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内蒙古悄兴“赛马产业” 牧民瞄准进口品种改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通辽5月18日电 题:内蒙古悄兴“赛马产业” 牧民瞄准进口品种改良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5月中旬,科尔沁草原上的牧草陆续返青,结束了忙碌的接春羔生产之后,牧民们趁着短暂的休闲时光组织民间...……更多
...织人事报本报正镶白旗讯 (通讯员 常家琳)去年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抢抓中组部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机遇,将盟级科技特派团、旗级工作专班的28名本土科技人员纳入由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更多
“科技小院”助农兴业跑出加速度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特尼河农牧场生产队,活跃着一支草业“科技小院”队伍,队伍里的5名硕士和1名出站博士,常年穿梭在草原深处,面对面为农牧民“把脉问诊”,手把手地“传经送宝”,送科...……更多
草原减压“绿起来” 牧业转型“富起来”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内蒙古扎赉特旗草原减压“绿起来”牧业转型“富起来”张文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4月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大地,寒流渐渐退却,千里冰雪逐渐消...……更多
品种改良见成效  养殖收入步步高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扎赉特旗品种改良见成效 养殖收入步步高 □本报记者 高敏娜天气渐暖,春羔生产进入高峰期和关键期,兴安盟扎赉特旗养殖户们忙着搬运饲草、清理棚圈,迎接一个个小羊羔的到来。在图牧吉镇靠山嘎...……更多
...华每日电讯本报讯(记者王靖 魏婧宇 恩浩)作为镶嵌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一块“绿色宝石”,兴安盟以天蓝、草绿、水净而著称。经过多年保护,这里二分之一是草原,三分之一是森林,形成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走进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久元牧业有限公司智能牧场,各类智能化设备各司其职,挤奶机器人自动挤奶、饲喂机器人哺乳牛犊,智慧管理系统能自动调节牧场内的温湿度与光照等环境,奶...……更多
来吃牛!“嘎查之路”从草原走进上海:环球港全牛盛宴香馈劳动节
...振兴,上海环球港全牛盛宴香馈五一劳动节!4月30日晚,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玛拉沁艾力养牛合作社的牧民们千里迢迢烤了一头牛,为劳动节里的上海人民带来草原的味道,也带来草原的盛夏之邀!五...……更多
...殖第一周期后由公司回收订单,或者继续养殖第二周期。内蒙古天牧臻品牛羊产业有限公司总裁王刚说:“第一周期净利润大约能够实现1700元到1900元,第二个饲养周期是六个月。如果全程饲养,一头牛的净利润应该在4000元到450...……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23项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均圆满完成建设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其中,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7项、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项目6项目,涉及。通过项目实施推广...……更多
【人民日报看内蒙古】内蒙古阿拉善盟科技创新推动农牧民增收:沙地里种出“金果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内蒙古阿拉善盟科技创新推动农牧民增收沙地里种出“金果果”本报记者 张 枨 春意融融,万物复苏。家住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的许新华,在自家的梭梭林里走...……更多
“通辽农品”火出圈
... 康桂君 贾雪 我市农牧业资源富集,粮食和肉类产量位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粮仓”“肉库”,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国家地理标志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市...……更多
...四望全是天际线,仿佛进入一个巨大的穹庐。春节期间,内蒙古临河通往中蒙边境的242国道上,车辆并不多。出发两小时后,一辆辆运煤大车呼啸而过,一处处物流园区分布路旁,一阵阵鞭炮声远远传来——甘其毛都口岸到了。...……更多
书写绿进沙退奇迹 演绎点沙成金传奇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播撒绿色希望。沙漠锁阳。沙产业企业项目落地阿拉善签约仪式。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沙产业专业赛决赛在阿拉善盟启动。沙产业创新成果展示会。阿拉善被称为“中国骆驼之乡”,是我国双峰驼...……更多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内蒙古林西县肉牛产业链建设吹响乡村产业振兴曲晨光熹微,巴尔汰河边上的统部镇开始热闹起来。这里是中国北方肉牛活畜交易集散地,一车车肉牛,从这里运到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城西南林西工业园区...……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晨报◇晨报融媒实习记者 温悦馨临近春节,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明安图镇阿贵图嘎查的牧民们正在为过年做准备,结束了一年的奔波劳碌,牧民们正满心欢喜地计划着来年开春的放牧安排。“2022年收入三十七...……更多
锡林浩特市:高质量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草原景色美。▲锡林浩特市首届“锡林郭勒草原羊”竞价会现场。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 ▲通过高床栽培的马铃薯种薯幼苗。▲内蒙古宏源农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0万粒微型薯繁育项目基地...……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养鸡户赵连义就在院子里忙乎开了。他一边“咕咕”地叫着,一边把玉米撒在院子里,随之,几十只土鸡便开始在地上啄食。赵连义家住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常胜村,这几年通过发...……更多
...作者:郭雯《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02日 08版)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牢固树立“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的发展理念,以实施“十个一”人才计划为抓手,组织各领域专家人才深入基层服务,为额尔古纳市...……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科技特派员助力 农牧民增收4.7亿多元 本报鄂尔多斯1月18日电 (记者 王玉琢)鄂尔多斯市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通过组队伍、育主体、建平台、抓服务,创新思路...……更多
内蒙古科左中旗:荒沟里建起“绿色银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通辽4月20日电 题:内蒙古科左中旗:荒沟里建起“绿色银行”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暮春时节,果树修剪、嫁接正当时。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嘎查相当于村)锦绣...……更多
...李昊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记者日前从内蒙古农牧厅获悉,目前内蒙古已重点围绕大豆、肉羊、肉牛、奶牛、水稻、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创建了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7个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更多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有1678名农牧民获评高、中、初级职称,他们均来自农牧业生产一线。 据了解,自2021年起,内蒙古探索实施职业农牧民职称评审,...……更多
内蒙古:农业“流金淌银” 牧业“畜”势勃发
...喜人。(资料图)邱琦摄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 题:内蒙古:农业“流金淌银” 牧业“畜”势勃发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2022年,村里玉米密植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湿粮亩产超过3000斤,打破了东北产区纪录。”18日,...……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赤峰2月25日电 (记者 王塔娜)赤峰市首次农牧民职称评审工作结束,通过高级农牧民职称5人、中级农牧民职称58人、初级农牧民职称80人。赤峰市作为自治区率先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地区之一,积...……更多
小柠条 增绿又“生金”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宋爽日前,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彦乌珠日嘎查,随处可见大面积的柠条花黄灿灿地盛开,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巴彦乌珠日嘎查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以前,受自然条...……更多
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推动力强劲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塑造新优势 培育新动能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推动力强劲防疫员(右)为那仁满都拉家的牛灌服布病防疫药。 □本报记者 及庆玲“内蒙古要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李昕冉近日,雅莹集团(阿拉善)绒山羊基地在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浩坦淖尔嘎查正式成立。这是阿拉善盟促进阿拉善白绒山羊产业发展与国内知名高端品牌企业协同...……更多
“我的养牛积极性更高了!”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魏强今年春节,祁成明比平常更忙。一大早,当记者走进祁成明的养牛场时,他与家人正在喂牛、清扫圈舍。“工人们一年也挺辛苦,年前就放假了,让他们早早回去和家人...……更多
内蒙古巴林右旗: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造血”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牲畜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草原上觅食。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本报记者 张景阳农业备耕,牧业接羔,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农牧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今年,养殖户王国明家的羊膘肥体壮...……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西安处处是宝藏!”“这也太有特色了!”你敢想象吗西安竟在航站楼建起了博物馆↓↓自动播放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各类古代文化遗迹6848处包括古代墓葬4093座陶窑
2025-02-23 19:35:00
今日热榜丨今年春节,这个90亿的大项目里有没有你的身影?
历时40天的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结束,你是否参与了一个90亿的大项目呢?据交通运输部预计,整个春运期间,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
2025-02-23 19:3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春节过后,湖南新田县产业开发区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企业开启复工复产模式,全体员工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
2025-02-23 19:4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排头兵,我们能拿到市级龙头企业的光荣称号,定将不辱使命
2025-02-23 19:43:00
十堰实施“大内贸”“大开放”八项行动 服务湖北建成支点
商贸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 今年,十堰市将实施“大内贸”“大开放”八项行动,更大力度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2025-02-23 19:49:00
特色文旅产品受欢迎
2月22日,游客在清徐县清源水城一带一路特色产品超市内选购商品。春节假期虽然结束,清源水城文旅热度不减。张澍宏 摄
2025-02-23 19:52:00
泥屯镇苏村迎来旺火节
2月22日,阳曲县泥屯镇苏村迎来正月二十五旺火节。节日当天,村民们欢聚一堂,分享着对新一年的期许与祝福。活动现场,舞龙
2025-02-23 19:52:00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继续发出重农强农信号。如何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025-02-23 19:57:00
春节后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各行各业开足马力,大江南北用工正忙。企业抢订单、招人才,求职者学技能、返工忙,政府搭平台
2025-02-23 19:57:00
连日来,各地出台多项惠企暖民举措,不仅为务工人员返岗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对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形势、促进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2025-02-23 19:57:00
大皖新闻讯 记者2月23日从京台高速公路合徐南段改扩建项目办获悉:因G3京台高速蚌埠互通至路口枢纽段改扩建工程施工需要
2025-02-23 19:58:00
合肥宿松路南延最新进展!跨江淮运河桥工程首桩完成浇筑
大皖新闻讯 2月23日,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宿松路南延(深圳路-严店道口)跨江淮运河桥工程首桩顺利完成浇筑。据悉,此次浇筑的首桩位于江淮运河岸堤内侧平台上
2025-02-23 20:01:00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宁夏军区原副司令员张魁少将,于2025年2月19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张魁出生于1938年,河北遵化人,曾任原21集团军某坦克师师长、宁夏军区参谋长
2025-02-23 20:0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岳 谭《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近日在英国伦敦发布,中国的软实力排名从去年的第三上升至第二
2025-02-23 20:07:00
多项全国第一!春运收官,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运送旅客288万人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 通讯员 吕文博为期40天的春运于2月22日落下帷幕,春运期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多措并举守护广大旅客安全
2025-02-23 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