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21:53:00 来源:戏说三国

苏秦口中的战国是“天下遍用兵”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争雄唯一的手段便是战争。战国后期秦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对山东六国展开征伐,统一乃是大势所趋。

以公元前230年消灭韩国为始,以公元前221年灭齐为终,中间相隔十载,可历史学者孙皓晖先生在他的著作《大秦帝国》中却说“战国时代完全被终结的趋势,真正开始是从赵国灭亡之时”。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究竟赵国是公元前222年还是公元前228年被灭,对于史学家们来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不过,无论是这两个时间点中的哪一个,均不是六个诸侯国当中灭亡时间最早或是最晚的一个。

可见,这种说法的来源与时间点关联不大,孙皓晖先生也说,赵国灭亡,带来的是一种“趋势”,即秦国大胜之势。

赵国凭何与秦争天下?

如同齐国可与秦国同称为“帝”,魏国在最初国力强盛之时,能够轻松扼制住秦国咽喉一般,赵国在历史上也曾有可“吞秦之志”的实力。

赵国的实力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其对军事的重视程度,可称其奉行的是“军国主义”。前有廉颇、赵奢,后有庞媛、李牧,甚至齐国的田单及燕将乐毅也一度到赵国为赵所用,军事力量一骑绝尘,为其他诸侯国所不能及。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战国时期”以“战”开头,拼的就是军事。

二百五十年时间里,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有二百三十多次,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斩首的六国士兵就有一百六十万。

这个时期,军事最为强劲之国,自是秦国之大敌,灭其国,称“统一大业”势如破竹并不为过。

不过,战国时期各国皆好战喜功,军事上的“霸主地位”又是如何被诸国所认可的呢?这其中的里程碑事件便是“赵攻灭中山国”。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赵武灵王曾率军从西面进入胡人之地,广泛收割战果,云中、九原等战略要地悉数被赵国收入囊中,此时中山国也在赵军的攻势之下奄奄一息,一直到赵惠文王三年时,中山国灭亡。

赵国到代地的路途便由此打通。面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赵国得到了诸侯国的一致好评,甚至在征战过程中,赵国还得到了燕、齐等国的帮助。

“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天下莫能害。”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造就这场胜利的“胡服骑射”改革,也在当时成为了赵国至高无上的光环,却也是因为这场改革,使得赵国即便在军事上傲领诸国,最终依旧只能沦为配角地位。

赵国的“瘸腿发展”

如同秦国一样,赵国在最初发展阶段也并非其中的强者。

公元前403年,赵国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从此并在偏僻贫瘠的土地上开疆扩土。

赵襄子时期,他提出“南进战略”;赵敬侯时期迁都邯郸,发展中原。可这些成果与诸国相比不算什么,在与当时强大的魏国交战时,赵国还是屡屡战败,其中“邯郸之难”便印证了这一点。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直到赵武灵王将“南进”改为“北进”“欲继襄王之业,启胡、翟之乡”,实施“胡服骑射”为中心的改革后,赵国局面才真正被打开。

在众诸侯国的赞赏声中,赵国对于军事发展的力度达到“全民化”程度,使得一度百姓少耕作、多为兵,赵国不仅军事实力强,且极为好战。

赵国人居于边界之地,与北部少数民族交往甚密,赵人早已养成了尚武的风习,整个国家热衷于扩张,甚至存在着很多不必要的对外作战。

仅《史记·赵世家第十三》记载,胡服骑射前,赵国在前7代君主任中主动出击他国约20次。胡服骑射改革后,最后5代君主在任期间,赵国竟主动出击他国约30次。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要知道,当时的赵国虽然军事力量强大,各诸侯国却要面临合力共同抵抗秦的局面,这样频繁进行对外作战,外交上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旦赵国无法维持军事上的一家独大,其余各国“看热闹”的可能性极大。比如在“长平之战”时,赵国向齐借粮,齐国不借,从那以后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长平之战”也是赵国过分暴露野心后的结果,原本赵国与秦国除了三晋联盟战争以外,两国在军事上处于和平状态,最起码在赵武灵王时期,秦国与赵国并不愿意发生正面冲突,仅仅在齐国被削弱后,两国之间的矛盾才真正开始激化。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秦昭王时期,秦国开始对于与赵国在军事上一较高下产生兴趣,尤其是面对军事重地“上党地区”这块肥肉。

被华北、中原、汾河河谷包围着的这片土地长期以来由赵、韩、魏三家共同享有,秦获得上党,则这三家离家破就不远了。

这场战争直接影响到了之后“长平之战”的战局,此时的魏国已被打出陕西,韩国也奄奄一息,能够真正与秦军在正面对抗的只有赵国。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战当中,秦赵两国均倾举国之力,赵国共葬送45万将士生命,秦国最后更是让15岁以上壮丁全部参战。

最终赵国还是不敌秦国,赵国自身根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自此军事强国的地位不复存在,秦国虽然也受到了重创,奈何底子厚,休养生息即可。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某种意义上说,这时赵国已经淡出了争霸舞台,秦国统一的势力也已无法阻挡。

“长平之战”战争的失败,不仅仅在于赵王听信间谍谗言,临时换上只懂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有最为本质、最为重要的一点:两个国家实力的不均等。这就使得赵国必然无法战胜秦国,上党之战不可,长平之战更加不能。

多年的征战带来的是短暂的胜利,攻城略地的快感却无法带来真正的国力提升。

仔细回想,国力强盛意味着军队强盛、人口众多、田业兴旺、军民同心、法制健全、国库充盈。赵国只看到了“军队”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作为一个土地条件比不上他国的国家,军事发展固然重要,却同样也是一种变相的消耗。

上党之战时,赵豹劝说赵王放弃上党地区时,理由便是牛耕推广不利,赵无力与秦为敌,“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列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由此可见,赵国当时除了军事力量以外,在其他方面是远远不如秦国,又怎么能战胜秦国?

农业发展不利,赵国形成了重商抑农的传统,导致粮草不够时,只能凭借“借”。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加之常年对外作战导致的国库亏空,赵国本身实则犹如外表华丽,内在虚无的空壳一般不堪一击。

赵国灭亡,“抗秦”无力

赵国实质上更像是山东六国在联合抗秦时派出的一支“高精尖军队”,需要内勤支持,需要团队作战。

可在合纵抗秦战争中,几个国家的团结性却堪忧。“合纵抗秦”本应更具成效,最终却因各合纵国过于重视自己国的利益,最后宣告失败。

“修鱼之战”中,原定五国伐秦,实际上参与的仅有受威胁的赵、魏、韩,最终韩将申差、赵公子赵渴被俘,第一次合纵抗秦宣告失败。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秦自称为西帝”后,各国第二次发起合纵抗秦,却因齐国发动,从而没送战争,最终抗秦之事也不了了之。

一连六次合纵抗秦,赵国参与了五次,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起到了一定的抗秦作用,比如在第二次的抗秦战争中,虽然最终结果失败,却让秦国主动放弃封号和部分侵占的领地。

当赵国这支“高精尖部队”夭折之后,其余五国只能陷入“无头苍蝇”的局面。

在赵国灭亡后,其他国家不仅军事上无力抵抗秦国,秦国却因为摆脱了赵国这个横亘在中原地区的屏障,更加接近北方的燕国和东部的齐国,所谓“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

韩国第一个被秦灭,为何却说赵国灭亡是五国崩溃的开始?

尤其是齐国,本来秦齐两国关系交好,不宜有大动作表现出来,距离遥远更是增大了秦扩张的难度。而赵国的灭亡,方便了秦国对齐国的监视和进攻。

在赵国战败以后,其他合纵国不敢与秦国正面交锋,纷纷避之不及,秦国只需要加强这种“恐怖感”,即可达到不战而胜的结果。

魏国当时出于对秦国的恐惧,选择了固守城池,最终这个曾经问鼎诸侯巅峰的国家,却因秦国的“心理战”完全丧失了抵抗的斗志,只能化为历史的尘埃,与此类似的,齐国也选择了举国投降。

这样的结果除了各国的“不给力”以外,自然也有秦国在国力发展当中的正确举措。

不同于赵国,秦国采用全面发展的策略,在经济、军事、政治上均有改革政策的颁布,也并不恋战,能够不费兵卒之时,更愿用计谋达到想要的目的,这样的高明才是秦国能够一步步走向巅峰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齐国为何没参加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魏国信陵君,燕国太子丹,赵国郭开,楚国春申君。即便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也因为经常和秦国之间作战,所以不失为一个戏份较多的诸侯国。与此相对应的是
2024-06-28 16:56:00
马陵之战后:齐国与三晋关系的演变
导语: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韩国、赵国的关系,合纵连横,齐国与魏国争雄,在马陵之战魏国主力被齐国全歼齐国强大后,在战国时期与中原各大诸侯国交往中,采取什么样的军事外交策略呢?他们
2024-02-27 02:33:00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的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从周朝初年的一千多个诸侯国变成战国晚期的7个诸侯国,那其它的诸侯国到哪里去了?全部被兼并了。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
2024-07-15 21:07:00
...种联盟是无法持久的。五国攻秦之战是在公元前241年的,赵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这五国,他们共推楚考烈王成为五国的纵约长,春申君作为联军的主帅,五国一起攻打秦国。当五国联军
2024-04-30 21:43:00
战国诸侯的集体称王行动,公孙衍的合纵小巅峰
...又联合燕国、中山国,悍然发动五国相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这五个国家结为同盟,共同面对秦、齐、楚这三大强国带来的威胁,一时间天下震动。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
2022-12-19 13:59:00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担任合纵长,命令春申君黄歇率领赵国、韩国、魏国、楚国以及卫国等五个国家的兵马一起进攻秦国。原本在战争的开始,五国的联军已经获得了小规模的胜利,夺取了寿
2023-07-08 15:23:00
魏国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纵横家
...陵之战打败魏国后,替代魏国成为中原地区霸主;韩国、赵国、魏国处于齐国、秦国东西两大强国的夹击之下,为了谋求生存,韩赵魏三国联合起来,并南连楚国,北连燕国,东抗齐国或抵抗秦国,
2023-04-28 11:27:00
除了秦国,战国七雄中还有哪个国家可以统一六国
...前可比魏国大多了。 很多人以为秦国统一最大的阻碍是赵国,其实并不是。赵国只是军事强大而已,秦国统一最大的对手是楚国和齐国,只是人家齐国不想搭理而已,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颇有
2024-07-25 20:36:00
战国四大纵横家是哪四个人呢
...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样的武将来攻城略地,也需要一流的纵横家
2023-05-05 14: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