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说起三国时期的北伐,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诸葛亮。他五次北伐曹魏,最后战死在五丈原军。第二个想到的大概就是姜维了。据《三国演义》记载,他先后“九伐中原”。其实,还有一个人物同样对北伐念念不忘,他就是孙权!据我自己统计,孙权先后组织了十次北伐,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过了诸葛亮,但为什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孙权十次北伐的情况。第一次是在209年(即赤壁之战二年),孙权乘曹操战败之机,派周瑜攻打江陵,同时亲自率军攻打合肥。周瑜攻下江陵,孙权攻下合肥失败。第二次是215年,孙权率军攻打宛城,取得胜利。第三次是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占合肥,在逍遥津之战中大败。
第四次,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攻合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北伐是虚张声势,东攻西。第五次是227年,孙权听说曹丕病死,派诸葛瑾攻打襄阳,自己率军攻打江夏。结果,司马懿打败了诸葛瑾,孙权也败下阵来。
第六次,公元228年,鄱阳太守周兵佯降,引发石亭之战。鲁迅打败曹休,“获万余”。
第七次,230年,孙权听说曹魏大军攻蜀,“扬声欲往合肥”,遂下诏撤军。孙权自以为可以糊弄满宠,十余天后再次攻打合肥,却“无功而返”。第八次,232年,陆逊奉命率军攻打庐江,被满宠击退。第九次,公元234年,孙权为配合诸葛明,亲自率领10万大军攻打合肥,同时让诸葛瑾、陆逊、孙绍、张诚等派兵从各地出征。地方。
魏明帝也不示弱,亲自率军与孙权作战。孙权闻讯,立即下令撤军,“禁军未及百里,即逃”。第十次,241年,孙权兵分四路,“全从寇少北,朱然、孙纶围樊城,诸葛瑾、步植掠中”。司马懿亲自率军前来支援,“吴军夜逃,追至三洲口,俘虏一万余人”。孙权的十次北伐,只有宛城之战和石亭之战取得胜利,其他八次几乎毫无效果。
为什么孙权北伐没有效果?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北伐的战略规划不明确,具有投机性。
与诸葛亮的北伐相比,孙权的北伐似乎是东锤西棒,一会儿攻打襄阳,一会儿攻打合肥。孙权正好看到了北方局势的一些变化,想趁着这个机会捞点好处,要么是占领一些地盘,要么是掠夺一些人。一旦受挫,或者遭到曹魏主力的进攻,直接撤退。
二是东吴军队存在问题。东吴虽然有20万多兵力,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海军非常精锐,但是骑兵却很缺乏,步兵也不精锐。比如逍遥津之战,张辽率领800骑兵攻破孙权10万大军。在北伐的过程中,需要攻城略地,所以步兵自然是主力,而东吴的步兵根本打不过曹魏的骑兵。
第三,曹魏防守严密。曹魏在边区设立四大“军区”,分别由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北方将军管理。地处淮南的征东将军,兵力十分雄厚。同时,曹魏还控制了合肥等东吴北上的战略要地。孙权在北伐中多次攻占合肥城失败。综上所述,孙权北伐不可能有大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2 0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