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用来评价皇帝、诸侯、大臣等重要人物的生平,也即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比如就蜀汉来说,历史上只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十多位大臣获得了谥号。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获得谥号的大臣则更少了,也即只有五位。
一、陆逊
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陆逊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等官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陆逊被孙权拜为丞相,这堪称位极人臣了。不过,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陆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为“昭”。“昭”是褒义的谥号,历史上谥号为“昭”的皇帝都有好名声,比如汉昭帝、汉昭烈帝、北齐孝昭帝等。
二、陆抗
赤乌八年(245年),陆抗袭封江陵县侯,统领父亲陆逊五千部众。赤乌九年(246年),迁立节中郎将,把守柴桑。建兴元年(252年),拜奋威将军。太平二年(257年),拜柴桑督,后因功迁征北将军。永安二年(259年),迁镇军将军,镇守西陵。
凤凰元年(272年),陆抗击退晋将羊祜进攻,攻杀叛将步阐,加拜都护,累迁大司马、荆州牧。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终年四十九岁。陆抗与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是吴国最后的名将。因此,陆抗的谥号为“武侯”,这自然是对他屡立战功的最好肯定。
三、张昭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终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与周瑜一起帮助孙权稳定局势。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
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在历史上,”文”是一个规格极高的谥号,比如在皇帝中,汉文帝、魏文帝、隋文帝等都是评价较高的。
四、张承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张承是东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赤乌七年(244年),张承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为定侯。
五、顾雍
顾雍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令。后来,顾雍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孙权素服临吊,赐谥号为“肃”。“肃”在谥号中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比如在清代,“文肃”是仅次于“文忠”、“文正”、“文端”、“文襄”的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