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知耻而后勇的人物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自己的错误就到了学习礼仪的时候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知耻而后勇的故事不胜枚举,有些人往往是在经历过波澜之后才会崛起...……更多
我国古代八大杰出人物,分别是谁?我们熟悉的姜子牙是其中之一
...来笔者为大家介绍几位,他们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顶尖的人物,每个人都各有千秋,文才武略,各有所长,他们所有人都是笔者心中最为杰出和优秀的人物。首先第一位,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位人物,他就是王诩。这个名字或...……更多
...利。这样的人被称之为纵横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纵横家的主要技能就是扯犊子。张仪是三晋中的魏国人,据说是“千古奇才”鬼谷子的学生。鬼谷子这个人被民间传的是神乎其神,到底是何方神圣...……更多
韩信、司马懿、勾践的隐忍之道
...冲动而犯错误的事件比比皆是。历史上有3位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把忍发挥到了超人的境界,可以说是“忍者”中的典范了,那这3个人都是谁呢?最心酸的隐忍者韩信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是西汉有名的军事家。但他作为...……更多
纪录片《大秦帝国》震撼上线!揭秘王朝崛起背后的传奇人物
...片发行机构:京商传媒纪录片《大秦帝国》中,三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商鞅、张仪、白起。他们分别代表了政治改革、外交智慧和军事才能的巅峰。商鞅的坚定改革,为大秦帝国的稳固打下了基石;张仪的巧妙外交...……更多
百里奚:大器晚成的秦国宰相
...中讲到的,她自己便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但是您知道吗,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名人可不少。勾践47岁终灭吴,刘邦48岁才从地痞变成“沛公”,晋文公65岁终成霸主,姜太公72岁才被拜为国师……而我们今天要写到的这位主人公,也...……更多
为何说六国之中楚国最冤
...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楚怀王被张仪诓骗,噩梦的开始此处说的楚怀王,并不是项羽立的义帝,而是战国时期灭越的那个楚怀王。越王勾践,大家想必都知道,在他的悉心治理下,越国愈发强盛。到了战...……更多
...因就在于在越王勾践时期,处于三家分晋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礼坏乐崩”的时期,在该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解体,而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支撑性制度,即郡县制和官僚制,仍处于萌芽发展状态。如果是在封建制度运行良...……更多
公孙衍为何能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
...场,而苏秦以其卓越的外交才华一直被誉为该领域的巅峰人物。然而,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曾被苏秦排挤在连横之外的公孙衍,却在这场较量中崭露锋芒,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与张仪的连横之术争锋,这个故事的曲折离奇...……更多
苏秦的合纵战略:短暂的和平与长久的野心
...覆一个国家的却寥寥无几,而苏秦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传奇人物。我们常常在提起张仪时就会联想到他,一个从平民到六国丞相的传奇人物。少年苏秦,成长之路苏秦成长于农家,可他不是一个\"专心\"继承祖业的农民。苏秦早年...……更多
苏秦和庞涓见了谁大气都不敢喘
...出,英雄在历史进程的节点上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些人物甚至对历史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空前混乱的时代。在周天子的名义统治下,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数百个。他们之前曾互相攻...……更多
历史上的秦武王这个人你了解多少?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投奔秦武王。秦武王经过测试,知道他也是个名不虚传的人物,于是也拜为大官,与乌获、任鄙一起受宠。驱逐张仪 秦武王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继承王位后,很多大臣都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更多
张仪伶牙俐齿,是典型的大忽悠家,为何嬴荡继位后却不待见他呢
...略和计策,但大多数人却不喜他的人品。总之,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终究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更多
苏秦:纵横家的辉煌与坎坷
...也用这种方法把他逼到了秦国的丞相,这是怎么回事呢?张仪一直仰慕苏秦,所以想要效仿他,多次去求见苏秦,但是苏秦却对他很不友好,故意不去见他,先把他晾在那里好几天,等到张仪不耐烦想要走的时候,他就过去招待...……更多
鬼谷子:改变战国格局的智谋
...我们要讲的就是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道家代表人物、百家学术尽皆知晓的鬼谷先生。鬼谷先生,姓王名诩。被称王禅老祖,号玄微子。鬼谷先生的一生都隐居在现今湖北远安县的鬼谷洞,鬼谷洞神秘异常,所以他也被...……更多
张仪与秦国的兴衰
...考虑的结果就是各国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六、历史的深度解读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游说家的沉浮史,更是一个国家兴衰的见证。张仪的游说技巧和策略虽然成功地说服了齐王、赵王和燕王与秦国结盟,但他的失败也...……更多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有什么公子卬,《史记》在记述秦国的历史事件中,关于人物这一块还是比较严谨的,尤其是能指挥秦魏战争的秦公子,太史公不可能漏掉这个重要人物的。关于商鞅设计诱骗魏公子卬这件事,世人大多指责商鞅这事做得不地道...……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能忍的四位名人
...,则乱大谋”之类的。除了这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在我国历史上还曾出现过4位堪称最能忍的4位名人。勾践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继承了大位。两年后,被吴军大拜于夫椒,越王被迫向吴国求和,吴王心慈手软,答应了勾践的求...……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四个最能忍的人
...的神话。第二位,为信仰而忍的司马迁 李陵之祸是西汉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事件,李陵带领五千士兵深入匈奴附腹地,抵抗匈奴十余万大军,兵败被俘,汉武帝归罪与李陵,却对自己的失误毫无认识,杀李陵全家。司马迁替李陵...……更多
因为苏秦,秦朝统一六国推迟了15年
...时候就统一全国。在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两个非常牛的人物,张仪和苏秦,他们都是著名历史人物鬼谷子的学生,这位老师一生都没有出仕,但是直到现在仍然备受推崇。他俩从老师那里学成归来后一腔热血,准备大干一场,...……更多
鬼谷子门下四杰: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的传奇人生
...!然而这四人的老师竟然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神奇且神秘的人物-鬼谷子,鬼谷子生平博学多艺,既通晓自然宇宙地理,又会阴阳八卦!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人类有史以来培养奇才伟人最多的祖师级人物!我们都说。证得弟子门人...……更多
张仪:巧舌如簧的战国纵横家
...)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巧舌如簧的纵横家张仪早年拜入鬼谷子门下学习,和苏秦是同学,苏秦经常感叹自己的才学远远不及张仪。学成之后,张仪、苏秦分别游说列国。有一次,张仪在楚...……更多
揭秘历史上惨死的5大忠臣,悲壮落幕谁之过?
...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原本是韩国贵族,却得不到韩王的重用。在悲愤之下写了许多文章,最终被秦始皇得知,深受秦始皇赏识。正是他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例,使秦国能够更加有效的...……更多
苏秦与张仪:战国时期的双雄崛起
...他们之间的隔阂。苏秦合约六国苏秦就是纵横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的徒弟,他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习,学成之后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就来到了秦国,可惜当时的秦国刚刚处理完商鞅的事情,不愿意...……更多
秦国统一六国背后的智慧:人才的发掘与运用
...公关和营销做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又来了一个厉害的人物范雎。范雎先是给秦昭襄王提供了竞争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先打近处的韩魏等国,结交远处的齐,打完了近处后再去收拾远处的齐。秦国在以后的统一路线上,也正是...……更多
商鞅与张仪:秦国丞相的权力和地位之比较
...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是除秦孝公之外,秦国最具实权的人物。从两人因功受封的城邑数量也能看出谁在秦国的地位更高。如果能以数字来衡量,张仪在功绩地位上至少差商鞅三倍,而拥有的实际权力则无法相提并论,只是在职...……更多
秦武王:武力颠覆与英年早逝的王朝转折
...王。秦武王在位仅四年,就因为自己的骚操作薨逝,华夏历史也走上了新的道路。1.驱逐张仪从秦武王这个谥号就可以看出他是注重武力的,秦武王刚继位时也像他的父亲爷爷那样发布招贤令,不过有一条硬性条件,那就是要威...……更多
张仪:从秦国相位到魏国流亡的纵横家
...他只是曾经与秦国合作,一起上演了一段强强联合的精彩历史。所以,与其说张仪是被秦武王驱逐而走,倒不如是说他与秦国“好聚好散”。 ……更多
秦武王驱逐张仪的原因揭秘
...张仪到底做了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秦武王嬴荡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明君,他即位后便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秦国的国际地位。其中,张仪是嬴荡推行改革的主要助手之一。然而,据《史记》记载,...……更多
张仪与秦国的外交策略:从东西连横到南北合纵
...愤怒已经压抑得太久了。将会使当年周王朝讨伐子受辛的历史重演。如果赵国仍然要和秦国对抗,则韩、魏、齐相当于赵国的右臂,已经被斩断。然后秦国分三路大军进攻赵国,四国齐心合力,赵国必然灭亡。赵国的疆土将会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