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赵括:被误解的军事天才,战国时期的军事梦想家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苦读兵书,甚至能背诵上百本军事典籍。一有空闲,他就拉着人讨论战术战略,言谈间透着自信从容,常常能提出让在场的老军官们都想不到的新奇策略。父亲赵奢也明显看出了儿子的才华,但他没有兴奋,反...……更多
李牧:未尝一败的军事天才
...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分别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李牧(?-前229),嬴姓,李氏,名牧。汉族,战国...……更多
战国名将白起、吴起战功显赫,却命运多舛
...是一战封神,站在如今看过去,我们做一个假设的话,在军事上他们谁更胜一筹呢?赵国之敌——白起说到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自然是头一号。大多数人对他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残忍印象深刻,也对他之后因为君臣失和导致的悲...……更多
这个国家被秦国用水淹灭,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起到了齐国。并且给齐国做出了很多的功劳。孙膑可谓是军事界的天才,这样一来,魏国在政治人才和军事上都流失了大量的人才。除了上面提到的人才之外,魏国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被魏国除掉了,这个人就是多次救赵国的信陵...……更多
赵惠文王是怎么发展赵国的
...299年,42岁的赵武灵王决定传位给儿子赵何,自己专注于军事,为赵国开疆拓土。退位后的赵武灵王战功赫赫,仅仅3年多就为赵国开拓了很多的土地:1.赵惠文王二年,赵武灵王夺取了云中、雁门二郡;2.赵惠文王二年,收服楼烦...……更多
赵括真相揭秘:被误解的军事天才,长平之战的另一面
...有多狠也攻不下,自然也不能迂回包抄。白起是个极好的军事家,白起深入研究了地形,发现了赵军后方的守备空虚,抄了赵括的后路。从后面包抄后白起巧借廉颇造的百里石长城和本用来保护赵国的山水来封住赵军的去路。赵...……更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赵国成为了秦国第二个消灭的国家呢
在中国历史之上,经常会出现军事实力明显,但政治建设却滞后的朝代,而这尤其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尤为突出,无论是五胡乱华时期,还是北魏亦或者是南北朝时期,以及金国、辽国,当然也少不了最为著名的元朝,可是即便...……更多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国之间争雄唯一的手段便是战争。战国后期秦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对山东六国展开征伐,统一乃是大势所趋。以公元前230年消灭韩国为始,以公元前221年灭齐为终,中间相隔十载,可历史学者孙皓晖先生在他的著作《大秦帝国...……更多
为何说长平之战中的赵括败的并不冤
...法取胜的战争。而赵括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从小就对军事非常敏感,熟读兵书,论战谈略,就连赵奢也难不倒他,至少从军事理论上来说,赵括是合格了,缺少的是实战的训练;但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紧挨着秦国,赵孝成...……更多
唯一可以与秦国交锋的赵国,有机会统一六国吗?
...备优势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确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军事能力,使得赵国成为了天下六国中,唯一一个可以在军事上和秦国抗衡的国家。问题是赵国的改革,仅限于军事层面和习俗层面,对增强国力,其实并没有多大帮助。...……更多
赵国灭亡,战国合纵抗秦的重大破绽
...下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战争。战国后期,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展开征伐,统一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然而,关于战国时代的终结,历史学者对赵国灭亡的时间存在争议。究竟是在公元前222年还是公元前228年?无论是哪个...……更多
探究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周朝的衰落和诸侯国的兴起
...衰落。公元前386年,齐桓公继位,他采用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措施,使齐国恢复了元气。齐国的兵器制造、农业生产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元前278年,齐威王继位,他改革军队制度,实行兵役制,使齐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更多
甘罗:十二岁拜相的传奇少年
...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想让张唐去燕国,以谋划对赵国的军事行动。但是,张唐并不愿意去燕国,倒不是怕燕国不肯,而是因为他曾率军攻打过赵国,早就在赵国的黑名单上了,赵国国君曾扬言“谁要逮住张唐,就赐他百里土地...……更多
揭秘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的传奇人生与辉煌战绩
...充满变革、英勇与智慧的时代,其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军事家和名将。在这些名将中,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绩,在战国纷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白起白起...……更多
秦国统一背后的智谋与手段
...认为,郑国渠不仅仅是为了农业灌溉,更是一项创新性的军事工程。通过巧妙的引水设计,这个水利工程将赵国与韩国的水源断绝,为秦军提供了战略优势。这样的大胆构思,是否暗示着在秦国统一的道路上,水利工程也成为了...……更多
为何说赵武灵王打匈奴只是附带
...这个通道是开拓了战国人对更大范围地理的认识。 实施军事改革: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大不断扩大版图赵武灵王的战略已经有了实施的基础,但是还需要条件。要想从横跨北方转而南下进攻秦国,就要先占领北方的土地,并...……更多
看范雎如何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玩转权力巅峰
...的意见不一。白起都会坚持自己的见解,为了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有时甚至让秦王哑口无言。这也就给了范雎机会,在范雎的多次建议下,白起最终被罢黜,自刎而死。 ……更多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当时除秦国、齐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既然有这样强的军事队伍,为什么在关乎赵国危亡的长平之战中却如同隐了身一般,少有特别提及?我们先给可能不清楚长平之战的朋友们讲讲这场战事的情况。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更多
战国时期,强大的魏国是如何逐渐衰落的?
...政治抱负一直是他的理想。此外,他还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当时在鲁国,成功打败了齐国的军队。但鲁国依然排挤他。恰好当时魏国求贤若渴,吴起便来到了魏国。吴起带兵独树一帜,有个故事虽然真实性已经无法考证,...……更多
战国名将录:白起、李牧、廉颇的不朽传奇与历史贡献
...人们如何看待白起,也无论如何评价他,没有人否认他的军事能力。白起除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称号之外,还有一个非常贬义的称号,叫做“杀神”。那是因为长平之战白起杀死了40万赵国将士。他罪大恶极,因此被称为“杀...……更多
赵国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位名将,白起、王翦出自秦,廉颇、李牧出自赵,四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各有千秋。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方面和秦国平分秋色的赵国,又为何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的物资兵力首...……更多
信陵君魏无忌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其主要事迹如下:-窃符救赵: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信陵君魏无忌听取...……更多
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有哪些国家?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加强,是军事实力直逼秦国的第二强大的国家,之后到赵惠文王,这期间廉颇,蔺相如,赵奢等,赵国的实力非常强大,之后赵孝成王,爆发长平之战,听信谣言,导致长平之战失...……更多
揭秘长平之战:赵括并非纸上谈兵,实则有勇有谋?
...自幼便随父亲学习兵法,可以说是家学渊源。甚至一谈起军事理论,能征善战的赵奢都不是自家儿子的对手,但是名将赵奢却对儿子没有过高的评价。赵括的母亲问及缘由,赵奢说:“领兵打仗乃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赵括只会空...……更多
李牧白起被杀,真是因为功高震主了吗?其实不然
...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但是在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掉出抗秦的第一梯队
...财富。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仅仅是将赵国本就强悍的军事实力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其国内经济与政治一直在拖国家的后腿。这一战的失利,导致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掉出了抵抗秦国的第一梯队,削弱了山东六国的实力。赵国...……更多
赵括的军事能力真的就只是纸上谈兵吗
...兵”这一故事的主人公。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中后期两大军事强国的一次对决,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赵国遭遇了一场惨痛的失败。而关于这场战争的胜负归因,后人多讥笑于赵国君臣昏暗无能,竟然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使用只...……更多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争夺天下,为何说赵国必然要输
古代诸侯国征战,军事地形优先,什么都不说,先上地图。秦国的军事地形优势周王分封秦国的时候,秦国的经济相当落后。而当时天下的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中原区域,秦国那块地方在中原国家看来就是西陲之地,野蛮...……更多
揭秘战国名将白起的两大对手
...局面。魏无忌以一己之力,成为一代战神,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李牧:匈奴骑兵的死敌 另一位白起感到畏惧的对手是李牧。李牧是匈奴骑兵的死敌,同时也是七雄中骑兵将领的佼佼者。尽管当时秦国国力雄厚,拥有充足的...……更多
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为何不灭掉最弱的秦国
...所以不用商鞅,依我看这是他求才的方向有问题,他由于军事屡屡受挫,所以很想召一个名将,而不想用一个严厉的法家,殊不知所有军事都是政治的延续,制度不行,再怎么打都是虚的。恰好在这个时侯,高人鬼谷子的高徒庞...……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