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梁时期的淮水之灾,夺走了30万生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20: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

公元514年,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雄心勃勃,为了给予北魏军队沉重的一击,决定在淮河上修筑一个工程浩大的拦河大坝,壅水回流,水淹北魏军事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

南齐末年,齐梁政权交替间,社会动荡混乱,齐将裴叔业以寿阳降魏。南梁建立后,梁魏在淮河沿岸经常发生拉锯战,寿阳作为北魏进攻南梁的前沿阵地,对南梁威胁很大。

梁武帝萧衍将修筑淮河拦河大坝的位置选择在今天安徽省明光市、五河县及江苏省泗洪县三地交界的淮河中下游浮山峡上。史称“萧粱堰”,又叫“浮山堰”。为修筑此堰,南梁政府动用役夫20万。因为兵士不足,又取派民夫,每20户令出5丁。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开国皇帝一般都是乱世枭雄,颇有些政治智慧和手段,才能在群雄并起的时代,硬打出一片自己的江山。萧衍也不例外。他原本就和南齐皇室关系密切,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在齐明帝时期,萧衍曾领兵力退出北魏大军,由此登上高位。齐明帝去世后,东昏侯萧宝卷即位,治国无术、暴虐无道。萧衍因而起兵诛杀萧宝卷,立萧宝融为帝,即齐和帝。

这个时候的萧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当然,这也意味着真正的权力已不在皇帝手中。于是,公元502年,萧衍逼迫萧宝融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并将萧齐皇族杀了个干净,建立了自己的萧梁政权。

萧衍在位时间长达48年,去世时86岁高龄,是历史上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长寿的皇帝。很多人对萧衍的评价都是“半世功过”,意思是说,他为政的将近半个世纪中,前半段还算个政绩显著的明君;后半段则因为过度崇信佛教,甚至数次舍身出家,对内放纵腐败,最终导致“侯景之乱”,自己饿死在台城。

欧阳修对萧衍的评价是:梁萧氏兴于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

清康熙皇帝则认为:昔梁武帝亦是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

萧衍下令修筑浮山堰那年刚好五十岁,是其执政的第十三个年头。这一年是天监十三年,“天监”是其为政48年所用的7个年号中的第一个。照理说,这个时候的萧衍仍处在“有功在民”的英雄时期。

然而,浮山堰的修筑工程量浩大,而且异常艰难。《梁书》记载:“(天监)十四年,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浮山堰动工的第二年夏天,就因为瘟疫流行,导致死者相枕。史书没有告诉我们究竟死了多少人,只说因为尸体太多,苍蝇蚊虫孳生,“蝇虫昼夜声相合”。到了这年的冬天,又是严寒相逼。《梁书》说:“是冬,又寒甚,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

于是,有人推算,仅仅因为修筑浮山堰,兵士、役夫死亡者,至少有十余万。

公元516年4月,工程浩大的浮山堰终于合龙完工了。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浮山堰)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也就是说,这是一座高度超过48米,有将近4000米长的土石坝。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坝,也是当时世界之最,领先世界足足600年。

可惜的是,浮山堰在其修筑之初,就注定是一个一触即溃的“豆腐渣”工程。当拦河大坝选址浮山峡之后,便有人认为筑堰方案不可行,理由是“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力劝萧衍放弃筑堰计划。然而,萧衍一意孤行。

浮山堰完工后,首先遭殃的是上游的百姓。大坝以上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一片泽国,难民哭声震天,尸骨遍野。而寿阳城的北魏军队却未伤毫发。他们早就在八公山上筑城,水涨起来了,就到山上躲避。

南梁时期的淮水之灾,夺走了30万生命

公元516年9月,《资治通鉴》说:“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万余口,皆漂入海。”以十余万士兵、民夫的生命为代价修筑起来的浮山堰仅仅维持了四五个月,在淹死了上游无数平民之后,又一夕崩溃。滚滚洪水倾倒而下,裹挟着建在大坝上的军营里的无数将士,更卷走了淮河沿岸无数村落的平民百姓,又是十余万人命丧黄泉。

中国的历史一向不注重数据的精准,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史料进行大致的推算。如果筑坝的南梁军民累死、饿死、病死、冻死者达到十余万人,溃坝时又有十余万人被洪水冲走,再加上蓄水时被淹没的灾民,那么,因为一座浮山堰而死的南梁军民,至少有30万人。

就这样,梁武帝用至少30万人的生命为自己的颟顸埋单。而在我们的历史叙述里,他仍是一个“半世英明”的君主。

我们是一个擅长于将一切坏事变好事的民族。不信你上网搜搜,会发现很多人在解读这座夺走了差不多30万人性命的拦河水坝时,仍孜孜不倦地教诲人们:尽管是“豆腐渣”,尽管注定要溃坝,但浮山堰工程的规模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比国外起码领先了600多年。浮山堰的建成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死于浮山堰的30万人,却很容易就被历史磨灭了。

文明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建立在白骨累累之上的,不是文明,一直都是丛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梁武帝萧衍:崇佛、奢靡、失策的统治者?
...帝),替代了萧道成创建的南齐,另建了个梁政权,史称南梁。称帝不久,萧衍便按照佛教的规矩,长斋素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举办宫廷宴会,也只用蔬菜,不准宰杀猪牛羊等牲畜。每次处决犯
2023-11-21 08:27:00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南梁侯景之乱
梁武帝不仅在对内做了许多蠢事,在对外处理与北魏的关系上,特别是在接纳侯景问题上,更是蠢事不少。公元514年十月间,北魏以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将兵十五万进攻梁益州,另令傅
2024-08-22 10:08:00
梁武帝北伐:雄心壮志背后的溃败与反思
...下!计划总是自我感觉好的,要想真正实施难度极大。但南梁的北伐在开局就相当不利。前锋昌义之攻在打寿阳外围的梁城时就被陈伯之打败。陈伯之是南朝投降到北魏的,在南方的同僚、熟人也比
2024-02-23 06:02:00
聊聊南梁北魏的巅峰对决钟离大战的重要性
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新生的萧梁政权与巅峰时期的北魏王朝之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会战。此战双方名将尽出,南北势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猛烈对撞,对南北
2023-06-25 11:21:00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的荒谬北伐
...定发动水攻,简单来说,就是盖一个超级大的水坝,堵住淮水,等水累积到一定的量后再摧毁坝体放水淹城。(想法类似于关云长降服于禁的水淹七军,可惜萧衍没有二爷的脑子,也没有二爷的运气
2023-10-03 14:19:00
南北朝的钟离之战,“韦虎”与“儒王”两大统帅的碰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两军统帅都是各自王朝的顶尖人物,军队规模超过百万级别
2023-07-19 10:05:00
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元嵩立下了那些战功
...武帝即位,兼侍中,出任安南将军、扬州刺史,派军大破南梁,威名大振。正始四年,为部下所害,时年三十九岁,追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都督,谥号为刚。人物生平失礼免官元嵩,字道
2023-11-20 20:04:00
南北朝七雄:功高盖世的七位上将盘点
...常罕见的。涡阳之战是陈庆之成名的一战。527年,北魏和南梁交战于涡阳,陈庆之率领200名骑兵突袭北魏元昭军,导致其前锋大败,敌军人人惊恐。此后,陈庆之率领部队不断得发起进攻,
2024-02-19 19:54:00
孙权为何不打淮南,却去偷袭关羽的江陵?
...同时期对手是实力比东吴强很多、全据整个江南的东晋和南梁,要夺取淮南都是倾国之力,全力苦战。比如南梁为夺回寿春,水攻也好,浮山堰也好,招降纳叛也好,出尽百宝,名将强兵屡次北伐。
2023-05-01 11: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