入气体,然后把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再利用强磁场把带电粒子控制住,再进行加温加压,来达到核聚变反应的条件。”钟武律介绍,要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反应,条件非常苛刻,比如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需要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要知道太阳的核心温度只有1500万度至2000万度,要在地球上建造一个用来盛装比太阳温度还要高接近10倍的高温反应物的容器,其难度可想而知,目前地球上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把1亿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直接包裹起来,而人造太阳就是这样一个容器。

控制“人造太阳”产生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

核聚变反应就是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量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质量的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E=mc²,这部分亏损的质量乘上光速的平方就会以大量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在地球上,已经实现了核聚变反应,氢弹爆炸就是核聚变反应。不过,钟武律解释,氢弹爆炸属于不受控制的核聚变,而他们希望将这部分能量变得可控,让它缓慢、持续地释放。

核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料氘可以从水中提取,在地球上储量极为丰富,以海水的总量来估计的话,目前地球上现存的聚变燃料可以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而且,根据测算,从1L海水中提取出的氘,经完全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L汽油。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对环境十分友好。而且从安全性角度来说,由于核聚变反应条件十分苛刻,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反应会立刻停止,不会发生失控。所以核聚变是人类认识到的可以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终极手段。

要实现可控核聚变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也就是所谓的“聚变三乘积”。钟武律解释:首先,是1亿度的高温。只有温度特别高,原子核才会“跑”得更快。其次,是等离子体的密度要足够高,这样原子核之间碰撞发生聚合反应的概率就会提高。最后就是要等离子体自我“保温”的时间——即能量约束时间足够长,通常是秒量级。

未来可控核聚变能一旦实现应用,人类能源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相信电费可能会大幅度下降,海水淡化、深空探测、星际飞船等这类需要大量耗能的工程,将得到快速发展。

从“0”到“1”背后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55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三强和核物理学家李正武等科学家便提议开展中国的“可控热核反应”研究,这与国际社会关注核聚变几乎同步。

1984年,中国环流一号(HL-1)的建成,是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02年中国建成第一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二号(HL-2A);2006年,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首次等离子体放电成功;如今,中国环流三号(HL-3)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成为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的磁约束聚变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中国环流三号

眼前,这个高约3层楼,全身布满金属零件、管线的装置,正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它的成长过程,是科学家们一次次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经历上万次实验的励志故事。

国际上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国际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ITER是目前规模最大、全球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我国在2006年以平等伙伴身份加入该计划,承担了其中约9%的制造任务。2016年中核集团成功研制的ITER超热负荷第一壁半原型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认证,也让中国在这个技术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3年11月,中国完成最后一批ITER磁体支撑产品的制造交付,按时兑现国际承诺。

科研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创新,钟武律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奋进拼搏。”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成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2: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②|他在成都打造全新的机器人产业赛道:“我们看到了未来”
...听上去有些科幻吧?”11月的一天,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睿乐达机器人)里,张睿睿给红星新闻记者描述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如果你口渴
2023-11-30 09:19:00
中信证券研报:可控核聚变或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可控核聚变或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双碳及能源安全背景下势在必行。2022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NIF装置实现了核聚变“净能量增益”,理论上
2023-07-12 12:20:00
瀚海同行 共启能源新征程 HHMAX-901主机成功点亮,开启商业聚变发展里程碑
7月18日,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HHMAX-901主机建设完成暨等离子体点亮仪式在公司聚变装置基地成功举行,在政府领导、行业专家、投资者代表、合作伙伴等近两百名参会嘉宾的
2025-07-18 17:24:00
核聚变在二级文明眼中,就像个打火机,另一种物质才是终极能源
...文明眼中,就像个打火机,而另一种物质——反物质才是终极能源。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其实是来自于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失,这可以通过爱因斯坦的
2024-11-12 10:49:00
核聚变在二级文明眼里,就像个打火机,戴森球才是终极能源
人类虽然有上万年的文明史,但真正的科技史只有几百年,因此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个外星文明比人类文明早诞生几万年或者几千年,它们的科技水平就将远超人类文明。唯一的问题是,外星文明的科
2024-06-04 14:44:00
《流浪地球2》中的这一技术如果实现,人类将拥有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人类的终极能源是什么还记得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推动地球的行星发动机吗?它所利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正是科学家们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如果实现可控核聚变,人
2023-02-23 07:08:00
「星环聚能」获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聚变能商业化 | 36氪首发
...融资由上海知识产权基金领投,华成创投跟投,老股东中科创星、和玉资本持续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星环聚能新一代聚变验证装置的设计、研发和建造。星环聚能采用的磁重联加热的球形托卡马克
2024-03-25 19:39:00
...司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将达数亿元。根植西安这片科创沃土,企业创新活力越发强劲,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西安走向了国际舞台。强大的产业集群、稳健的资本布局、优秀的领军人才、大胆的开
2024-02-04 05:24:00
走近新一代“人造太阳” 科幻作家直呼“太科幻”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召开的第三天,“在成都遇见未来——世界科幻作家对话中国人造太阳”主题实践活动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举行。活动
2023-10-23 02: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全民可感可玩可参与!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落幕,昌平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推动机器人产业场景融合
10月2日,由iCANX全球科学平台主办的“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顺利落下帷幕
2025-10-10 14:59:00
合作再升级 阿维塔完成向华为115亿投资支付
阿维塔给华为打了34.5亿,这是第三笔投资款,算下来阿维塔前后一共给了115亿,现在这笔钱全付清了,这意味着阿维塔正式拿到了华为引望10%的股份
2025-10-10 12:16:00
记者10月9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提出在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
2025-10-10 12:20: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京东为啥也要卖咖啡?作者 朱丹蓬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随着消费者对“即买即得”需求的日益增长
2025-10-10 12:23:00
虎鲸文娱发布《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票房火热 大屏“圈粉”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0月8日,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2025-10-10 07:32:00
名创优品MINISO深耕IP战略:岭南骑楼店开业首日引爆Z世代消费热潮
2025年8月17日,名创优品MINISO LAND华南首店于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正式开业。该店以百年岭南骑楼为空间载体,融合超过100个全球热门IP
2025-10-09 11:15:00
荣耀Magic8系列发布会官宣定档10月15日
10月9日,荣耀官方正式宣布,主题为“开新局・见未来”的荣耀 Magic8 系列暨 Magic OS10 发布会将于10 月15日正式举行
2025-10-09 11:30:00
局部降水量80毫米以上!10—14日烟台市将有持续连阴雨天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宣刚10月7日10时,烟台市气象局发布10—14日连阴雨天气预报和大风警报。受高空槽东移和暖湿气流输送北上的水汽影响
2025-10-09 11:31:00
权威发布, 福瑞达颐莲品牌价值评估突破120亿
2025年9月25日,在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香妆品牌价值大会”上,福瑞达生物股份旗下颐莲品牌凭借卓越的市场表现与品牌影响力
2025-10-09 11:32:00
持续创新高!高德扫街榜上线23天用户超4亿
这个国庆黄金周,高德APP和高德扫街榜正在持续创新高——10月3日,高德扫街榜宣布:上线仅23天,累计用户超4亿。10月1日
2025-10-09 11:33:00
国庆中秋,大马再掀中餐热潮!“鱼你速度”树出海标杆!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马来西亚再度掀起中餐热潮!以“鱼你在一起”为代表的中餐连锁品牌,在当地各大商圈持续引爆消费热情。“6个月
2025-10-09 11:34:00
开启商超智慧储鲜,澳柯玛新品冷柜让食材更鲜活
鲁网10月9日讯当社区团购爆单时冰柜塞不下?当生鲜进货量太大冻不透?当网红雪糕因串味被迫贱卖?针对这些让商超、饭馆等用户抓狂的痛点
2025-10-09 11:40:00
鸡排哥8天假期涨粉超40万,节前已成立工作室,10月9日休息一天
10月8日,江西景德镇鸡排哥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一则视频,向全国各地来到家乡景德镇游玩和打卡买鸡排的游客表示感谢。鸡排哥表示近期天气炎热
2025-10-09 12:09:00
大疆部分产品直降千元!消费者炸锅,官方回应
10月8日,大疆在官网提前挂出“双十一”促销信息,多款产品价格直降数百至上千元。此次降价幅度较大。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2025-10-09 13:45:00
单日游客最高突破6.9万人次 忠县橘若·忠州渡接住“泼天流量”
这个国庆假期,重庆忠县江畔的橘若·忠州渡结结实实地“火”出了圈,八天揽客30余万人次,游客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6.9万人次
2025-10-09 1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