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南怀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3: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岁),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籍清代天文学家、科学家,拉丁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南怀仁

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等。

生平介绍

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1622-1688),比利时人,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擅长机械制造,善历法,懂兵器,会造炮。此外,南怀仁还当翻译,搞测量,教数学。南怀仁是耶稣会士中数一数二的杰出人物。

1623年10月9日,生于比利时,他先在布鲁日读了一年书,后在库尔特来读了四年,又在鲁汶攻读哲学一年。

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南怀仁

1641年,十八岁进了耶稣会神学院。他曾有五年之久任文学和修辞学教师。他因传教心切,两次从西班牙赴美洲,均未如愿。1657年,他的长上派遣他随同卫匡国(M.Martini)神父去中国。抵达澳门不久,于1659年发愿改过。

南怀仁和利玛窦(M.Ricci)、汤若望(J.A.SchallvonBell)两位神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对科学有很深造诣,对传教事业有高度热情,以及其他操守方面的优良品德。对当时信仰基督还处在初始阶段的中国来说,在传教事业的迫切需要上,除了利、汤两位神父外,几乎再无别人能比南怀仁更重要了。

在他二十九年的传教生活中,专心从事宣传福音的工作。经南怀仁神父的努力,一批长期被流放在外的传教士得以回归教区工作。

1659年,他先是被派去陕西,和李方西(J.F.R.deFerrariis)神父共同工作。后于1660年被调往北京帮助年事已高,出任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神父从事历算工作。

1664年,由于杨光先和四名辅政大臣的发难诬告,使汤若望和其他传教士,并整个天主教受到。时汤若望因身患瘫痪,说话困难,且身系桎梏,跪地受审,已无力为自己申辩。南怀仁寸步不离,不辞自身的艰险为这位难友在森严的大堂上代为辩护。

当时在京的四位神父都被脚镣手铐,投入大牢达六个月之久,其中南怀仁神父因年轻力壮,所戴镣铐更为沉重。他们几乎每天被提审,然后再被投入大牢。在狱中,他们除祈祷外,又为前来探监的众多教友听神工,鼓励他们坚守圣道,忍受磨难,并讲述圣教初期的教难事迹。

1669年清帝降旨开释南怀仁、利类思(L.Buglio)和安文思(G.deMagallaens)。但汤若望已于三年前(1666年)去世,其他传教士仍流放在广东。自此开始逐渐复职。著令南怀仁任钦天监一职。

南怀仁得到皇帝的信任后,不失时机而又审慎地请求皇上让流放在广州的传教士们回归内地,并在全国各地自由传教。皇帝即出谕旨,保证凡在他幼年辅政时期遭受磨难的神父可安心向他呈诉。于是南怀仁和

两位同会会士奏请追究杨光先等僭越大权,假公济私进行诬陷,禁止宣扬真教并驱逐传教士一案。经有关各部及王公大臣等会同审议后,终于皇谕公布:天主教教义教规曾被不公正地查禁,今查明并无违反国家利益庶民职守之道。为此,凡被逐教士可回原堂从事本职。谕旨并为汤若望公开昭雪,恢复原赐荣衔,又拨巨款为其修建坟墓。这道谕旨在1671年颁布。

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南怀仁

1675年,南怀仁又作出了为人称誉的业绩。当时吴三桂叛乱,并挫败清军。因吴三桂叛军盘踞山区,非大炮就无法进攻。南怀仁当时把汤若望所铸火炮修复。除此之外,南怀仁从事于其他有利国计民生的大量工程:如开掘运河,疏通河道。在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的同时,他从不忽视宣传信仰方面的本职任务。

1676年,南怀仁被任命为耶稣会副省会长。他为人谦虚热诚,急人所急,不遗余力;但律己甚严,视世荣如敝屣,坚守神贫,苦身克己;他恪守修会职责,视富贵如浮云;南怀仁一直怀着为主致命的期望,他以高度的耐力承受了病中的剧烈痛苦。1688年,领受终傅圣事之后,安逝于主怀,享年六十五岁。安葬在北京。谥勤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开传教士另一面,西方又一次成功造假
1688年,康熙的科学老师南怀仁去世,康熙亲自撰写祭文,最后一句为“遽闻溘逝,深切悼伤。追念成劳,易名勤敏”。也就是说,康熙赐南怀仁谥号为“勤敏”,这是明清唯一得到谥号的传教士。
2023-10-26 15:38:00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坤舆全图》。《坤舆全图》的作者是南怀仁,为比利时人。清初,他被天主教耶稣会派遣到中国。1658年,他在澳门登陆,随后到陕西传教。1660年,他和另外一位传教
2024-04-29 21:03:00
南开大学杜家骥教授讲清史 康熙的“红票”见证东西交流往事
...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讲述了一段清朝宫廷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家骥带来以
2024-06-12 20:16:00
康熙第一位科技外教南怀仁,有哪些贡献?
南怀仁是继利玛窦,汤若望之后大清最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他和前两位一样,熟知天文历法,堪舆地理,几何数学,还擅长机械制造,尤其是铸造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更令人称赞的是,南怀仁跟他俩一
2023-04-22 09:13:00
...诛邪教疏》,弹劾汤若望,鳌拜竟听信其言,将汤若望、南怀仁等审判,术可成、宋发、朱光显、刘有泰、李祖白等钦天监成员被杀,让杨光先出任钦天监监正。 然而杨光先压根不懂天文,所以
2024-04-29 22:39:00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会弹钢琴的人,比莫扎特还要早
...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著述。例如:曾从南怀仁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并且每天听讲。后来又学习西方的测量、天文、物理和医学等知识,并在宫中设置了研究化学和药学的实验
2022-12-18 11:43:00
...,爆发了一场争论,因为当时的历法是由西方人汤若望、南怀仁指定的,引起了部分中国官员的不满。后来在康熙七年,证明新法优于旧法,大概也就是从此开始,康熙帝对西方科技十分感兴趣。康
2023-08-04 21:47:00
清朝时有哪些外国人在中国做官?
...帝的信任,还凭借自己的才能在朝廷里做官,如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徐日升、张诚、白晋、赫德等人。汤若望是德国人,他带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时年仅27岁。那时候,中国还处于明朝统
2023-04-18 16:18:00
康熙为什么会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其原因有两点
...士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的非常多,康熙时期就有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在清朝传教,同时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引进到了清朝。爱学习的康熙,此时也对这些西方科学产生了兴趣,因此他就向这些
2023-05-15 21: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