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吴八绝之一的赵达有什么本事
...刘惇、吴范、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七人合称东吴“八绝”,他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灵,属于六十甲子神之一。赵达从小就跟随汉朝侍中单甫求学,学有所成的他算出东南方向也帝王的征召,所以选择离开家乡南渡...……更多
公孙渊背信弃义,终被司马懿剿灭
原来他在曹魏和东吴之间玩弄权术,脚踏两只船,最后被司马懿一网打尽。还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占据着辽东,这就是瓜分辽东的公孙氏。公元228年公孙氏公孙渊继位后,面临的政局是魏蜀联盟形成南北对峙。严重地。公孙...……更多
孙权遭公孙渊戏弄,使者团逆境求生
...人一听,觉得很对。都说,自己虽不是什么牛人,但也是东吴的高级官员,现在个个变成农民,还真不如跟他们拼命玩完了事。他们当天就做好方案,各自回去搞好前期准备工作,约定八月十九日的半夜搞事。这伙人决定搞事的...……更多
张昭和孙权吵架称病不上朝,孙权用泥巴把门糊了逼他
...喜冤家,斗气斗出了新境界。这张昭忠诚又博学,曾作为东吴孙策的谋士受到重用。哪知道孙策命不长久,临终前他把二弟孙权托付给了张昭,让他好好辅佐。又说:“中原大乱,吴、越最好隔岸观火,千万不要到北方去。”所...……更多
...僵局,从而增大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呢?二、曹丕时期--出兵东吴,据有江东曹操时期,刘晔未能助曹魏一统天下,到了曹丕时期,他又发现了一个良机。当初蜀将关羽主动发动襄樊之战,结果后方遭到东吴袭击,终被东吴擒杀。而...……更多
孙权称帝后是怎么对待张昭的
...不色变,以张昭为首的大臣们极力主张投降。众所周知,东吴的君主虽然是孙权,但东吴基业的真正奠基人却是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临终前曾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在史料记载中,孙策临...……更多
靡芳害死关羽父子之后在东吴过得怎么样
...身死,而这个小人正是刘备的小舅子靡芳。后来靡芳投靠东吴之后,他的结局怎么样呢?事...……更多
2022-12-11 16:03关羽,东吴,父子
徐荣如何间接坑惨了吴大帝孙权
...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结果公孙渊将抵达辽东的东吴官员全部斩杀,军队和财宝被公孙渊吞并。公孙渊杀害东吴使团是孙权此生最大的对外失利,损失甚至超过了五次合肥之战的总和。公孙渊重创孙权的根本原因是其对...……更多
公孙瓒麾下三大猛将,那位的威风曾压赵云
...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公元280年,司马炎派三路大军讨伐东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见大势已去,脱掉衣服,命下人将自己反绑,出城投降,东吴灭亡,从此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晋朝的司马氏是三国的终结者,但是由于司...……更多
杀孙权,耍曹操,清剿高句丽的\\\'\\\'公孙兵团\\\'\\\'为何雄霸东北?
...期,为了染指东北地区,孙吴与曹魏是两个主角。但是,东吴孙权预染指东北之意,与公孙氏频频主动向孙吴抛出橄榄枝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东北王\'\'公孙氏虽然表面上慑服于曹魏的势力,但内心并不甘居于曹魏之下,...……更多
吴国和辽东公孙渊的恩怨史,孙权吃亏最大的是哪一次?
...收获。第二年三月,公孙渊就派出使者来到建业,愿意向东吴称臣,还进献了貂皮、良马等辽东特产(三月,遣舒、综还)孙权非常高兴,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中郎将万泰、将军贺达等人,携带大量珍宝前往辽东册封公孙...……更多
若辽东公孙渊继续龟缩,他的事业能否做大做强?
...未必能超过他祖上的高度。反而等待司马家族灭了蜀汉和东吴以后,一定不会允许这么一个割据政权在辽东继续存在。而公孙渊继续龟缩后,唯一的机会,就是司马家的八王之乱,他真的能等得到吗?一、公孙家族在辽东,也有...……更多
赵云和张昭:三国时代的两位杰出人物传奇人生
...看战斗情况,不禁赞叹说:“子龙真的是一身是胆啊。”东吴袭取荆州,杀害关羽之后,先主非常愤怒,决定发兵讨伐。赵云规劝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先消灭曹魏,东吴自然会服从。现在曹操虽然死了,但他的儿子曹...……更多
三国时期的海路之发达,远超我们想象
...国时期的海路之发达,远超我们想象!公元226年,孙权在东吴南方大城武昌(今湖北鄂州),接见了一位特殊的来客,那就是来自“大秦”帝国的商人秦论。汉朝时期的“大秦”指代的不是秦朝,而是位于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更多
才子之死,曹植怀才不遇,郁郁而终,孙权好大喜功,遭公孙渊戏
...寿命也很短。太和六年(232年)的年底,陆逊觉得自己是东吴的首席军方领导人,如果老是坐在武昌那里,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也打算搞点事。他带着部队高调向庐江进军。魏国高层一听,照例开了个会议,讨论如何应对...……更多
三国曹操刘备先后死去,年富力强的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整个三国时代,吴国的实力都排在第二位。关羽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反目,攻打荆州,杀了关羽。曹操死后不久。为收复荆州,刘备东征,双方爆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不久就死了。此时蜀汉与东吴矛盾重重,蜀汉实力大减,...……更多
曹操赞誉孙权:英雄出少年,生子当如孙仲谋
...之口,是出于对孙仲谋的赞赏。他口中的孙仲谋其实就是东吴的掌权者,孙权。孙权,字仲谋,十九岁就成为了东吴真正的掌权者,正可谓英雄出少年,实属当时风头无俩的风流人物。当时曹操说这句话的时候,孙权才三十一岁...……更多
四处征战的鲜于丹,为何被人们忽略
在三国时期,东吴和蜀汉、曹魏一样,也出现了众多名将,不管是四大都督,还是江东十二虎臣,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当然,对于东吴来说,也有不少武将被人们忽略的,也即提到这些人的名字,大部分人一次都没有听...……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东汉末年,不仅仅有魏蜀吴三国,还有三个隐藏的势力
...即使是面积最大的曹魏,所占领疆土也并不太多,蜀国和东吴则是分别割据我国西南以及中东部地区。其实早在曹操建立曹魏之时,他就有意加强对西域各国的联系。因为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开始,西域各国与中原地区联系中断...……更多
盘点三国的高危职业
...是,收留刘备的诸侯,最终的结局似乎都并不太好。三、东吴大都督众所周知,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更多
孙权:能力超群,晚年昏聩的东吴君主
...其是晚年。孙权不到二十岁时因兄长孙策被刺身亡而成为东吴的接班人,这时候的他远比曹操、刘备年轻,少年英锐,独掌东吴,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孙权执掌东吴后不久,曹操就率军南下,面临实力雄厚的曹操大...……更多
陆逊:三国最出色名将,为何反对北伐?
...,态度十分消极,一直坚决反对北伐。这是怎么回事呢?东吴北伐最坚定的反对者228年,石亭之战。在曹休已经中计,进入伏击圈,东吴取胜已成定局的时候,朱桓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更多
东吴重臣胡综有一缺点远近闻名,孙权主动模仿
...物,也是在同窗的帮助下才有了一展雄姿的机会,他就是东吴重臣胡综。胡综,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县(今安徽省临泉县)人。因为父亲去世的早,他很小的时候就跟母亲一起南下江东。十四岁时,胡综就在孙策手下担任门...……更多
为何说《隆中对》本来就是三分天下计,而不是一统江山谋
...即使有天下有变也不太可行。因为明显的漏洞就是建立在东吴配合自己灭曹后再统一天下,有这样的好事吗?人家东吴配合你灭曹后,再等你来灭自己?那样的东吴的文武的战略眼光也太差了,这不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更多
三国时期的皇帝梦:袁术与公孙渊的命运
...时天下已经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公孙渊起初想要与东吴孙权联盟,作为东吴的强大外援。但是他又畏惧曹魏的势力,举棋不定,在孙权送上大礼之后又食言而肥,投靠了曹魏。但是时间不久又与曹魏交恶,魏明帝派遣毌丘...……更多
他是三国最有本事的人之一 ,但是却关羽瞧不起他
...归晋,但事实上三国时期最有本事的人并非此二人,而是东吴的大都督鲁肃。在...……更多
2022-12-13 13:44关羽,本事,三国
他是曹魏三朝元老,若用此人之计定能一统三国
...了。唯独刘晔认为,正因为蜀国弱,刘备想要靠武力吞并东吴,来强大自己。而且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不出兵为关羽报仇,不能显示自己的仁义。而事实证明如此,后来刚刚称帝不久的刘备,不顾群臣亲率数十万大军伐吴。刘...……更多
孙权的皇位是孙策给的,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策为恒王?
...小长沙恒王。孙策与孙权为同胞兄弟,之所以孙权能继承东吴政权,并不是由于孙策无后,只是孙策在为顾大局着想。遍观天下诸侯国,莫不以攻城略地,一统天下为本,东吴当然也不太可能在这其中明哲保身,为后代安逸,传...……更多
穿越历史探究真相:普通小兵田豫,为何投降曹操后一飞冲天?
...被调往了南方开拓业务。在公司的老董事长曹操去世后,东吴的孙权想趁机吞并老曹家的公司,带着十万小弟伐魏。面对孙权的十万大军,田豫表现了自己天才的指挥能力,大破东吴,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逼迫孙...……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四国:燕国昙花一现的启示
古代三国时期,大家熟知的三国自然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然而在三国以外,其实还出现第四国——燕国。公元237年,割据辽东地区的公孙渊在击败魏国名将毋丘俭后,宣布自力,国号燕。其实公孙渊实力不强,仅仅割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