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期,东吴六次进攻合肥的结果分别如何?
...二次合肥之战。此战,镇守合肥的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战死,孙权逃奔山顶。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败、闻风丧胆。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大...……更多
三国时期发生的三大战役先后顺序如何
...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和刘备联合抵抗。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智谋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军队,使得东吴得以保全。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二、长...……更多
三国时期将星璀璨,武将中的万人敌谁能排入前五名?
...荆州。回师途中,关羽大军溃散,关羽本人在西川途中被东吴伏兵俘虏杀死。关羽最后的结局很悲惨,但这并没有抹杀他军事才华的光辉。关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内援,对外遭到曹操和孙权两大集团的夹击。由此可见,...……更多
盘点三国十大防守名将
...) 建安二十年(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爆发时。面对东吴的10万大军,张辽毫不畏惧,而是率领800将士冲击孙权的10万大军。此战,在张辽率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等到第一波冲击结...……更多
2022-12-21 11:11名将,防守,盘点,三国
三国时期十八个重要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战役及其顺序。1. 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曹操率军攻打东吴,结果被周瑜和诸葛亮联合击败。2. 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曹操率军攻打袁绍,最终取得胜利。3. 夷陵之战:发生在222年,刘备率军攻打东吴,孙权派陆逊进行抵抗...……更多
三国十大防守名将,曹魏5位上榜,蜀汉3人上榜
...) 建安二十年(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爆发时。面对东吴的10万大军,张辽毫不畏惧,而是率领800将士冲击孙权的10万大军。此战,在张辽率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等到第一波冲击结...……更多
2022-12-21 12:00蜀汉,名将,防守,三国
三国时期九次御驾亲征败了六次,唯一一次大胜还是被逼的
...一次大胜还是被逼的,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刘备御驾亲征东吴221年7月,痛失荆州和关羽的刘备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御驾亲征大举伐吴,一路势如破竹却在夷陵之战中败于被刘备小觑的陆逊之手,刘备损兵折将无数,中生代...……更多
东吴不怕关羽,为何却被魏国的张辽“威震逍遥津”?
...,身为三国名将的关羽,其名头要比张辽响亮得多,然而东吴不仅不怕关羽,还将关羽置于死地,到了三国后期,东吴却被区区一个张辽难住了,孙权率领东吴大军想要挥师北上,却败于魏国的张辽之手。那么问题来了,东吴不...……更多
三国时期的石亭之战是被忽略的一场战役,为孙权称帝打下基础
...很少被人提及。此战,曹魏一方出动了10多万大军,而就东吴来说,则调集了9万大军,这可以说是一场巅峰对决了。那么,问题来了,石亭之战的结果如何呢?一具体来说,在三国时期,曹魏不仅和蜀汉在雍凉地区展开了激烈地...……更多
三国时期的满宠,是如何成名的?
...放弃樊城。在这之后,不仅曹魏大将徐晃率领援军赶到,东吴吕蒙也在背后偷袭关羽,而曹仁、满宠顺势出城迎战,从而迫使关羽撤退。二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即位,晋升满宠为扬武将军。对于满宠这位防守名将...……更多
后世如何评价逍遥津之战
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更多
三国被低估的曹魏顶级谋臣,曾献上妙策但全被拒绝
...方而不利进攻方,曹操亲率大军在益州耽搁,荆州关羽、东吴孙权都不可能看着曹操去打刘备而毫无应对。 就在曹操还在攻打张鲁时,孙权就已经趁着曹操远在汉中,出兵攻打合肥,只不过,孙权的这次进攻失败了,在逍遥津...……更多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战后孙权又攻打了三次合肥,很显然逍遥津之战未能给予东吴造成重创,或则打消孙权攻打合肥的决心。况且击败孙权的也不止张辽一人,陈登、文聘、满宠、司马懿曹魏将领均在防御东吴的战争中击败过孙权。逍遥津也不是孙...……更多
三国时期战事频繁,占据扬州、交州和荆州南部的东吴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打山越打得比较顺手,出兵打别人胜仗比败仗多得多;长于防御短于进攻,比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曹丕三路伐吴、石...……更多
夷陵之战后,东吴有能力一举吞并蜀汉吗
夷陵之战后,东吴有能力一举吞并蜀汉吗?刘备一句话揭露答案!看懂刘备所说的话,也就能够搞懂东吴究竟能不能一举吞并蜀汉了!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之所以会爆发,就是因为孙权太过膨胀了!一开始的时候,江东内部不稳...……更多
2022-12-21 11:02夷陵,蜀汉,东吴,能力
曹魏四大守城名将,抵挡诸葛亮击退孙权,牢牢控制辽阔的疆域
...防守的名将。在三国时期,曹魏的疆域要明显大于蜀汉和东吴。因此,曹魏需要防守的城池也更多。面对蜀汉和东吴的多次进攻,曹魏也涌现出不少善于防御的武将。其中,就郝昭、张辽、满宠、曹仁来说,堪称曹魏四大守城名...……更多
三国时期第三次濡须之战:曹操与孙权的战略对决
...次拉锯战,当然也不仅局限于曹操和孙权,后来的曹魏和东吴两个政权也是这样。孙权有个外号叫“孙十万”,原因是孙权经常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淮南,但是败多胜少。其实反过来曹操进攻濡须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打得没有孙权...……更多
司马懿父子弑君之后,为何不敢染指曹魏时期东线兵权?
...开始历届统治者最重视的就是东线,为了争夺合肥曹魏、东吴双方从公元208年12月一直打到公元253年5月,中间一共有五次战争而东线一直被曹魏牢牢把持。曹魏时期的东线防区也一直都是以合肥为中心,三国时期施水和肥水在合...……更多
三国鼎立之濡须口:东吴名将与曹魏大军的较量
...。但你可知,曹魏这个当时最强大的政权,为何屡次在与东吴的战争中败北,损失惨重?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曹操、曹丕、司马炎等一代名将,为何在面对东吴时,总是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又是什么样的东吴将领...……更多
真实历史上太史慈和张辽有交集吗
...,尚有关羽的两个朋友张辽、徐晃得到作者的首肯。可是东吴的那些所谓“江表虎臣”,作者借关羽的话来评价,那就是一群鼠辈。不过在东吴的将领中,太史慈的武勇还是让作者赞赏,可是他却死在了张辽的手下。那么现实中...……更多
盘点孙权的三位救命恩人
...,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使他留督濡须,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作为孙权的救命恩人,周泰在东吴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大约...……更多
合肥之战:张辽的封神之战与赵云的经典战例
...,江东孙权趁机会对战略要地合肥进行了大举进攻,这次东吴出动了十万大军,由孙权“御驾亲征”。合肥对于吴魏双方来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魏国占领该地就可以使其成为前线屏障,相当于对吴国修筑了个炮台,随时可...……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吴国排名前六的名将
...高的威望,是吴国的高层人物。这样一位名将,长期称霸东吴政坛。他曾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数十万大军,威震江南。此人智谋双全,是孙权可以依靠的名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最终还是英年早逝。如果周瑜没有过早...……更多
孙权十次北伐,次数规模超过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一旦受挫,或者遭到曹魏主力的进攻,直接撤退。二是东吴军队存在问题。东吴虽然有20万多兵力,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海军非常精锐,但是骑兵却很缺乏,步兵也不精锐。比如逍遥津之战,张辽率领800骑兵攻破孙...……更多
如果这四位绝世名将没有死,能否改变三国呢
...上,三国死得最可惜的第一位绝世名将,便是周瑜!作为东吴的大脑,周瑜才华横溢,尤其以指挥赤壁之战而闻名天下。赤壁之战后,周瑜还曾谋划攻占益州,联合马超共抗曹操,形成二分天下之势,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了,...……更多
逍遥津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更多
张飞、张任、张辽、张郃、张绣谁强谁弱
...,即赤壁之战后不久。在这场战役中,张辽率领魏军面对东吴的10万大军,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成为了这场战役的关键人物。当时,孙权率领东吴大军进攻合肥,而曹操派出的援军尚未到达。张辽率领一支800人...……更多
东吴政权,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割据势力。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诸侯并起,出生在江南地区的孙坚,参加东汉朝廷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后,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孙坚战死后,他的儿子短暂的依附在了袁术的麾下。后...……更多
吴军其实胜算很大,哪来的胜算
...很大,哪来的胜算?了解三国后期历史的朋友就会明白,东吴对淮南地区的进攻不下十次。孙权,绰号“孙士万”,长期攻打合肥,而合肥早期是淮南地区的重镇。然而,淮南并不是江南密布的水网,而是一片平原。对于擅长水...……更多
孙权为何要偏居江南一隅
...小组聊起了三个王国的历史。当时有体制内的朋友感叹,东吴坐拥长江天险,进可攻,退可守,而吴主孙权却“不思进取”而只想“闭关自守”,从而输掉了天下之战。机缘果然名副其实的大帝之名(孙权的谥号是大帝)。起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