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萧衍:文化繁荣与国家衰败的双重传奇
萧衍,一个聪明过人、文才卓越的皇帝,被誉为古代的学术巨匠。出身于显赫一时的萧家,他的祖先被认为与古代伟大的政治家萧何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尽管他生于皇家,但他的文学与学术成就远超过了他的皇族身份。16岁时...……更多
梁武帝萧衍痴迷佛教的政治悲剧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动荡的时期。政治上,国家分崩离析,各政权相互争夺,战乱使人们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中国人思想的深刻变革,儒学强调的忠孝等级观念失去主导地位,佛教和玄学开始...……更多
梁武帝萧衍:南朝的佛教皇帝与国家灭亡
...国防,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梁武帝初期的仁政深得民心,使国家在他武力夺取的基础上得以巩固。他没有因得位而骄奢淫逸,初心不改,依然勤政爱民,使南梁进入鼎盛时期。四、迷信成狂,荒废政务可惜好景不长,梁武帝在位期间,逐渐...……更多
梁武帝萧衍:因痴迷佛教最终身败名裂
...外,他还有一个爱好和别的皇帝不一样,梁武帝痴迷佛教文化,他的痴迷程度和别人还大不相同,他痴迷到可以连皇帝都不做。梁武帝总是以“苦行僧”的形象要求自己,梁武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简朴的皇帝,每天只吃一顿饭,...……更多
...文物保护单位,年内申报文物保护利用项目24个4756万元(国家3232万元、省级109万元,考古及出土文物修复1415万元),位列全省第一。南梁精神厚植红色庆阳底色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更多
南梁简文帝皇后王灵宾:生不逢时的皇室联姻牺牲品
...以至于政治混乱,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一个好好的国家,很快就变得风雨飘摇。公元548年,东魏投降于南梁的将领侯景趁此机会与萧正德里应外合,开始谋朝篡位,此时的萧衍已经有八十多岁了,早就没有了少年时的意气...……更多
从公主到皇后:南梁秃发皇后的传奇人生
秃发皇后是十六国时期南梁景王秃发傉檀的女儿,也是西秦文昭王的皇后,也是历史上炽磐唯一一位正妻。秃发皇后的母亲是折掘皇后,秃发皇后是一个重情义的女子,身份尊贵,出生在乱世之中,也注定了这位女子站在了残...……更多
南朝四位开国皇帝的功过评
...民心。他厉行节约,励精图治,力行仁政,任用贤能,使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百姓富裕。他酷爱学问,善文善武,数通群艺,留下大量文学作品。通过稳定政局和鼓励文化,齐高帝使南齐进入短暂的太平时期。 但是,齐朝国运...……更多
梁武帝萧衍:崇佛、奢靡、失策的统治者?
...寺,并宣称,他已经把自己和皇宫中的所有人,乃至整个国家都舍了。这时,群臣集资二万万钱,又把他及整个国家赎了回来。547年,他再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又出钱一万万,把他这个“皇帝菩萨”赎回。三次舍身,梁武帝萧衍...……更多
聊聊这位南北朝帝王魏顺帝元颢
...兵马,踏上了北归之路。北归,也可以成为北征。元颢的传奇即将开始,陈庆之的光辉人生也拉开了帷幕。孝昌四年,公元528年,陈庆之攻克铚城(安徽淮北)。铚城不大,也不算什么战略要地,军事重镇,但陈庆之只用了三天...……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唐朝在唐武宗执政时期,国家的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史称“会昌中兴”。但是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下,却发生了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唐武宗灭佛背后的原因,虽然学术界有不同的研究答案,但是我们也尝试从...……更多
梁武帝纵容谋逆之臣,导致自己被困台城饥饿致死
...之初,矫正了前朝的各种弊端,勤政爱民,虚心纳谏,使国家一度政局稳定,文化繁荣。但是这梁武帝深受佛教的影响,而且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他在宴会和祭祀场合禁止食肉,而且自己有时候每天只吃...……更多
...统治者及其辅佐官员,如国君、各级贵族和辅助人主治理国家的卜祝、贞人、史官等等,这些辅弼人员将君王言行和重臣讲话以及国家所颁布的律令文书等记录下来之后,弆藏于官府,以备稽考借鉴,他们是中国最早学术文化的...……更多
名将侯景是如何走上反叛之路的?
...李善长一样,一心想保全自己,没有顾及君主的安危,将国家间接地推入火坑中。侯景高欢死,侯景反侯景小名狗子,跟尔朱荣一样出身于羯族,是六镇之一的怀朔镇人,早年与在怀朔当邮差的高欢是好友。但侯景是一个跛足,...……更多
玄奘与鸠摩罗什:两位千古一僧的传奇故事
说起佛教大家都不陌生,若说起佛教的代表人物,大家都能想到的大概就是玄奘吧。大家对于他的故事可能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一部电视剧也是为他所创作。这部电视剧是很多人从小看到大的,并且还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更多
梁武帝萧衍的崇佛政策与国家衰亡
...月八日,梁武帝受戒成为一名真正的僧人。崇佛原因一个国家的领袖都成了僧人,佛教的兴盛已成了必然,梁朝时佛寺大约有将近三千所,僧尼近十万。这一切都同梁武帝的大力扶持有关系,而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富上的大量注入...……更多
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坚决抵制寺庙商业化
...本、希腊、法国、意大利、瑞士、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光泉法师说,灵隐寺自养经济采取来自社会、用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原则,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慈善公益、文化教育、对外交往方面积极...……更多
他是高僧,却被美女环绕,圆寂时出现一现象无法解释,网友:神奇
...的喜欢还抢夺高僧,比如鸠摩罗什来华。二、鸠摩罗什的传奇 众所周知,金庸书中有一个叫鸠摩智的人物,而这个人物是金庸一定程度上参照了鸠摩罗什而写出来的。1、传奇身世作为印度人的鸠摩罗什并没有出生在印度,而是...……更多
...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事业传承下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10月20日,由《东方文化集成》编委会、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联合线装书局主办的《东方文化集成》出版30周年暨季羡林先生...……更多
中国第一高僧:曾呼吁僧人杀敌,活到120岁,临终留一字无人参
...说的这位虚云法师便是这众多高僧大能的其中一位。颇具传奇的身世虚云禅师,原名萧古岩,虚云之名是他皈依佛门之后的法号。于1940年出生于福建的泉州。他的父亲本来也不是什么普通人,他曾经在多处的县衙做幕僚,最终...……更多
江陵之祸:南北朝时期汉文化遭重创的大劫难
...破坏严重,经济遭到重创,国力被严重削弱,引来了北朝国家的窥视。 所以庾信直指江陵之祸最大的病根是在“衅起萧墙”。萧正德为了个人称帝的野心,完全不顾国家大局和宗亲情分,竟勾结外人叛臣作恶。正当国力衰微之...……更多
南梁时期的淮水之灾,夺走了30万生命
...,前半段还算个政绩显著的明君;后半段则因为过度崇信佛教,甚至数次舍身出家,对内放纵腐败,最终导致“侯景之乱”,自己饿死在台城。欧阳修对萧衍的评价是:梁萧氏兴于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清康熙皇帝则...……更多
甘肃两会启幕:盘点履职委员数千良策 涉生态保护及修史兴文
...研协商,沿黄九省区政协协商研讨会所提出的相关建议被国家部委采纳。围绕十大生态产业、重点生态工程、榆中生态创新城、绿色金融、清洁能源等10多项议题开展调研,为生态产业培育和绿色崛起积极建言献策。图为航拍视...……更多
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
...,玄奘赶到那揭罗曷国(今阿富汗的南格哈尔省)。这个国家的境内有释迦牟尼遗骨、佛顶骨、袈裟等法器,以及佛祖生前的用度器皿。这些圣物曾经被他国君王掠走,但最终自动回到了本地。过路商民习惯将织物包裹起来沾上...……更多
苏州墨客园2024新年龙卡发布会暨油画大师赖东民艺术交流会在苏州举行
(油画大师赖东民)1月16日下午,由苏州墨客园文化精品酒店主办的姑苏菩提--苏州墨客园2024新年龙卡发布暨油画大师赖东民艺术交流会在苏州姑苏区墨客园举行。本次活动以油画造像与文化自信为主题,宾朋们在共享墨客园2024新年...……更多
他自封为宇宙大将军,曾起兵进攻南梁自立为帝,称南梁汉帝
...援乞降。南梁的梁武帝萧衍此时虽已是八十三岁,但信奉佛教、自称老僧的他还是有些雄心壮志,欲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大行台,并且立刻派自己的侄子...……更多
侯景如何以八百残兵击败南梁?
...景只是刺破了这个泡沫而已。萧衍为什么大力在江南推行佛教,就是想以宗教的力量来缓解这种矛盾。对于矛盾的爆发,萧衍其实早有预感,在将益州封给小儿子萧纪时,萧衍就曾意味深长地对爱子说:“天下以后会大乱,你守...……更多
朱元璋:从僧人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拜佛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险的故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曾是一名僧人。他在寺庙中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然而,在他决定起义反...……更多
...下作为诸子百家学说“子”部著作的《金楼子》,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他虽没有宋徽宗那样直到今日仍未被超越的“瘦金体”书法水准,但若论及绘画水平,漫漫五千年历史百来个帝王之中,无人可出其右。他...……更多
...转自:陇东报本报讯 (通讯员赵文嫣、魏苗)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等主办的第四届(2022)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召开,南梁革命纪念馆申报参评的“南梁精神”进校园青...……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