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肉牛产业链建设吹响乡村产业振兴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2 04: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内蒙古林西县

肉牛产业链建设吹响乡村产业振兴曲

晨光熹微,巴尔汰河边上的统部镇开始热闹起来。这里是中国北方肉牛活畜交易集散地,一车车肉牛,从这里运到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城西南林西工业园区食品加工区。

林西穆香源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上,一头头肉牛正被加工成冷鲜肉、中温肉、热鲜肉、肥牛产品、小包装产品、调理品6个系列300多个品类,运往北京、上海。

2020年,林西县借助京蒙扶贫协作平台,引入北京首农集团旗下北京二商肉类食品集团,采取“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多种渠道增收”模式,建设林西穆香源肉食品深加工项目。一期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肉牛生产线建成投产,二期日处理100吨肉食品深加工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投产达效后,年总产值预计达到35亿元,增加就业岗位800余个。肉牛屠宰加工扶贫合作项目的落地,补齐了林西县没有加工龙头企业牵动的短板,形成集种养、繁育、加工、食品生产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

2022年,林西县启动统部北方活畜交易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在牛镇摸爬滚打30多年的褚建友,是权威的经纪人,也是市场发展的见证人。“以前养牛那是力气活,自从建成了标准化养殖棚圈,拌料、上料全是机械化,可省了不少人力物力。2022年,我们镇的活畜交易市场还进行了升级改造,软硬件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市场交易和辐射带动能力更加明显了。”褚建友感慨道。

历经20余年的发展,统部镇北方活畜市场已辐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等10多个省市,吸纳周边80多个乡镇苏木的6000余户商贩和农牧民户进场交易,年交易肉牛等大型活畜30万头、交易额达35亿元,成为集交易、中转、储运、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中国北方肉牛集散地。

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林西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产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养殖污染物不外排、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生态链条。

通过把农户吸附和嵌入产业链各环节,林西县肉牛产业发展红利惠及了广大农户。深加工企业与养殖户签约,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收购肉牛,带动全县5000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每头牛的增值在1000-2000元之间,仅为二商集团提供肉牛屠宰原材料,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近5000元。筹措脱贫产业基金518万元投放到穆香源等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的农户产业入股资金,每年获得不低于10%的股金分红。

2022年,全县肉牛存栏24.1万头,其中基础母牛12.3万头,品种改良10.1万头,改良率82%;出栏肉牛14万头,建成肉牛标准化棚圈100万平方米,青贮窖80万立方米,百头以上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区达到200个,发展养殖专业村26个,肉牛养殖户4550户。一组组亮眼数据,谱写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华美乐章。

凌晨4点,统部镇宏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立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标准化养殖小区内,从德国进口的50头纯种西门塔尔母牛寄托着他改良品种的希望。“这些是咱们从德国引进的纯种西门塔尔,准备用它取卵做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最大的优点就是缩短改良时间。”韩立智介绍说。

“通过冻精冷配、胚胎移植两种方式,扩大优质基础母牛群,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引导养殖户走精养精育的路子。”统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田野表示。

目前,林西县肉牛改良繁育示范园区、饲草料交易存储园区、肉牛全产业链数字智能化平台、检测中心、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都在有序建设投用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快肉牛振兴 发展乡村产业 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核心种公牛站,逐步扩大能繁母牛规模,努力提升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探索创新肉牛产业发展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充分分享产业发展红利。调研
2024-01-21 03:01:00
...集体养殖和散户养殖已经遍地开花。未来,还将继续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肉牛产业成为吉林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谭鸿举代表说,镇赉县依托政策支撑和4个扶贫养殖基地,
2023-01-17 02:35:00
内江市东兴区:壮大肉牛羊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动农民致富增收。 据悉,新澄肉牛绿色养殖项目立足全产业链运营,构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合体,通过土地入股、“千家万户养母牛、企业集中育肥牛”的模式先行带动顺
2024-09-20 10:02:00
内蒙古察右前旗肉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据介绍,内蒙古京西农牧业全产业链秉承着“以养带旅、以旅带养”,不仅带动了内蒙古察右前旗现代化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
2023-12-27 11:44:00
镇远农商银行:四举措“犇”出乡村振兴“牛路子”
...落地根据县域内肉牛产业发展,该行结合各级政府在肉牛产业链推出的相关产业政策及县域内相关产业种养殖户、经营者实际情况,适时推出适用、见效的信贷融资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牧草种植加工
2024-04-17 21:58:00
牵住“牛鼻子”  蹚出“振兴路”
...作思路,着力打造“供、储、加、运、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柘城县创新采取“小地块寻找一批、空心村整理一批、老厂房改造一批、大庭
2024-05-08 07:52:00
云南振兴乡村产业集团助力寻甸县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
...,重点布局云南口岸建设、园区建设、咖啡产业、肉牛全产业链打造,并不断整合云南省各地州现有项目,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023-10-08 21:17:00
人民建议|推广农产品、培养乡村人才……内蒙古网友为乡村振兴献策获回应
...围绕肉牛、肉羊等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申报。二是抓肉牛产业链建设。进一步落实《肉牛产业链工作方案》和《肉牛产业链布局全景图》;持续推进肉牛产业链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推进“内蒙古
2024-03-28 10:35:00
肉牛产业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低于10%。做长链条。抓龙头、带龙身、揽龙尾,有效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坚持引进与育种相结合,引进推广适合全市饲养的种公牛优
2023-10-21 09:5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志楠)秋风送暖,爱心启航。近日,麦田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走进淄博市高青县三合小学
2025-10-31 13:32:00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韩桦)为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养成勤劳、俭朴、节约的好习惯
2025-10-31 13:35: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绷紧“安全弦” 守牢“安全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傅朝阳)连日来,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2025-10-31 11:00:00
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开展“巧手传廉意 佳节守清风”廉洁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筑牢职工廉洁思想防线,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廉洁主题剪纸与廉洁主题珐琅挂件制作活动
2025-10-31 11:01:00
省级荣誉!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拟入选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公示关于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名单,经各市遴选推荐和省级专家初审、复审
2025-10-31 11:01:00
喜报 | 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提案荣获全省地质系统竞赛三等奖
鲁网10月31日讯欣闻捷报,倍感振奋!山东省地质工会于2025年10月组织开展的“履职献良策 创新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竞赛中
2025-10-31 11:01:00
严打、宣防、控源!聊城公安打出反诈“组合拳”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30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专场
2025-10-31 11:01:00
“民天农谷”释放“新活力”: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借“绿沃川”产业项目发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吴浩然 殷梦雪 刘飞飞)“看着温室大棚一天天建起来,心里特别期待
2025-10-31 11:01:00
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离退休职工参加临沂市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鲁网10月31日讯为进一步弘扬太极传统文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幸福指数,近期,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两名离退休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临沂市老体协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2025-10-31 11:01:00
本周六相约南京,多重优惠等着你“苏超”决赛夜,“惠享”全城嘉年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本周六,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决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开战
2025-10-31 08:00:00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南京结合轨道交通优化立体慢行系统图为元通地下连通工程一期出入口元通站8号出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吴春霞“没想到这里多了3个地铁出入口
2025-10-31 08:0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为一辆车蓄满电。继去年全市首个光储超充放站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投运之后
2025-10-31 08:01:00
南京3年受理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案件140件标的额超70亿元涉外审判专业,经贸往来安心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记者昨天从市中级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10-31 08:01:00
地方文明实践和驻区高校资源深度融合江宁“幸福校校乐”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南报网讯(通讯员包丽记者张希)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
2025-10-31 0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