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历史的长河中,《资治通鉴》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我们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这本编年体史书从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更多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吗
...祖传位的动机如何,太宗的确功莫大焉。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太宗之所以能尽心理民,施教化而不怠,达知人之明,睿断人之公。”历史往往出人意料,但历史的结果往往符合大势。天下兴亡,系于人谋;但人谋...……更多
《资治通鉴启示录》 张国刚 著 中华书局出版
...:邢台日报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深思的重要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宋代以前一千多年治国理政的得失和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是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历史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对《资治通鉴》研读...……更多
...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只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才能更好地把党...……更多
上官仪的兴衰:唐朝废后风波与武则天的权力对抗
...期间,她在政事的处理上表现的很突出,很出色,引用《资治通鉴》里的原话就是: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公元663年十月,忍无可忍的唐高宗没有再选择沉默,而是开始“亮剑”。...……更多
唐朝禁军南衙十六卫的地位如何,有何特点?
...兵反隋、建立唐朝时,禁军的建立便成为首要之务。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渊甫一登基,便仿效隋末大业年间设置的各卫禁军编制,建立了如威卫、监门卫等十六个南衙禁军卫队,并由重臣担任卫尉。这些禁军精兵正则驻扎在...……更多
古代名将的命运与启示:如何面对战乱、内斗与权谋
古代男子所追求的四大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一个理想的行为准则。其中,修身和齐家是为个人的追求,而治国和平天下则是为了国家和社稷的利益。在这四者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开启一个...……更多
唐宣宗、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治国智慧
...。他的去世无疑成为压垮唐朝中兴的最后一个稻草。在《资治通鉴》中欧阳修就对他进行了一个评价“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宋朝——宋仁宗赵祯宋仁宗执政北宋四十年,事实上...……更多
中国古代皇室教育的多样化
...后代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并且有一套较完善的体系。据《资治通鉴》卷198记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精心写了本《帝范》,专论如何当好皇帝的书籍赐给皇太子,书的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更多
百花齐放,却终凋零:稷下学宫的兴衰史
...因为这所大学培养了许多圣人。虽然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历史上绽放了璀璨的光芒,但最后的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罪魁祸首就是秦始皇嬴政。由此可见秦人确实没为后人留下什么好东西,有的人说万里长城多么伟大啊,却不知...……更多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而在数千年来的浩瀚史册中,《资治通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的兴衰:刘备一场决策失误引发的悲剧
...史的长河中,刘备的命运注定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有着理想的君主,但也不免犯下人世间的错误。历史的漩涡中,时局瞬息万变,一个细微的决策可能就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然而,这一切也是历史的常态。回望历史时,不...……更多
汉宣帝:英明君主的典范,大汉盛世的开创者
...的短视君王,在汉宣帝眼中都不值一提。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也有无比坚定的。 这就是汉宣帝不同于其他皇帝的地方,他有治国长远的眼光和超强的定力执行力。正因为这样,所以大汉国在他的治理下才能够茁壮成长。偏安...……更多
朱瞻基是如何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兴衰的
前言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堪称文武双全,他不仅才情横溢、治国有道,更以亲自率军战胜蒙古大军的英勇事迹蜚声古今。这位令人敬佩的皇帝,究竟是如何在文学与武勇之间取得如此平衡,一举一动又是如何影响...……更多
奇诡世界的人性拷问
...字左右的小故事,同时搭配选自《吴越春秋》《史记》《资治通鉴》《搜神记》等典籍的原文段落,采用和古籍一样的竖向排版,典雅疏朗,辅以严谨的注释。在读历史的同时,可以领略典籍的原貌和古文的魅力。《吴越春秋》...……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1 版)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举办期间,与会学者考...……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究竟是谁?他在历史上出名吗?
...马光竟然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都赫赫大名的人物。《资治通鉴》和“司马光变法”如果司马光仅仅只是在历史上“砸缸”了,那么他必定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被后世人众口相传,果不其然,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砸缸救...……更多
仁政之王:明孝宗朱祐樘的治国之道
明孝宗朱祐樘:仁政之典范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若论及哪位君主最为仁义,明孝宗朱祐樘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他生于成化二年(1466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孝穆纪太后。朱祐樘从小便展现出温和...……更多
清朝时期的‘文正’大臣,为国家兴衰贡献的忠臣良将
前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辉煌和沧桑的历程令人回味无穷。而清朝的大臣中,有四位荣获“文正”谥号的杰出人物,个个名副其实,以卓越的才华和政绩跻身历史舞台。更加引人瞩目的是,其...……更多
...辅导,王约屡劝勿露锋芒,终成仁政。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曾有评论说“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更多
他目睹蜀汉的兴衰,却成为后世笑谈的对象
...。他值得被铭记,值得被歌颂。因为正是这样一群执着于信念与理想的践行者,使这段历史脉络添上了鲜活的生命色彩,而不是文字与数据的枯寂堆砌! ……更多
秦国兴衰,吕不韦韩非子功成身败,原因:会吸星大法,不懂易筋经
导语:《大秦赋》吕不韦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以说段奕宏在演吕不韦最后这一段情节,演技真的是很棒,把吕不韦最终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历史上吕不韦真实的死因,却也不一定是这样,有的人认为吕不韦最终是...……更多
西辽女皇耶律普速完的兴衰史
在不少朋友的历史认知中,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唐(武周)朝的女皇武则天。从初中到大学的历史课本,但凡涉及到唐朝历史,武则天或多或少都会被提及,又由于武则天处于大唐盛世,因此在人们的认知...……更多
平阳公主是如何用智慧和勇气撼动帝国的命运的呢
...,提起她我们就会联想到唐朝那位才华横溢的女英雄。《资治通鉴》中记载:“太宗之时,公主之贤,称第一。”可见,在当时,平阳公主的才能和功绩是公认的。那么,这个传奇的女子到底改变了历史的什么?她又是如何用智...……更多
...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史是当代大学生坚定法治信念的认知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更多
...喻后人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相关传、纪后,我感觉这种解释没有完全体现当年萧何和曹参前“规”后“随”的全部意义。首先,“萧规”本身就是刘邦、萧何和曹参等汉初统治者法、规思...……更多
从沈南璆到张昌宗:武则天男宠们的兴衰史与悲惨结局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人,她的这种优秀甚至是凌驾于男人之上的。武则天作为中国上唯一的女皇帝,争议最大的并不是她的治国的能力,而是在她效仿男人的后宫上。男性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作...……更多
盛世兴衰:从汉唐到康乾的规律与启示
我国古代历史如潮起潮落,盛世与乱世相互交替,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盛世,即繁荣昌盛、内政外交皆有建树、军事强大、疆土辽阔、影响深远的时期。回顾封建历史,诸多盛世显著,如西汉盛世、东汉盛世、前唐盛...……更多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齐威王的国宝观□赵刚《资治通鉴·周纪》记载,魏惠王和齐威王在郊外会猎。魏惠王道:“我国虽小,但尚有国宝,仅直径为一寸左右、能够照亮车前车后各12辆的珍珠就有10枚。像齐这样的万乘之国,怎...……更多
武则天女儿去世的原因,为何不被史书记录
...皇后废位。但是这些事情并没有出现在历史之上,只在《资治通鉴》中,有过相关的记录。于是后人便觉得,武则天杀掉自己的女儿是假的。但是其中有一本史书是由司马光和欧阳修编撰的,是一本可信的史书,其中也记载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众所周知,演义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可谓骁勇善战。关羽不仅是刘备结拜兄弟,更是蜀国独当一面的重将,孙权杀死关羽必然引起刘备愤怒
2024-06-29 13:41:00
到了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出兵攻伐蜀汉。在这场战役中,后主刘禅听从了谯周的意见,遣使向当时兵临成都的魏国将领邓艾投降
2024-06-29 13:39:00
来到曹魏都城洛阳后,刘禅的命运自然掌握在司马昭、司马炎父子手中了。在此背景下,郤正教导后主刘禅应对司马昭父子的礼仪,促使刘禅的一举一动并没有犯什么大错
2024-06-29 13:40:00
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
2024-06-29 13:42:00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当时刘表病逝,其次子刘琮被蔡瑁等人扶持为荆州牧。曹操得知此事后,听从了荀彧的建议
2024-06-29 13:47:00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吴国都尉致信吕岱,让他率军讨伐武陵、长沙叛众,这些叛众“首尾关羽”,即首尾呼应关羽。说到底
2024-06-29 13:43:00
即便孙权投降了曹操,也不见得会没有安身之处,比如宛城的张绣曾投降曹操,即便张绣杀害了曹操的儿子曹昂,曹操也没有诛杀张绣
2024-06-29 13:47:00
不过现实中的古代皇宫里面的女人其实是另一种状态,首先他们早晨起床并不能像是我们现在普通的女人只要周末随便躺到什么时候都行
2024-06-29 13:45:00
这两年关于古代后宫的电视剧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好像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尤其是看后宫的女人斗来斗去的,感觉像是斗蛐蛐一般
2024-06-29 13:44:00
秦琼,当初李密进攻宇文化及,几乎战败,正是因为秦琼其人整顿残兵再次作战,这才最终击败了宇文化及部,后来李密投靠了李渊,秦琼跟着成为了唐军势力的早期班底
2024-06-29 13:48:00
1,起先,孙权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之女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2
2024-06-29 13:43:00
那个时候的皇宫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可以玩手机,看电视,上网,各种娱乐项目这么多,而他们只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即便是聊天
2024-06-29 13:46:00
刘彻遇到卫子夫的时候,是他政权稳固、能自己做主的当口,既不像前面与馆陶之女陈阿娇联姻那样有政治意图,也不像年老时需要年轻女人慰藉
2024-06-29 13:50:00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是跟随朱元璋多年的亲兵,在洪武十四年(1381),随大将蓝玉远征云南时不幸阵亡,但也为后辈换来了能够世袭的武职
2024-06-29 13:54:00
宋濂很早就跟随着朱元璋,在文臣之中学术造诣极高,在1360年,宋濂就已经开始给朱标讲经说法,宋濂做太子的老师,总共有十余年
2024-06-29 1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