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15:23:00 来源:戏说三国

战国时期,齐国、楚国等国家为了与秦国争夺天下,曾经多次选择联合在一起发动合纵战争。虽然一开始六国各自与秦国的单打独斗有胜有败,但是随着后期秦国的实力已经锐不可当,他国发动的联合攻秦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担任合纵长,命令春申君黄歇率领赵国、韩国、魏国、楚国以及卫国等五个国家的兵马一起进攻秦国。原本在战争的开始,五国的联军已经获得了小规模的胜利,夺取了寿陵,眼看着马上就要攻入函谷关。然而,五国联军却在秦国的士兵主动迎敌之后,最终大败而归。这次战争被史学界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最后一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它的失败预示着秦国一统天下的洪流已经再也无法阻挡。

那么,为什么如此强大的联合军队为何最后还是失败呢?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合纵大军人心不齐

虽然都以攻打秦国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常言道三个和尚没水吃,楚国等五个国家的国君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在攻打秦国的同时,一些国家还想着在其它国家那里分一杯羹。

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1年,就在春申君忙着带领六国军队一起伐秦的时候,赵国的庞煖将军带着一小部分赵国军人朝着齐国的方向而去。原来,赵王想要顺带着把齐国也打一顿。虽然这次赵国确实得到了齐国的饶恕,但是赵国军队的分心使得这次合纵行动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攻打敌人的时候,一部分军队擅自改变计划,只听自己国家将领的要求而不听合纵长的命令,这样的行为自然是军事行动的大忌,而这也仅仅是合纵军队中反映出的一个小小问题。各自军队是士兵实力保存、打下的地盘如何分配、合纵后之前的世仇还要不要报、这一些列的问题时刻在困扰这合纵大军。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用,合纵攻秦自然很难成功。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秦国计谋使用得当

对于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代权臣,与太后赵姬有暧昧关系。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吕不韦还是有自己的谋略的。虽说是商人出身,但是吕不韦也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五国联军看起来是铁板一块,但是只要合纵长楚王退了步,五国联军自然就会像沙子一样飞散而去。

打好了主意之后,吕不韦立刻派遣精锐秦军在夜晚偷袭楚国的营地,楚国这次带着其它国家一起讨伐秦国,非但没有得到什么油水,自己反而吃了大亏。之后,楚王下令整个楚国向东迁移到了寿春。合纵长既然都退兵了,其它国家自然也不想一直和秦国对着干,免得将来遭受秦国的报复。

所以,只单单一个小的行动,就让这铁板出现了裂痕,从此也看出,秦国的智谋可不是其他几国好比的。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秦国实力与五国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早在春申君和楚王带领联军一起伐秦之前,楚国等五个国家的将士就已经在庞煖将军的带领下合纵讨伐过一次秦国了。然而,这次在濮地的战争并没有获得胜利,反而和多年前的汾城之战一样以失利告终,没有获得秦国的一个城池。

听说了庞煖带领赵楚魏燕等多个国家的精锐一起讨伐秦国,秦王也多少有些顾虑。根据《战国策》记载,得知秦王政忧心庞煖合纵之事,辩才无碍的姚贾主动请求前往赵国等四个国家,利用外交手段让赵王等君主放弃这次军事行动。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秦国的生死存亡,秦王和秦臣真称得上是上下一心。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团结之外,秦王政之前的历代秦国国君对山东六国的削弱和威慑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多次和秦军作战的过程中,六国的军队很难不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的武器特别先进。就拿长平尸骨坑的考古结果来说,赵国牺牲的数十万士兵大多是死于秦国的弩机,这种连发式的远程武器,在战国时期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

另外,秦国早在秦昭王时期就非常重视军队的法制建设,云梦秦简记载,秦国士兵施行严格的军功制度,从最根本的利益上激发士兵作战潜力和主动性。在这样一支团结、战胜率高、武器先进、军法严苛的队伍面前,本就各怀心事的合纵联军自然是不堪一击。

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无功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总得来说,合纵联军最后一次的伐秦战争失败,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是非成败从来都是有自己的因果决定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仪与秦国的外交策略:从东西连横到南北合纵
...元前332年,秦国嬴驷使用诈术,方才暂时破解苏秦的南北合纵连横国际组织。但是彻底对抗六国的南北合纵连横,秦国迟迟未出手,这是因为苏秦还没死啊,所以张仪一直按兵不动。苏秦于公元
2023-12-21 16:19:00
伊阙之战为何成了合纵、连横战略的大转折
...齐、韩、魏三国讨伐秦国成功之后,让整个东周都看到了合纵的威力。公元前296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再次合纵伐秦,一直攻击到盐氏(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这次面对五国军队
2023-01-17 20:58:00
战国格局:揭秘六国合纵攻秦为什么不能成功?
...家开始合作,共同抵御秦国向东发展的军事威胁,形成了合纵联盟。苏秦在这一背景下成功地游说韩、魏、齐、楚、燕等各国君主,通过分析各国的国力和地理优势,劝说各国专心合纵,以对抗秦国
2024-03-30 06:49:00
五国合纵伐秦:李兑的背叛与齐闵王的策略
...一年后野心膨胀,不但自立为王(即宋康王),还趁列国合纵伐秦的有利时机,东伐齐国、南攻楚国、西败魏国,抢占了三国大量土地。大胜之余,宋康王又命人挂血囊于高杆之上,张弓而射之,号
2024-04-01 05:45:00
张仪:巧舌如簧的战国纵横家
...子笑着说还在。张仪说:“那就足够了!”不久,苏秦用合纵之术成功游说燕国、赵国,准备联合六国一起抗秦,急需一位得力辩士前往秦国游说,拖延秦军进攻赵国的时间,于是找人提醒张仪前来
2024-02-15 06:03:00
魏国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纵横家
...冠冕堂皇的借口,这里又有“三家分晋”后的纵横跋扈,合纵连横等诸多军事谋略记载。在春秋战国历史,众多的学派中,纵横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以谋略干预列国外交甚至朝政,例如苏秦的
2023-04-28 11:27:00
马陵之战后:齐国与三晋关系的演变
导语: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韩国、赵国的关系,合纵连横,齐国与魏国争雄,在马陵之战魏国主力被齐国全歼齐国强大后,在战国时期与中原各大诸侯国交往中,采取什么样的军事外交策略呢?他们
2024-02-27 02:33:00
合纵与连横:解析齐国战略变迁与国家命运
何谓纵横——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一般认为,合纵指的是“合众弱以抗一强”,连横指的是“事一强以攻众弱”。这是建立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国力远远强于山东六国(齐,楚,赵,魏,韩,燕)的
2024-05-11 09:27:00
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策略,秦国崛起与六国的应对
...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这句合纵连横的定义解释可谓精辟明了,道尽了合纵和连横的特点,也说出了战国时期秦国崛起之后,秦国对待山东六国的连横,及山东六国对待
2023-09-27 07: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