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明王朝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竟然是一群反贼?
...,西南的孙可望、李定国(虽然后来孙可望背叛)和东南的郑成功成了反清最成功的两大势力。李定国平定西南,两蹶名王;郑成功发动北伐,在瓜州大破清军,几乎收复半壁江山。而旧明朝的兵将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比如洪承畴...……更多
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皇帝创造了收复台湾的伟大成就。当时,台湾由民族英雄郑成功建立的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氏政权统治,康熙皇帝为了实现中国领土完整和统一,而且趁着郑氏政权已经衰落,毅然出兵进攻台湾郑氏政权,成功在公元1683年,即康...……更多
吴三桂错杀明永历帝朱由榔,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皇帝朱由榔献给吴三桂。如果吴三桂将永历帝押送北京,清廷绝对不会不同意,甚至大喜。可他偏偏以如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为由,将永历这个烫手山芋放在自己身边。清廷也许更聪明:既然如此,你吴三...……更多
三藩反清:社会各阶层的反清浪潮与局部联合抗清局面
...、参将陈武卫、襄阳总兵杨来嘉等都投靠了吴三桂,反抗清廷。此后,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官谭弘、吴之茂等也先后归降。耿精忠反福州时,巡抚刘秉政、副将王可等人也积极响应。进入浙江、山西后,又有平阳总...……更多
决定清朝强衰的三次战乱,清廷均取得胜利
...军战斗力还是很强是,也是凭借着蛮力征服了文明。就在清廷未在中华立稳脚跟之际,急切想要施展抱负年轻的康熙皇帝,就下定决心实施“撤藩”计划了,将原来清军入关之际依赖的三个降清汉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更多
清朝为何封吴三桂为异姓王,最早允诺封王的是谁?
...以汉制汉,对投降的明朝武将大臣给予赏赐。第一个开启清廷(包括后金)封明为异姓王的人是名将祖大寿。祖大寿镇守大凌河城,金军多次进攻,未曾停歇。皇太极采取政治攻势劝降。条件是只要祖大寿投降,他就立你为王。...……更多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中国生活40多年,影响顺治,康熙两任皇帝
...以在澳门进行小宗贸易。汤若望这样做让三方都很满意。郑成功北伐时,顺治帝要御驾亲征,又是汤若望冒死进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劝说顺治帝改变心意,避免了明朝时发生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的悲剧。汤若...……更多
陈梦雷的一生坎坷,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至宝
...皇帝说起了。雍正在对陈梦雷的处置诏书中列举出他背叛清廷,屡次被发配,回到京城之后又不安分的罪行,然而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陈梦雷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其实并不是的。陈梦雷从小就很聪慧,在30岁那年,通过...……更多
康熙只是撤藩并非杀藩,吴三桂为何还造反?
...白费,心理落差太大,他自然是接受不了。还有就是虽然清廷一直没有承诺吴三桂什么,但在入关之初,为了使吴三桂甘心卖命,以吴三桂来镇压南明永历政权,所以清廷态度一直很暧昧,给了吴三桂一种错觉,就是自己好好干...……更多
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为何被称为爱国侠女?
...天动地的事业。柳如是还曾以师母的身份与来其家求教的郑成功谈论时局国事,给郑成功很大影响。她还在常熟等地积极参加了具体的抗清斗争。她在遗言中曾写道:“死后棺木不能入土,因国土被人占去了,要在土室中悬空置...……更多
哪些藩王叛乱给天下带来了直接的破坏
...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众所周知,吴三桂在这个时候称帝,根本就是垂死挣扎,无法改变江河日下的局...……更多
帮清朝平叛的平南王尚之信,为何最终却难逃一死
...入必从,时呼为谙达”,还授予他太子太保的头衔,以及公爵的爵位。然而,人质毕竟是还是人质,尚之信渴望回到广州,但他的父亲却没有这种打算。直到康熙十一年,尚之信才结束人质生活,返回广州。但此时父子之间嫌隙...……更多
夏完淳:少年英雄的传奇人生
...走向了抗清的敌方。志士永历元年,1647年,夏完淳得知清廷任命的苏松提督吴胜兆要反正的消息后,旋即充当了吴胜兆与浙东义军的先锋联络官,怎奈起兵之时遭到了内奸出卖,结果吴胜兆一兵未出就被清廷扑杀了。随后浙东...……更多
秦王孙可望麾下大将马宝,为何在内讧中倒戈李定国?
...避孙可望的打压,李定国计划开辟两广战线,邀约福建的郑成功东西夹击广东,全歼尚可喜、耿继茂统辖的广东清军,进而夺取整个江南。马宝跟随李定国参加了攻打肇庆的战役。由于郑成功一心与清廷议和,放了李定国的鸽子...……更多
平定三藩后,康熙帝在云南作了哪些军事部署?
...。”2,军队重新编制。三藩平定后,其军队尽归旗下,清廷自入关以后三十余年的藩兵制度宣告结束,军队编制由此划一。在撤藩的同时,清廷又将一些从叛的悍将所部予以分别处置。如孙延龄部被编入汉军旗下,王辅臣旧部...……更多
周培公孤身犯险,帮助康熙平定三藩立大功
...也十分低落,因此清军只是驻守,并没有出兵围剿。此时清廷能够调动的军队已经不多,鉴于以上现实原因,康熙迅速决定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希望能够尽快消除王辅臣的威胁。清廷派出征伐王辅臣的军队,大将军是赫赫有名...……更多
姚启圣:勇武与才华并存的真实形象
...康熙,最后也还是妥协了。被派到福建后又坑自己的学生施琅,下手干脆,计谋颇为狠毒,深谙权术之道。不过这个二月河先生所塑造的这个形象,和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还是有一定出入的,真实历史上的姚启圣比电视剧中的形...……更多
康熙传位于谁,清朝或成长为后世列强
...)的25年间,他先后平定吴三桂挑起的三藩之乱,收复了郑成功控制的台湾。他还亲征噶尔丹、大破准噶尔,驱逐沙俄侵,略军,成功保卫雅克萨。康熙时期,对青海和西藏实行了更为有效的控制,喀尔喀蒙古地区也被纳入清朝...……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海盗第一人是谁,曾将福建流民送往台湾垦荒
...他能抗清。可是郑芝龙为贪图荣华富贵而降清,他的儿子郑成功极力劝阻却未能使其回心转意。于是在临行前对郑芝龙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结果郑芝龙真的是一去不回,后来被清廷斩于北京。 ……更多
为何说永兴之战,吴三桂一战击断八旗军脊梁
...随后的顺治末年,他带着大军进入缅甸,将永历绞杀,向清廷献上自己的终极投名状。此时的清廷根基尚且不稳,自然也是要稳住吴三桂。清廷封他为平西王,以云南作为藩镇,同时连云贵两省的兵民事务也由吴三桂全权负责,...……更多
...,先后传入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宁夏等地,南明郑成功部收复台湾,又将庙祀远播至台岛。清廷入关后,东岳庙大兴于东北。此后随着清朝先后平定新疆、西藏,促使东岳庙祀又推广到这些边陲地域。刀郎歌中“拥抱你...……更多
...北伐,两蹶名王,却奈何孙可望一直在后方拖后腿,加上郑成功为了保存实力,贻误战机,使得南明措施收复失地的良机。公元1655年,孙可望与李定国两人矛盾彻底激化,李定国接到永历帝血书密诏,率军火速入黔,营救出了...……更多
吴三桂起兵后迅速横扫江南,为何推翻清朝失败?
...叛乱,似乎只有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家,在对抗清廷中央政府。但实际上,正史上的这个名单,那就要长太多了。吴三桂起兵之后,很快,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的罗森、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河北的蔡...……更多
清朝的汉族大臣中官职最大的是谁?
...全清朝的统治,遂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建清廷新一代内阁,执掌大清军政事务,并继续执掌北洋军这一支清廷仅剩的精锐。后,袁世凯完成新一代内阁的组建:外务大臣梁敦彦,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严修、...……更多
吴三桂与康熙:一场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
...要的原因是吴三桂与部下复杂的关系。南明政权瓦解后,清廷将吴三桂留在云南,清廷的想法是让吴三桂镇压西南地区,防止他们作乱。在此之前吴三桂表现得无比忠诚,清朝不管打什么仗,都让吴三桂打先锋。当吴三桂当够了...……更多
南明政府拥有庞大人力与物力,为何未能与清南北对立
...将领就不好说了,有许多将领就暗暗地投降了清朝。比如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已投降的洪承畴、孔有德、吴三桂等等,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南明政权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所以,当清兵的统帅多铎在西安击溃李自成的农民...……更多
王辅臣:明朝的‘四姓家奴’与历史的推动者
...三桂在这段时间里势如破竹,进展顺利,耿精忠和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也起兵响应,这让王辅臣感觉清朝又要不行了,于是转头投奔了吴三桂。有说法称是因为康熙帝派出的陕西经略莫洛多次侮辱王辅臣,在物资分配上也严重...……更多
南明富豪丁魁楚,从财力堪比沈万三到一朝破落户
...的最终抉择中,他背叛了隆武帝,携家眷投清,却因儿子郑成功坚持抗清所累,在北京被满门抄斩。另外一个便是今儿咱要聊的—南明首辅丁魁楚,对于他最后的选择堪称愚蠢。原本怂人崇祯在位时,进士出身的丁魁楚混成了财...……更多
岳飞虽去,但他后裔却一代比一代牛
...接掌川陕总督一职。 至此,岳钟琪在爵位上已获封三等公爵,成为汉族官员中地位最为显赫之人。在权力层面,岳钟琪执掌四川、陕西以及甘肃三省兵权,整个西北边境均置于其严密掌控之中。二,关于生死的俩次,变动一次...……更多
妻儿瘫痪,他20年不离不弃
...饭、喂饭、收拾家中杂事……清晨,感染新冠还未痊愈的郑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妻子和儿子。这样的守护,他已经坚持了20多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的郑军是一名退伍军人,1985年,他在烟台组建了自己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