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大红楼读书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万年中国》主要作者冯时为你主讲《探源万年中华文明》。1923年1月,北大红楼地下的一间印刷厂印刷出版了《国学季刊》创...……更多
雄蚊也吸血?1.3亿年前最古老化石雄蚊被发现刺吸式口器
...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前述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黎巴嫩籍研究员丹尼·阿扎(Dany Azar)领衔。昆虫的吸血行为被认为是从取食植物汁液的行为转变而来的。例如,吸血跳蚤很可能起源于...……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石峁人群来源的相关研究成为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薛家旸分享的是《古线粒体基因组探究石峁人群来源和遗传结构》,正是对该热点的回应。据介绍,研究采用古DNA方法,对9...……更多
IMAX《小行星猎人》:最华丽的科教片视觉盛宴!
...片的中文旁白还特别请到了国内天文领域权威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苟利军老师做严谨性把关。在叙事上,《小行星猎人》也刷新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固有印象。通常一部纪录片...……更多
...。 交流融合,产生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文化成就早在约80万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就已经呈现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多样的文化差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认为,后期历...……更多
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三亚启幕
...战和需求,表达了对中国技术和经验的浓厚兴趣。 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Felix Dapare Dakora表示,中国用约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了约占世界1/4的粮食,而非洲约占世界64%的耕地,生产的粮食却难以自足,这是一个...……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王成善教授团队与合作者30日晚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河流侵蚀对于珠峰高度产生了潜在影响。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揭示珠峰“异常身高”的...……更多
地球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步氏巨猿”为何绝灭?科研人员揭秘
...存在。至于导致其绝灭的原因,我们更是知之甚少。此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曾开展了十多年的系统调查并搜集到步氏巨猿的化石证据,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测年和年代区间明确的古环境分析,步氏巨猿...……更多
...因和变异位点为培育小麦优良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评价,这些大量未被利用的优异等位基因,对未来的小麦遗传改良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可用于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小麦新...……更多
中美科学家精确测定2亿多年前大灭绝时间
...于人们更准确地还原出生物大灭绝进程。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介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型灭绝事件,超过八成的海洋物种和约九成...……更多
腔尾赣地巨龙!江西发现命名9000多万年前恐龙新属种
...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启动化石整理修复研究工作。目前,恐龙骨骼化石已从围岩中基本揭露。负责此次研究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韩凤禄...……更多
...大陆时适应了新环境。现代欧亚大陆人类的祖先大约在7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到欧亚大陆,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后者已经适应了高纬度地区寒冷气候的生活。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杂交,今天的人类携带着高达4%的尼安德特人DNA,包括...……更多
为促进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的是推进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该联盟由非洲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发起,“联盟成立后,将更有力地促进非中合作、应对粮食安全挑战。”达科拉是非洲科学院院长、南非茨瓦尼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南非...……更多
为黑洞留影更望向深邃宇宙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黄海华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对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研究团队而言,是观测和数据分析,是探寻背后的物理意义。厚积而薄发。上海天文台致力于超大质量黑洞的高分辨率观测研究,已有20多...……更多
中国首个山海经大数据智能文旅项目落地雅安
...长杨宗亭介绍,前来不周山考察的学者专家越来越多,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央视新闻中心、纪录片中心、中央新闻...……更多
距今约1.3亿年!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的蚊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这项新发现还证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阶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并揭示昆虫的早期吸血行为比我们想象...……更多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航天城管理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参与协办,大会还获得《空间碎片研究》《中国空间科学技...……更多
4.7万年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疯狂杂交 科学家却发现Y染色体有点不对
...亲,他们过去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大约在在4万年前前后消失。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这种十分聪明的人类物种在大约4.7万年前,与现代智人(也就是我们)有过一次杂交热潮,以至于现代人类的DNA中包含了尼安德特...……更多
见证中华文明源起(博物视界)
...品咖啡,与家人聚餐话家常,端起饭碗、放下茶杯,回眸万年前的一堆火,我们仿佛看见“陶”在熠熠生辉。(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
...明认为,衢州拥有“万年的文化史”。同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表示,对于衢州来说,以石角山为代表的城址发现非常重要,“它把衢州地区建城的历史提早...……更多
普定穿洞遗址:新发现丰富人类活动史
普定穿洞遗址简介:2024年初,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在光释光与碳14测年的基础上,普定穿洞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更多
视频 | “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开放科学圆桌会议在渝举行
...科技交流与合作”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协办,共150余人参加。会议嘉宾从开放科学促进区域科学发展、开放科学标准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更多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全域的科考。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阐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性,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东方人类发祥地”元谋 共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用与保护传承”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元谋县因孕育了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被誉为“东方人类发祥地”。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云南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为中华文化贡献了独特...……更多
“人类表亲”尼安德特人为何灭绝?科学家发现,眼大未必是好事
...右,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多的视野和更敏锐的视觉。在五万年前的欧洲,遍地都是风雪和冻土,自然资源及其匮乏,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尼安德特人的大眼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欧洲白天持续的时间短而且日照不足...……更多
非洲和澳大利亚 哪里的蛇虫更致命?
...灭绝?其实原因就是大陆漂移!根据一些研究,大约6000万年前,大陆漂移一不小将澳大利亚推向了寒冷的南极,寒冷让大部分爬行动物在澳大利亚灭绝。之后澳大利亚又开始北上,让亚洲的一些岛屿动物有机会踏入这个封闭的...……更多
人类真的是进化来的?有没有可能是某个高级文明创造出来的?
...科学的共识是,人类与黑猩猩共享一个远古祖先,大约600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在漫长的进化长河中分道扬镳,各自演变为截然不同的物种。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瓦尔瑟.弗莱明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染色体的存在。随...……更多
内蒙古乌海有一座“植物庞贝城”
...记者 贾立君 摄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3日电(记者贾立君)中国科学院9月3日宣布的消息显示,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名列其中,这一被称...……更多
中非迎来合作“向新力”(环球热点)
...力相关领域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张永蓬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中非合作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积极支持...……更多
汪品先:为国家做事是一生的信念
...■本报记者 刘如楠2018年5月13日,82岁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下潜至1410米的海底,成为我国载人深潜史上年龄最大的下潜者。为了这一刻,汪品先等待了整整40年。那是19...……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苏博跨年大展上新!“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特展开幕
江南时报讯 11月22日,“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以近代名士、辛亥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为对象
2024-11-22 18:16:00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社会中的各种功能也越来越健全。在古代的时候,人类最大的威胁就是饥荒。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粮食变多
2024-11-22 14:28:00
俗语:“男不养猫,女不养狗”,这是为何?老祖的忠告有道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人们从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里慢慢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使得国家越来越富强,最后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2024-11-22 14:33:00
北大教授夫人陈司寇:丈夫去世后笑对生活,96岁选择断食结束生命
古往今来,不管你是英雄豪杰还是阴险小人,都逃不过死亡这一结局。有些人害怕死亡,而另一些人并不畏惧死亡,如果给你选择的机会
2024-11-22 14:55:00
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包拯临终前的一语很关键
在古代朝堂之上,单凭单打独斗很难立身,大部分官员都会通过血缘、籍贯、姻亲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实现自己的主张
2024-11-22 14:58:00
吕蒙如果不偷袭,关羽会死吗?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进军围困樊城。同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十一月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
2024-11-22 15:35:00
锦衣卫的兴衰:经历两代帝王的辉煌,却败给了宦官
提起明朝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朱元璋、锦衣卫,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特权”组织,两者结合在一起发生了很强烈的化学反应
2024-11-22 15:50:00
倾国倾城的秦淮八艳,为何结局都如此悲惨?谁最让人感到惋惜呢?
明末清初的秦淮河畔,出过不少倾国倾城的奇女子。其中,有几位不仅才貌双绝,而且还具有民族气节,在后世中,人们将这些女子称为秦淮八艳
2024-11-22 15:52:00
编者按:近日,《世纪风采》发表文章《毛泽东在中苏论战中》。文中记述了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同苏共进行会谈的一些细节
2024-11-22 12:38:00
缅北重镇被武装攻占!
11月20日下午5点左右,缅甸克钦邦国管委下属萨空丁英控制的克钦邦第一特区最后剩下的边境城镇甘拜迪分镇,被KIA带领的联军攻占
2024-11-22 14:22:00
贾府为何查赌?功劳都在这两个丫鬟身上
“赌博”是贾府的主子和奴才们,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贯穿在整本书中。内宅,上至贾母,下至借住在贾府的薛家的老妈子;外宅
2024-11-22 10:04:00
贾政给贾宝玉看中的丫鬟,到底是不是袭人?
王夫人要放彩霞出去,赵姨娘不舍得,晚上就求贾政,要把彩霞给了贾环。贾政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
2024-11-22 10:04:00
贾宝玉没有遗腹子,薛宝钗的结局就是孤独一生
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中,递籍为民的贾雨村,偶遇已经出嫁的甄士隐。久别重逢,贾雨村问甄士隐出家始末
2024-11-22 10:05:00
成了王妃的贾探春,为什么不救助四散流落的贾府子孙?
贾探春是贾政庶出的女儿。虽然是庶出,但是贾探春不管容貌还是性格,在贾府里面都是拔尖的。曹公笔下的贾探春,让人眼前一亮:第二个削肩细腰
2024-11-22 10:05:00
为什么接触过王熙凤的外人,只有刘姥姥得到了好处?
王熙凤有多恶?且不说王熙凤害死了贾瑞,害死了尤二姐,害死了鲍二家的,间接的害死了张金哥和守备公子。只看贾府在清虚观打醮的时候
2024-11-22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