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08: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张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最有名的事迹便是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俗称逍遥津)之战中以寡敌多大破孙权,留下“张辽止啼”典故。因此让孙权在现代网络有了“孙十万”这一绰号,张辽也被网友戏称为“张八百”。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张辽

尽管张辽很有名气,但他还是不算曹魏最优秀的将领,如果给曹魏将领弄个能力排行榜,甚至张辽难以挤进前十。

首先逍遥津之战名气大,张辽打得也非常漂亮,但逍遥津之战影响并不大。张辽是击败“十万吴军”而不是消灭“十万吴军”,逍遥津之战后孙权又攻打了三次合肥,很显然逍遥津之战未能给予东吴造成重创,或则打消孙权攻打合肥的决心。

况且击败孙权的也不止张辽一人,陈登、文聘、满宠、司马懿曹魏将领均在防御东吴的战争中击败过孙权。逍遥津也不是孙权首次或者唯一一次战败,大家也知道孙权的军事水平谈不上杰出。尤其是在防御战中击败孙权的含金量并不高。

其次,逍遥津之战中击败孙权也并非张辽靠张辽一人之力,很多人忽略了李典、乐进。尤其是在冲击孙权本阵过程中,是张辽和李典二人一同带领八百壮士突袭,所以“八百破十万”也有李典一半份儿。

《三国志.张辽传》: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连曹丕本人都说逍遥津打得孙权屁滚尿流的是张辽和李典二人,而不是张辽一人。可见李典在逍遥津之战中作用和张辽一样重要。

《三国志.张辽传》原文: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况且也没有证据当时合肥曹军总指挥是张辽,合肥曹军决策层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李典和乐进在曹营资历比张辽老得多,曹操在兖州起兵时,李典和乐进就已经跟随曹操了,张辽却是曹操半路从吕布那里收编的降将,站在当时曹操角度,曹操也不太可能让一个降将去指挥李典和乐进这两个老资历。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孙权死都打不下的合肥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孙权死都打不下的合肥

逍遥津不是张辽独角戏这里论证完了,再说张辽其他战绩表现。即使面对东吴,张辽也非战无不胜,在曹操第二次进攻孙权的濡须坞之战,张辽和臧霸共同担任先锋,可张辽却害怕东吴水军,想掉头撤退,还是臧霸拉住了他。

《三国志.臧霸传》: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进,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

第二次濡须坞之战,张辽作为先锋不能帮助曹操取得胜利,而且还被东吴将领吕蒙击败。

《三国志.吕蒙传》: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

*上文引用《臧霸传》记载曹军前锋是张辽和臧霸。

这也不是张辽第一次面对吕蒙失利,早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不久,孙权派吕蒙率军攻打曹操地盘皖城,曹操派张辽前去支援,张辽赶到皖城之前,皖城就已经沦陷,张辽听说后便退走了。

《三国志.吕蒙传》:蒙乃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桴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张辽对抗吕蒙(合适插图目前只找到日文,将就用吧)

通过这几件事来看,张辽对上东吴并非很多人以为的百战百胜,不能因为在合肥防守战中击退孙权,就把张辽定义为东吴克星甚至是曹魏第一将。

还有人虐的张辽一生高光时刻是抗击游牧民族入侵的白狼山之战。汉末时期游牧政权乌恒屡次侵犯汉帝国边疆,207年曹操率军果断出击乌恒。张辽随军参与,最后汉军主力和乌恒在一次遭遇战中相遇,战斗异常凶险,但最终曹操大破乌桓,斩获胡、汉人数达到二十馀万口。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白狼山之战

白狼山之战的胜利关键便是曹军阵斩蹋顿,虽然《张辽传》记载蹋顿是张辽所杀,可《曹纯传》却记载“纯部骑获单于蹹顿。”也就是说蹋顿还可能是曹纯擒斩,或者是张辽和曹纯共同斩杀。

最关键是很多人把张辽的定位搞错了,张辽是擅长带队冲锋的斗将,说直接点就是突击队长,而不是率领万余人规模的大军团作战的统帅。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斗将

纵观张辽一生参与的战役,基本上都是随军先锋参阵,即使担当先锋也不止他一人,比如在吕布时期协助高顺击破刘备,曹操时期协助关羽击败颜良,与乐进一同攻克阴安等等。

《资治通鉴》:吕布复与袁术通,遣其中郎将高顺及北地太守雁门张辽攻刘备。曹操遣将军夏侯惇救之,为顺等所败。秋,九月,顺等破沛城,虏备妻子,备单身走。

《三国志.关羽传》: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其实古人就已经总结过张辽应该对标赵云、甘宁这种冲锋斗将,而不是对标关羽、吕蒙这样能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统帅。

《旧五代史·李存孝传》载:“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宋征璧:“张辽、赵云出入敌垒,使敌披靡,以英风猛气自足慑敌,敌不敢害也,然非大将之道。”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张辽、赵云、甘宁这类都属于冲锋型的斗将

即便是在勇猛方面,张辽在曹魏这边也谈不上第一,这点曹仁就胜过张辽。

魏晋时期文学家傅玄:

曹大司马(仁)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冷兵器时代里,武力高超的将领作用很大。而能够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军的将领作用更大,或者说是决定性的。很显然张辽更符合前者,而不符合后者。所以张辽不是曹魏政权第一将就不难理解了。

张辽为什么不是曹魏第一将

古代沙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辽的八百卒怎么会破孙权十万兵
...军,并差点活捉孙权。这也是《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史料,就会发现,第二次合肥之战,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让对手心服口服的经典以少胜多”战役。张
2024-05-22 17:48:00
逍遥津之役:被忽视的魏吴之战,张辽威震江东
...间的故事,却描述的极少,但是就是寥寥数回中,却对“逍遥津之役”大书特书。逍遥津之役是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发生于公元215年。话说当时孙权在江北濡须口建立了军事据点,作为东吴
2024-03-09 14:05:00
逍遥津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
2023-10-18 16:04:00
后世如何评价逍遥津之战
...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
2023-10-18 16:04:00
合肥城为何成为孙权的噩梦?
...败告终。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再度攻打合肥,结果在逍遥津之战中惨败。此后的219年、230年、234年,孙权又三次御驾亲征,想要夺取合肥,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孙权死后,权臣
2023-08-29 06:46:00
张辽到底是如何以七千胜十万的呢
逍遥津之战,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张辽能够取得逍遥津之战的伟大胜利,是着实不容易。因为在当时,张辽能够指挥的军队只有七千人,而吴军却足足有十万,
2023-01-07 15:08:00
真实历史上太史慈和张辽有交集吗
...援。因此,张辽的后半生的战绩,都与东吴有关。张辽在逍遥津一战,打退了孙权亲自率领的十万吴军,差点抓住了孙权。在历史上,孙权与刘备结盟稳固时期,将战略目标放在了淮南。孙权先后对
2023-04-14 21:19:00
“逍遥津之战”是哪位名将的成名战
...打得10万大军溃不成军,这便是曹魏名将张辽大破孙权的逍遥津之战。此战并不像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那么著名,但是此战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三大战役。逍遥津之战-序
2023-10-25 21:49:00
张辽与孙权对决: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背水一战
...,张辽以七千人马,成功击退孙权十万入侵大军,几乎在逍遥津活捉孙权。他作为战将型名将,在曹魏将领中排在邓艾之后,位列第二。智勇双全的前线大将张辽字文远,东汉并州雁门郡马邑县人。
2024-04-21 04: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