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药高效毒杀鳞翅目害虫,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付广介绍说,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但部分害虫...……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杨舒、通讯员葛晓阳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成功将甜菜红素在棉花纤维中富集,创制出纤维呈现粉红色的棉花,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更多
...电 近年来,针对强筋品种产量偏低、适应性偏窄问题,中国农科院培育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78”,并在河南、山东、新疆等8个省份推广应用,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这是记者3月17...……更多
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商系统合作单位,全省唯一。该系统可直联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实时提供农作物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等信息。深耕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市农科院围绕全市主导优势产业和技术需求,依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更多
做一粒促进农业发展的“好种子”
...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市农科院国家植保数据监测中心被中国农科院国家植保数据中心授予“优质监测单位”称号,“优质籼型糯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应用”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三等奖。 ……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效广谱杀虫蛋白在生物农药研制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1日 06版)本报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杨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李付...……更多
安徽望江:科技赋能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科学院相关院所在安徽省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心先后挂牌中国农科院长江中下游野生棉野外观测站、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南综合试验站、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望江综合试验基地。计先立的农场,因为有了中棉所专家们...……更多
科技创新工程带来哪些改变(科技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网今年秋季,中国农科院植物营养团队在河南省获嘉县查看玉米生长情况。中国农科院供图蒋琳在进行畜禽种质资源入库操作。中国农科院供图全院1000多个课题组优化整合为300多个科研团队,对科研团队进行长...……更多
“甜瓜村”的冬闲课
...平整,会影响来年出苗率”……老师叫丁伟红,是宁波市农科院的高级农艺师。过去10年,丁老师已经在村里上了30多堂现场课。这次进村,他多了个新头衔——浙江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团团长。围着丁老师的40多名学生,都是当地...……更多
“中国棉公开课”首秀新疆,茵曼开启新疆公益科普助学之旅
...棉麻服饰企业广州汇美时尚集团(旗下茵曼品牌),联合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国棉联盟CCIA联合、广州市新联会、新疆新联会等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推广大美新疆及新疆棉的魅力,并通过助学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棉公...……更多
为粮食安全播下创新的种子
...产业技术体系东北特早熟春大豆育种岗位专家、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副院长鹿文成说。黑龙江的大豆种子“蓄势待发”,海南的育种基地里已郁郁葱葱。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内,中国农业科...……更多
韩国研发出粉红色“牛肉大米”,味道类似牛肉,蛋白质更多
...贴牛的肌肉及脂肪干细胞进行培养,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春春介绍,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技术确实可以实现,在国内国外,类似的研究还有不少。而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一...……更多
培育高油高产品种 不断提高大豆产能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存祥:培育高油高产品种 不断提高大豆产能大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是第四大粮食作物、第一大油料作物、第二大饲料作...……更多
中国首个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示范田创亩产573.8公斤纪录
...类型。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主任、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奉斌介绍说,当前这一成果的实现,除了对水稻品种的选择外,还得益于对农田标准化的建设,排灌系统的建立,节水灌溉以及少量多次施...……更多
宠粮选进口还是国产?蛋白量越高越好?行业大咖教你买到放心粮!
...革新,品质和效果都非常过硬,”刘策告诉记者,“我们农科院也会帮企业做食品评价,一是从宠物食品本身出发的基础理化化验,针对宠物食品中大量的指标进行化验,确保符合标准;第二是实验评价,通过对适口性、消化率...……更多
一粒种子与村庄的振兴故事
...小院”。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农业大学、亳州市农科院、涡阳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共建。大豆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晓波,另一个身份是安徽农大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安徽是我国大豆主产省之一。近年来,王晓波带领团队运...……更多
...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物育种一直是省农科院研究的优势领域,小麦、大豆、樱桃、奶牛等领域的育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省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品种支撑。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新育种创新体系。落实...……更多
ESG年报解读|荃银高科多项环境指标走差且未披露碳减排,公益行动助农增产10%
...和1.14亿元。而在科企合作方面,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所、北京农林科学院、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优良品种培育。资料来源:荃银...……更多
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
...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院作科所)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团队,首次从分子层面阐明了籼稻和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破解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更多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本报记者 卢 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农科院做的土豆片,你们赶紧去薅!”近来,一些带着“农科院”“中科院”标签的零食爆火网络。在某视频平台,这些“高学历”零食一条十几秒的硬广视频,就可以获...……更多
崖城自古“名”且“特”
...米等农作物种子加代、繁育、鉴定工作。1962年,四川省农科院首次在崖城良种场冬繁玉米获得成功。从此,各省(自治区)市和科研院所的玉米、棉花、水稻、大豆、甜瓜等育种团队纷至沓来,每年都有数十家机构驻扎崖城。...……更多
向极微观深入,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基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院作科所”)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室,程治军指着照片向记者解释。程治军是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也是该所万建民院士领导的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成员之一。...……更多
我国已记录有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面对外来物种入侵我们该如何应对?
...以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分布最为广泛。中国热带农科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范志伟: 薇甘菊的种子有冠毛,可以随风飘,在风力大的时候,可以飘到上百公里。用人工、机械防除,对它是无效的,只有通过化...……更多
山东淄博:田间地头奏响“数字化”乐章
...,便于农户抢抓时机加紧作业。刘元忠表示,淄博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等18家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淄博农业农村智慧大脑综合服务平台,链入国家、省级涉农信息系统93个,汇聚涉农数据30亿条,打造“帮我...……更多
看和美乡村新画卷 全球数百名农业科研代表走进三亚大茅村
...网10月29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10月26日-28日,第七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三亚举行。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农业研究机构和16个国际组织的580余位代表参会。28日,数百位参会的中外嘉宾走进三亚大茅远...……更多
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成效显著
...国外种源垄断;农药残留智能快检技术全球领先……随着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曹永生介绍的一系列耀眼的成果和数据,彰显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科技创新工程”)的磅礴力量。据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农科...……更多
...是增粮扩油保供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针对稻油多熟制区域进行了技术攻关。该所王汉中院士团队,成功培育出“中油早1号”。该品种克服了高产高油与短生...……更多
...借鉴。2013年,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目的是以机制创新撬动院所改革,以稳定支持增强创新能力,以重大成果驱动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农村...……更多
...术加快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近年来加快科企合作推动智慧育种发展,在育种算法、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在中国农科院作...……更多
丰富百姓餐桌  增进共同福祉(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报道·科技篇③)
...破。2018年,东方智感(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农科院开展了中法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智能畜牧基础:动物运动监测》,借助“机器学习”传感器、3D图像和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姿态和行为来判断、分析...……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打击黄牛!索泰另辟蹊径 RTX 5090/5080直接卖给玩家
快科技2月9日消息,RTX 5090(D)/5080缺货更甚以往,黄牛也越发嚣张,甚至用机器人抢走了整个欧洲的货,让真正的玩家恨之入骨
2025-02-09 22:16:00
第二枚“四川造”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在资阳出厂:将执行“一箭八星”任务
快科技2月9日消息,据报道,“四川造”第二枚“谷神星一号”(遥十)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在四川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圆满完成了总装
2025-02-09 23:16:00
《哪吒2》周边火了!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在线搜索
快科技2月9日消息,据报道,由导演饺子历时5年打磨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80亿元。这部影片不仅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其衍生周边商品同样成为了市场宠儿
2025-02-09 23:46:00
NVIDIA RTX神经渲染纹理压缩首测:节省显存96%
快科技2月10日消息,随着Blackwell架构、RTX 50系列显卡的推出,NVIDIA发布了一系列新技术,比如说RTX神经渲染纹理压缩(NTC)
2025-02-10 00:16:00
巨兽之地:地球史上最独特的生物群落 各种动物大到离谱
1972年,哈佛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委内瑞拉北部进行研究考察时发现了一些史前巨型龟类的化石遗骸。△ 骇龟的龟壳化石和它的艺术复原图这些史前巨龟的体型震惊了所有人
2025-02-10 00:46:00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领跑全球(锐财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领跑全球(锐财经)本报记者 王俊岭《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03 版)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移动公司在人口密集的古城
2025-02-10 04:28:00
以AI赋能数字电网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育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09 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至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青豫特高压线路
2025-02-10 04:3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申少铁  王  沛《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2 版)完成基因测序,离不开测序仪
2025-02-10 06:2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珂《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2 版)春节前后是传统消费旺季,网上买年货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
2025-02-10 06:2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吴月辉  徐  靖《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2 版)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里
2025-02-10 06:27:00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科技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用改革新举措破解成果转化卡点堵点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科技视点)本报记者 李中文 赵永新 窦 皓《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9 版)
2025-02-10 06: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刘诗瑶《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9 版)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春节假期,全国科技馆共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2025-02-10 06:50:00
春节期间,国产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这其中也有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百信”)的科技贡献
2025-02-10 07:04:00
“目前,我们线上商城销售额已达2.3亿元,占到总销售额的10%左右。”“新柴云端商城”项目经理张园园日前告诉记者,商城主营机械配件销售
2025-02-10 07:17:00
女子爱躺刷手机双眼近视差400度:戴眼镜看东西也模糊
2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蔡女士发现,最近戴眼镜时看东西出现模糊症状,经检查,蔡女士不仅近视度数有所增加,两只眼睛的近视度数相差了400度
2025-02-10 0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