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二宫之争:孙权晚年面临的皇位继承问题
...大难题是皇位的继承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被称为“二宫之争”的争斗,直接导致了东吴朝堂的动荡。首先,孙权对待他众多的子女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拥有七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孙权没有在能力上进行明显的区分,对...……更多
孙权晚年为什么会引发二宫之争?
...生子当如孙中谋的人,在晚年的时候,竟然也遭遇了一场二宫之争,直接就重蹈了汉武帝在当年要废立太子的老路。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1、礼仪俸禄完全不分据相关的记载,孙...……更多
孙权的选择:历史的教训与继承人的困境
...皇帝。所以幼主当国局面很危险,孙权应该很清楚。2、二宫之争虽然孙权创业能力不能和魏武大帝曹操相比,也没办法和刘备相提并论。但是,能在东汉末年的大乱世中割据一方,并且保证自己没被其他割据势力吞并,这说明...……更多
孙权晚年太子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致了东吴内讧,极大地消耗了东吴的力量。可以说,东吴二宫相争加速了东吴的衰亡。二宫之争纯粹是一场残酷且消耗国力的党争。但这一切都是孙权主动造成的。因为孙权始终忌惮江东本地的名门望族。之所以东吴太子之位如...……更多
誉为东吴“社稷之臣”的陆逊,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
...话和做了不该做的事。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孙权晚年的“二宫之争”说起。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正式称帝,定国号“吴”,并在不久之后,将国都由武昌迁至建业(今南京)。而在称帝同时,孙权也将自己的长子孙登,册立为...……更多
2022-12-18 11:59孙权,东吴,社稷
...孙和和鲁王孙霸两党以同归干尽的结果收场。大批参与\"二宫构争\"的文臣武将们也受到惩处。东吴的朝堂上一下子空了许多,当初辅助孙权打下江山的重臣大将们几乎全都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因...……更多
孙权有7个儿子,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
...谋取太子之位,这就是对东吴后期政局产生深远影响的“二宫之争”事件,在“二子夺嫡”的过程中群臣也纷纷站队,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等重臣支持太子孙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人则...……更多
孙权的儿子分别是怎么死的
...孙和太子之位,这就是对东吴后期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二宫之争\'\',在夺嫡之争中群臣纷纷站队,比如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等重臣支持太子孙和,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人则支持鲁王孙...……更多
孙权的三位皇后背后的权力游戏
...岌岌可危起来。就此也就产生了孙和与孙霸的两宫之争。二宫之争影响深远,二宫之争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安稳,它迫使东吴官员分成两派。两派之间明争暗斗不止,很多人都因为此事结仇,还有很多人因为此事而被暗杀。百官的...……更多
芍陂之战:吴魏争锋的转折点
...血战会为吴魏两国造成极大动荡,东吴陷入旷日持久的“二宫之争”,魏国则爆发了曹爽司马懿之间的争权,曹爽短暂胜出后又因为草草征伐蜀汉而损失惨重,让蜀汉得一口喘息,三足鼎立之势再度延续。一、以短击长,锋芒受...……更多
...寄(全琮之子)、杨竺等的支持下,阴谋废储夺位,引发了二宫之争。由于孙权未能及时解决这场争斗,此后二宫之争愈演愈烈,全国内外文武逐渐分裂为两派。丞相陆逊、太常顾谭(陆逊外甥)、左将军朱据、威北将军诸葛恪、会...……更多
...家也都熟悉了。在充满诬陷、栽赃、算计、勾心斗角的“二宫之争”中,孙权父子关系恶化,陆逊牵连其中。最后在孙权的屡次派人逼问下,陆逊不胜愤忿而卒,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纵观陆逊之死,还有一个原因——功高...……更多
陆逊之死使得二宫之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太子在失去了这个精神领袖后更加无力和全公主等人抗衡了。而孙权任命鲁王党的步骘接任丞相,这正是孙和已经全面失势的具体表现。虽然步骘常年驻守西陵,并不在朝中处理政...……更多
...于不同的群体,但其中没有一人属于江东士族。这说明在二宫之争中,江东士族已经遭到了彻底的打压,他们的领袖陆逊被逼死,而朱据、张纯、顾谭、顾承等代表人物也是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一结...……更多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成东吴第一名臣,最后却被孙权逼死,当中有什么隐情?二宫之争公元229年,孙权自立为帝,登基之后册封庶长子孙登为太子。不幸的是,公元241年,经过多年培养的,被孙权给予厚望的孙登去世了,给了孙权很大的打击。孙权...……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一次托孤,包括皇帝在内,托孤大臣无一善终
...死陆逊,太子孙登死后孙权又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二宫之争使得东吴陷入动荡之中,导致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250年又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252年孙权临终前把年仅10岁的孙亮托孤于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少傅...……更多
三国曹操生性多疑,其实曹操不是最多疑的,最多疑的是谁呢
...大家准备好了,前方高能:4、赤乌五年,孙权亲手埋下二宫(孙和VS孙霸)之争的源头,让鲁王孙霸地位超然,甚至待遇与太子孙和一样:5、随后,孙权听信全公主孙鲁班的谗言,气死了孙和的母亲王夫人:6、赤乌八年,二宫斗...……更多
...相。当时,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展开“二宫之争”,朱据与诸葛恪等重臣都拥护太子孙和。史书形容朱据支持孙和的坚决态度道:“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直到赤乌十三年(250),孙权下诏废黜孙...……更多
孙权晚年时,东吴爆发了二宫之争,孙权只得废除太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更多
...惜不已。在孙登去世后,孙和虽然被立为太子,不过因为二宫之争,太子孙和也失去了太子之位。于是,孙亮虽然是孙权年纪最小的儿子,却最终获得了继承皇位的资格。神凤元年(252年)二月,潘皇后暴崩,四月,孙权驾崩,太...……更多
东吴末任大都督陆逊,一生毫无过错却没能善终
...前期,他选择了中立态度。据《三国志》记载,“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更多
揭秘东吴数位重臣的死亡真相
...主,所以鲁肃的死,绝对属于正常死亡。陆逊之死是在“二宫之争”中被孙权多次辱骂,忧愤而亡,相当于是被孙权骂死的。▲陆逊雕像同时,当陆逊在夷陵之战后,威望一时无二,孙权便迫切想要提升自己的权威,因为他似乎...……更多
陆逊这一生贯穿始终的是谋、忍、忠
...试用各种的方式削弱大族。比如提拔佞臣吕壹,自己发动二宫案。吕壹本人没什么好说的,他在得到孙权宠信后,就要为主上分忧,完成自己的使命,诬告扳倒几个大族的首领,这个事件并没有成功地打击到大族。最后朱据被孙...……更多
...突争不会结束。孙亮时期血腥残酷的政治斗争的本质仍是二宫之争的延续。我们在五名辅政大臣中可以看到泾渭分明的两个派系,即以诸葛恪、滕胤为代表的前太子和以孙峻、孙弘、吕据为代表的前鲁王党,两个派系之间的矛盾...……更多
东吴最危险的职业是哪个
...242年),原太子孙登去世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后来却在二宫之争中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后因而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黜,后改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年),因有传言诸葛恪欲迎立孙和为帝,孙...……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壹事件之后,孙权的疑心随着年龄越大越发严重,后来的二宫之争。扶植了鲁王党。实际上是孙权刻意为之,借以试探江东世家的政治态度,就此江东世家支持两宫势力的子弟必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帝王最忌讳的事,可惜事与...……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托孤,皇帝去世后托孤大臣竟然自相残杀
...孙和为太子,不过,因为他又宠幸鲁王孙霸,从而引发了二宫之争。最终,孙和失去了太子之位。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导致东吴内乱和朝局不稳。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孙...……更多
孙权:三国时期的复杂人物与东吴的权力斗争
...廷分成了两个党派,就是太子一党和鲁王党,历史上称为二宫之争,东吴也在永无宁日之下迈向深渊。在一些列的明争暗斗中,孙权是烦不胜烦,于是在公元250年的时候孙权废掉了太子孙和,在同时赐死鲁王孙霸,改立老来子孙...……更多
聊聊东吴获得谥号的大臣有哪些
...孙权拜为丞相,这堪称位极人臣了。不过,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陆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为“昭”。“昭”是褒义的谥号,历史上谥号为“昭”的皇帝都有好名声,比如汉昭帝、汉昭烈...……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东吴的6位荆州牧
...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不过,在“二宫之争”中,陆逊被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因亲属多支持太子孙和,陆逊屡受孙权责备,最终在赤乌八年(245年)忧愤而死,终年六十三岁。三、孙綝孙綝(231年—259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解读和分析南宋的四木三凶
在南宋历史上,“四木三凶”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南宋初期的四位名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以及三位奸臣秦桧
2024-09-28 21:48:00
揭示嘉定和议的真相和历史逻辑
在南宋历史上,嘉定和议是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它不仅标志着宋金关系的转折,也对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嘉定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2024-09-28 21:49:00
开禧北伐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呢
在南宋历史上,开禧北伐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旨在收复失地、振兴国威。那么,在这次北伐中,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2024-09-28 21:50:00
揭示三国北伐失败的历史逻辑和教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代。其中,北伐作为蜀汉政权对抗曹魏的重要战略行动,其失败原因一直备受关注
2024-09-28 21:50:00
清朝为什么没有言官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中,言官制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到了清朝时期,这一制度却逐渐消失,令人不禁产生疑问:清朝为什么没有言官
2024-09-28 21:51:00
唐朝朋党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朋党之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9-28 21:51:00
揭示秦朝的选官制度背后的逻辑与特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和选官机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选官制度,以世卿世禄制为基础
2024-09-28 21:52:00
探讨这一古代选官制度的奥秘
在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其中,察举制作为两汉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9-28 21:53:00
聊聊那些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一代名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成为了后人敬仰的一代名将。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与荣誉
2024-09-28 21:56:00
聊聊东汉的中兴之主:汉和帝刘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汉的汉和帝刘肇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誉为东汉的“中兴之主”。然而
2024-09-28 21:57:00
聊聊古代流放和发配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流放和发配是两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用于惩罚罪犯或政治犯。尽管这两种刑罚都涉及到将犯人驱逐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2024-09-28 21:58:00
探讨古代流放是否真的自由
在古代社会,流放是一种常见的刑罚,通常用于惩罚罪犯或政治犯。然而,这种看似“自由”的惩罚方式,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和限制
2024-09-28 21:58:00
探寻一下战神赵匡胤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陈桥兵变”和平篡位,开创了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者
2024-09-28 21:59:00
探讨魏东亭被贬的原因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
2024-09-28 21:59:00
聊聊明朝中期的奸臣——严嵩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起初以良好的形象示人,然而在权力的腐蚀下,最终走上了祸国殃民的道路。其中,有一位尤为引人注目
2024-09-28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