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地理单元并入中华大家庭时间较晚。其二,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大体是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它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此线以西以北,降水越来越稀少,是...……更多
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湖泊”,专家:常态现象,不必过分解读
...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段伟利强调,水资源是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重要自然因素。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来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后续随着全球变暖趋势,更应做好科学的水灾害防治和水资...……更多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遭遇大规模洪灾春汛期应警惕融雪型洪水
...洪水,其中,升温融雪型洪水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约占干旱区融雪型洪水的75%以上;雨雪混合型洪水多发于祁连山、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地,且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马双梅说,雨雪混合型洪水致灾性...……更多
甘肃去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气象部门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转型等工作
...温天气,54站次达极端高温事件标准;8月降水极端性强,干旱区酒泉市金塔县单日降水量超年均值。“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更多
...发展“枣旅融合”“枣粮融合”“枣禽融合”等,走出了干旱区一二三产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枣坚强”改善生态“同心县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十年九旱,土地贫瘠,这里能够存活的树木很少,但枣树...……更多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甘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兰州5月23日电 (记者 丁思)22日,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举行。该基地由兰州大学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申报。基地将以“面向国家需求、引领科学前...……更多
...水分胁迫敏的生态指标来表征生态干旱。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绿度(如叶面积指数)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可指示植被水分供需平衡状态。该文章认为,遥感等技术可实时监测生态系统多维度动态变化,为研究人员和决...……更多
我省丘陵山地玉米实现籽粒直收
...甘肃永鑫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会宁县中川镇举办了半干旱区玉米提质增效低水分籽粒直收观摩会。在省农科院丘陵山地玉米示范基地,玉米收获首次成功实现低水分籽粒直收,这一成果标志着会宁县粮食生产向现代化、产业...……更多
过去一周天气有何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影响?未来天气趋势如何?有哪些农业生产建议?且看本期《农气直通车》↓↓↓上周,全国大部农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至4℃,内蒙古大部、辽宁东北部、吉林东南部、山...……更多
...部获悉,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当日联合水利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会商研判近期天气和干旱灾害形势,视频调度云南省,重点安排部署抗旱减灾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赴云南一线协助指导抗...……更多
天山深读丨以科技创新驱动新疆高质量发展
...资源开发,新能源潜力评估等方面也有新发现。问: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答:2022年,新疆生地所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方式不...……更多
哈萨克斯坦,一个要命的问题
...漠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由于气候变化或过度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生产潜力下降或丧失的过程。 在哈萨克斯坦14个州中,有7个州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除了呈现出明显的...……更多
秦始皇为何选择修建长城而非彻底扫除匈奴
...也可以说是秦国一切财富的终极来源。(中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分界线,在历史上也基本上是中国农耕区和游牧区分界线) 而秦始皇所灭亡的六国地区,也都是农业地区,在当时秦始皇在这些地区每占领一块土地,就等于为秦...……更多
中科院新疆分院启动南疆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培训项目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半干旱区地理建设分会的专家们,将协同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的多位教师,为当地中小学学生和教师带去“科技味儿”十足的科普培训课程。为弥补边远地区科学教育师...……更多
...游水位快速上涨。松辽流域中南部迎来中到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的河流增多。旱情方面,随着抗旱保灌溉工作有效开展和近期旱区出现降雨,华北、黄淮地区旱情有所缓解。针对不同区域汛情和旱情变化,水利...……更多
...防御工作专题调度会。会议指出,今年5月以来,山西省降水偏少,加之近期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待播耕地缺墒和已播作物受旱情况。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山西省将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可能持续或进一步发展。...……更多
...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悉: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生物种质资源收集和保育平台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搭建全球首个耐脱水植物基因组数据库,为我国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更多
...化研究,近年来系统开展了晚第四纪青藏高原北部和西北干旱区气候-水文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测年技术分会等四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七本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先后...……更多
山西从工程农艺管理抓节水
...保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支撑。山西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旱地占70%,水资源匮乏,有机旱作成为这一省情下的选择。因此,逐步实现农业用水方式从粗放向精细化、从浇地向浇作物、从水肥分离向水肥一体转变,成为山...……更多
...现“脱劣”,达到Ⅳ类。此外,报告还显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湖泊水量显著增加,湖泊咸化明显改善;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 ……更多
...技术规程》《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规程》《西部半干旱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规程》《水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等6项地方标准。农业农村部还将《耕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和《水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上升...……更多
站在国际地学前沿的中国人
...非常不易。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如今的自然环境是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生态环境修复应遵循自然演变规律和自然恢复为主,为我国西部特别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科...……更多
...作伙伴间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的生动故事里,回顾这十年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本报记者 王迎霞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关于“中国草坪”的故事,有了续集。“我今年已经去了5趟,马上又要去卡塔尔...……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复旦大学20日在北京举办“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主题活动暨《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更多
谁来为墨西哥“解渴”
...西哥政府有意引导新落地企业因地制宜、依需布局,多数干旱区工业企业仍将长期面临“用水难”。还需注意的是,墨美水资源纠纷龃龉不断。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上游大量兴建水库,1998年到2014年,美国没有让一滴水流进墨西哥...……更多
...业和草原局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和《中国沙漠》编辑部共同承办,旨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研究,共同寻找服务“三北”等生态工程的...……更多
...环境保护管理》成果,重点聚焦宁夏地处黄河流域和黄土干旱区的独特地理位置,总结凝练了宁夏电网建设在践行绿色生态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电网建设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体...……更多
探索火星风沙地貌与地球沙漠的异同
...要分布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低纬度地区和中纬度的温带干旱区,而两极和高纬度地区风沙地貌极少。然而,火星沙漠沙地则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很少。三是关于火星沉积物丰富度的思考。董治宝认为,...……更多
...境与绿色发展大数据平台,培养一支长期扎根新疆、从事干旱区资源环境研究的战略科技队伍,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更多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今年以来,云南省大部地区无明显降水,河道来水总体偏少,各地旱情影响逐步显现并呈加速加重发展趋势。省水利厅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4月5日,全省降水量为27.9毫米,偏少42.4毫米、少60.3%,为近5年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