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哪位传教士,算准顺治亲政,几句话扶康熙上位
从明朝开始,欧洲就有传教士来华,传播科学和宗教知识。比如利玛窦,为了传播天主教,扩大宗教的影响力,得到掌握话语权的儒家支持,就要学习儒家学术,穿着士大夫的服装,介绍西方的技术和发明。到了清朝之后,也...……更多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中国生活40多年,影响顺治,康熙两任皇帝
汤若望-德国人,在明朝末期,从澳门进入中国,身份是传教士。他博学多才,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历法,在礼部尚书徐光启的推荐下,在钦天监任职。明亡之后,汤若望凭着自己天文历法知识,获得多尔衮的信任。他还为奉献...……更多
顺治临终前,孝庄为何连夜召回一人
...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孝庄皇太后鼎力相助,传教士汤若望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终才使得这个继位顺利进行。顺治临终前,孝庄连夜召回一人,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顺治有8个儿子,长子先天夭折,只活了89天...……更多
...开始有了新的突破。一,西方文化的传播明清之交,许多传教士进入中国,在传播了天主教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清朝初期,任用传教士来制定历法。明末,日食失验,表明中国的传统历法需要修订了,于是...……更多
揭开传教士另一面,西方又一次成功造假
...康熙赐南怀仁谥号为“勤敏”,这是明清唯一得到谥号的传教士。我们都知道,“谥号”是对权贵之人的盖棺定论,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赐予“勤敏”,显然属于褒奖南怀仁。但问题是,南怀仁真值得如此褒奖吗?如果只...……更多
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南怀仁
...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更多
探讨利玛窦和汤若望的关系
利玛窦和汤若望是两位在明末清初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他们在中国的活动不仅传播了基督教,还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本文将探讨利玛窦和汤若望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首先,利玛窦是最早进入...……更多
顺治帝八个儿子,为何会让不得宠的庶子,年仅8岁的玄烨登基称帝
...继承皇位话,诸位王公的利益会受损;孝庄同时通知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入宫,其实汤若望在得知顺治得天花的消息后,便赶紧入宫探望,但是顺治帝将其视为“母后的同党”,至死都不想与汤若望再见一面。汤若望被孝庄尊称为...……更多
...两个王朝,明清之际根据相应的史料记载,曾是有着西方传教士的出现,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众的王朝对于所谓的宗教信仰兴趣,并没有像西方一众国家那样浓厚,为此西方传教士,很少有在华夏历史上取得成功的历史,为...……更多
南开大学杜家骥教授讲清史 康熙的“红票”见证东西交流往事
...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商务印书馆日前推出的《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更多
顺治皇帝的短暂人生与众多皇嗣之谜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当时留驻清廷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介绍,顺治皇帝之所以24岁便早早驾崩,和其生理需求太过旺盛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说,需求旺盛的顺治皇帝,既然不喜皇后,也只能通过频繁临幸“庶妃...……更多
顺治病重,哪个外国人说了一句话,让康熙顺利当上皇帝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汤若望。这个来自德国的传教士,在顺治二十四年,皇帝病重,在关于继承人的决断迫在眉睫之时,只用一番话就让康熙顺利坐上皇帝大位。让人不禁好奇,他究竟说了什么?康熙皇帝在了解这句...……更多
清朝历史上消失的皇后,从皇后降为妃嫔后消失在史料中
...,此次婚姻又是满蒙联姻的延续,排场自然不小。有耶稣传教士亲眼目睹了这场壮观的婚礼,记:孟古青在全部军队和无数骑兵的陪同下来到北京。传教士说:“世上竟确实有如此无边无际的骑兵队伍!我亲眼看见过西鞑靼给满...……更多
...科技发展时,东方有位君主对此颇有兴趣,还请了来华的传教士教授他相应的学科知识。因此,通过传教士的“中间人”作用,使得中西方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交流。康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高寿皇帝,虽年幼登基却是深谙...……更多
...久一些。在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位国外的传教士,对于封建迷信的国家来说,这样人士的意见是足够能让自己明确心意的,这位传教士不仅认为玄烨具备统领国家的能力,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表示在得过天花后能...……更多
在清朝的宫廷中,康熙皇帝与一群西方传教士围坐在一起,仔细地研究一张星图。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这位皇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热爱科学的帝王,与西方传教士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更多
聊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桥梁——汤若望
...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教士,他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用一生的智慧和努力,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桥梁。他就是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一个德国耶稣会士,明朝末年和清朝初...……更多
《康熙的红票》
...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更多
朱由检在军事经济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年(1629年),钦天监测量日食再次失误,而同时徐光启依靠传教士的帮助,运用西法测量却相当精确,符合天象。当崇祯皇帝责怪钦天监时,钦天监官员据实说,《大统历》承《授时历》已久,他们只是在开国二百六十年后遵守旧...……更多
为何说康熙登基是由德国人助力的
...利益平衡。汤若望的关键角色在这种背景下,德国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汤若望因其在天文学、数学以及炮术等方面的卓越才能,深受顺治帝的信任,并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顾问角色。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汤...……更多
康熙帝:从八岁登基到61年统治如何塑造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传教士的引入:康熙帝邀请了大量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不仅传教,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康熙帝对这些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天文学、地理学和...……更多
...了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图。到了清朝时期,依然有不少的传教士在中国活动,他们不断向中国传播最新的地理知识,也绘制了不少的世界地图,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坤舆全图》。《坤舆全图》的作者是南怀仁,为比利时人。清初...……更多
...,对清王朝前期建设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所著的《鞑靼战纪》中,有多尔衮死后两个月被孝庄太后下令鞭尸的记载,这一事情到底是为何缘故,本是摄政王的多尔衮为何被鞭尸,今天小编就来这大家...……更多
万历帝在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为后来惨败的祸根之一。外交西书七千部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播基督教,使得中西之间文化上得到交流。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01年1月25日),利玛窦觐见了朱翊钧。向朱翊钧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更多
...行揭墓鞭尸了,那件八团龙袍至今也下落不明。且据外国传教士记载,顺治命人掘墓鞭尸、削首示众,棺椁一片狼藉。可见,顺治帝对多尔衮已经是恨之入骨,就算死了也要挖出来挫骨扬灰。 ……更多
从辉煌到衰落:中国天文学的历史变迁
...国的天文学只能原地踏步。西方天文学东渐17世纪,随着传教士东来,西方的天文学知识也流传到中国。对明廷求才不得的情况,传教士抓住了机会。利玛窦等人改革明代旧历,编成具有欧洲天文学色彩的《崇祯历书》。《崇祯...……更多
哪个老外站了出来,顺治这才把皇位传给康熙
...了矛盾。最后孝庄文皇后没办法,只好去请来来自德国的传教士倘若望。毕竟顺治对待倘若望,既像老师,又像爷爷,总是充满了敬意。而倘若望见到了顺治之后,就开始对他说子承父业、父子相承。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通用...……更多
...自身带有免疫抗体,所以顺治为了江山稳固,在听取欧洲传教士汤若望的天花抗体意见之后,顺治就决定把皇位传给了出过天花的康熙,也因此打造出了千古一帝。 顺治去世后曾经留下遗旨,但是这个遗旨基本就是罪己诏,后...……更多
清朝的“辫子”究竟脏到了什么地步?英国女子:看了一眼直接吐了
...个英国人记录了他们见证这个人解开辫子时的场景。一位传教士在自己的游历见闻中直接说他只在附近站在就感觉有些受不了,气味实在太大。还有一位女士是去街头吃饭时见到的,看到小虫、泥垢一直掉,只看了一眼当场就吐...……更多
...不可分。其中一位是汤若望,这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传教士,不仅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使得顺治皇帝对于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有所认知,汤若望认为玄烨在学习功课方面极为聪明,因而对其赞赏有加。第二位推举玄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
才女闻母国遭难后千里救国,写首令人热血沸腾之作,流传2600多年
上下5000千,我国出现了不少女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唐代的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到了宋元明清,诗坛也从来不缺才女
2025-02-21 18:40:00
山西朔州一桩女子婚外情引来的报复惨案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的矮小与老实
2025-02-21 18:44:00
当年中国男子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娶了泰国人妖皇后,现在生活怎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对爱情看的很开,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很多人不在乎年龄和地位。在中国,有一个人不顾家人的反对
2025-02-21 18:57:00
年龄比皇帝大17岁,长相也一般的万贵妃,却为何能宠冠六宫呢?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无关年龄,无关身份,无关国藉,甚至无关距离,无关时空。在当今社会姐弟恋早就不稀奇了,而在古代也有这样一对姐弟恋
2025-02-21 19:21:00
1983年,尤太忠司令员请河南省长吃饭,说家乡的事就拜托了
尤太忠与家乡的不了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这群光辉的英雄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2025-02-21 19:21:00
真实晚清老照片:乞丐饿死街头无人问津,小少爷肉乎乎的呆萌可爱
上图是晚清街上的一名商贩,他们经常在走街串巷,挑着担子,特别累,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再累也要坚持住。此时正有人向他询价,他将东西放在地上便开始耐心介绍
2025-02-21 19:37:00
德国公主有何魅力,为何俄国皇室喜欢娶德国公主
文/寂寞的红酒俄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大强国,两国在近代经常互掐,两次世界大战两国甚至灭了对方。不过,在一战前,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2025-02-21 19:44:00
美洲发现汉化最大的国家,华人统治引国人热议,至今我国密切关注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不仅将汉语中的客家话定为国家法定语言,在2014年该国政府还把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全国永久性公共节假日
2025-02-21 19:48:00
筝鸣时评丨习清吏廉史,做“四知先生”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徐文飞在潍坊昌邑的西南角,原有一座五十米见方的土台子,叫做“辞金台”,也叫“四知台”。相传,那是人们为纪念东汉安帝时期的杨震却金训徒而修筑的
2025-02-21 19:50:00
美国富二代为实现“飞天梦”,花100万在背部植入翅膀,结果如何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于“飞天”抱有美好的幻想,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025-02-21 20:13: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⑦:“我来自南京乌衣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1 20:16:00
2025年2月24日至28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书画楼闭馆维护,其他区域正常开放。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2025-02-21 20:33:00
品味中国书法与古琴艺术展演中的琴声墨韵
书法与古琴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但它们同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其内在的原理与精髓相互贯通,彼此映照,因此古琴艺术与美术界
2025-02-21 1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