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廉颇: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五国联军伐齐的英雄
...悒悒而终,但廉颇仍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更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事迹成为了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戏剧性,曾因蔺相如位居己上而心有不甘,后因蔺相如屡次谦让而感悟,...……更多
...,也会如一拳打到棉花上,失去力道。犹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的情绪何其之盛,逢人便发泄。但蔺相如从容淡定,不愿意与廉颇一争高低,纵遭一再羞辱,始终心态平和。最后如何?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自称“...……更多
探究古代盛传的八拜之交背后的故事
...刎颈之交”,比喻出生入死的深厚情谊。这当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最为传颂千古。廉颇和蔺相如本是不同国家的大将,本不应结为知己。但两人志趣相投,故成忘年之交。后来秦国伐赵,蔺相如力战而亡。廉颇闻讯痛不欲生...……更多
千古知音难再寻:历史上的五位挚友传奇
...持你的朋友吗?三、不打不相识的将相和战国时赵国名相蔺相如原本只是太监的门客,因为完璧归赵事件和渑池会盟事件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竟然屈居于呈口舌之利...……更多
引导孩子们读史益智认识社会
...三册中“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主要依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三篇来写。《史记·赵世家》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王立群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赵奢、赵...……更多
从“千金”到“犬子”,解读古代儿女的尊称与谦称
...相如觉得“犬子”这个名字太难听,加之自己又十分敬佩蔺相如,于是长大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司马相如。不过,“犬子”的由来除了司马相如的典故外,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无能、笨拙的孩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严...……更多
战国九大名将:英勇与智慧的传奇
...象深入人心,赵国危急时刻多次挽狂澜于既倒。但因其与蔺相如的“桃园结义”有所影响,其政治上的纷争多于战场上的才能,排名略有下降。第八位:翟良,作为晋国军旅的一员,他在称霸中原的过程中也斩获不少战功,虽然...……更多
李牧利用赵国百姓作诱饵,一举打败匈奴
...交代了赵国和游牧民族的战争往事,出处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并没有给李牧单独作传,而是把他的生平附在了《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边。接下来,《资治通鉴》援引《史记·匈奴列传》,概述了“战国七雄”当...……更多
从小学生教到博士后,王立群这次为孩子讲《史记》
...第三册“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主要依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三篇来写。《史记·赵世家》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王立群则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赵奢...……更多
科大讯飞回应学习机含诋毁伟人内容:已下架,为第三方引入!
...日,有家长爆料称,在自家孩子的科大讯飞学习机中的《蔺相如》一文里,发现了一些诋毁伟人、扭曲历史等违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随后,家长便紧急联系了客服,询问对方学习机里面的内容是否有人工审核,但是让人没有想...……更多
白起之死:范睢谗言与秦王无情
...,那秦国也就会做得更大更强。可惜,这两人都没有廉颇蔺相如的气度。尤其是范睢,自白起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并坑杀四十万降卒后,他就一直担心白起会取代自己在秦王心里的地位。正逢此时,赵国以重金求他,让他阻止...……更多
历史真相大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典故背后故事
...真的会让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再来说说“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他的行为被看作是忠诚和智慧的象征,但实际上,他的这种行为给赵国带来了更大的灾难。这让我们明白,有时候,短视的行为虽然能带来一时的风光,但长远来...……更多
赵国田吏赵奢,敢与强秦虎狼之师对决
...服君(马服是赵国的一个城邑,在今河北邯郸西北),与蔺相如、廉颇平起平坐。赵奢也因此被后人列为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那位出谋划策且荣立首功的百夫长许历,则如同坐了火箭一般被提升为国尉。要说还是战国时代...……更多
古代打仗士兵为何抢着上前排
...沙场是一种荣耀,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所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种对荣誉的渴望使得他们愿意抢着上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份荣耀。 此外,士兵们也...……更多
昔日欧洲强国,仅用20年就变得一贫如洗,专家:倒退速度欧洲最快
...的头脑,并要实际的运用,不能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所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凡事...……更多
赵括的遗憾:被纸上谈兵误解的战国名将
...失地然后议和,解散军队,国库已经空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但是也是赵孝成王无可奈何的选择,或许在朝会...……更多
赵国最后的“倔强”,被一场美梦彻底击碎
...最后中了秦国的计谋,用赵括为将。在决定任用赵括时,蔺相如和赵括之母都曾阻止过赵孝成王,但赵孝成王心意已决,用赵括替换掉了老将廉颇。 笔者认为,关于长平之战的惨剧,赵孝成王有“三不该”:第一,不该贪图便...……更多
汉武帝:历史上第一个自称“万岁”的皇帝
...息,便自作主张“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蔺相如奉和氏璧人秦时,“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可见先秦时期的“万岁”,本意是一种欢庆、欢呼用语或者祝贺之辞。把...……更多
揭秘“远交近攻”战略下的韩国与赵国悲剧
...地。赵王想用新将赵括大败秦军,深知其底细的赵国宰相蔺相如十分反对:“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纸上谈兵、不知变通,是不行的啊。赵王不听。 赵括母亲又急冲冲地去找赵...……更多
...了精彩的课本情景剧《将相和》表演,生动再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经典故事。嘉兴市图书馆以“馆校合作”形式打造“尚书”青少年经典阅读读书会品牌。经过多年实践,“尚书”项目以阅读为纽带,定期开展符合“新课标”的...……更多
为什么赵括会成为赵国的千古罪人?
...。不仅是赵奢有遗言阻止赵括为帅,当时重病中的上大夫蔺相如也劝过赵孝成王:“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是不对的。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那些兵书,却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不幸都被...……更多
白起坑杀降将:长平之战背后的军事与道德抉择
...发了广泛的争议,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载:“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四十多万降将,白起竟然全部坑杀,实在是残忍至极。为了理解这一行为,我们...……更多
后须贾为何要出使于秦?有什么典故?
...年少,惠文太后用事。惠文太后闻秦军深入,甚怯。恰是蔺相如病笃告老,虞卿代为相国。虞卿建议以廉颇为将御敌,惠文太后准之。廉颇固守待战,与秦军相持不下,但秦军兵势太盛,赵军败迹已露,于是,赵求救于齐,齐以...……更多
赵国的守护神李牧为何死得如此凄惨?
...国人,白起是有名的杀神,王翦则要成熟许多,而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剩下的李牧也是一名非常有军事天才的人,李牧到底有多厉害呢?李牧和廉颇都是赵国人,但是廉颇实际上可能还稍逊李牧一筹,真...……更多
揭秘长平之战:赵括并非纸上谈兵,实则有勇有谋?
...赵括说:“放屁”“纸上谈兵”最早记录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但令人奇怪的是,《史记》对于纸上谈兵并没有任何确切的说法,这个成语也是后人根据赵括在长平之战的表现衍生出来的,本意指那些只会嘴上空...……更多
中国古代时期的坐姿与礼仪
...古代时期,古人在很多时候都是以右为尊,这也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当中出现这段“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描写的原因。而如果是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位置最尊贵的人也通常是坐北向南,古人也因此常常将...……更多
...教育平台的资源上了《将相和》一课。“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赵国在哪儿,秦国在哪儿,课本上没有。我从平台上找到了课程资源,把当时的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兴趣大大提...……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临危受命,历史走向的转折点
...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有两人却不看好赵括,其中一人是蔺相如,认为“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另一人是他的父亲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换句话就是说...……更多
秦昭襄王重用人才、善用人才,奠定秦国统一的基础
...之丧胆,为秦国几十年征战立下彪炳战功。43岁的秦王,蔺相如亲自携带和氏壁面见秦王,然后使用诈术成功归赵,他自已却留下,而此时的秦王,却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礼遇他,并派人送他回国...……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靠谱吗
...。昏庸的赵王竟然信以为真,便立刻派赵括去取代廉颇。蔺相如知道后,跑过来劝谏说:“大王,赵括虽然名气很大,可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而且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灵活运用,决不能担任大将。”但是,赵王根本听不进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