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蜀汉政权的势力从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时达到了顶点,然后从关羽襄樊之战大败开始,经孙权偷袭荆州,刘邦在夷陵之战全军覆没,同时蜀汉国内叛乱四起,由此蜀汉势力陷入最低谷,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五年后,凭借个人能力积攒了北伐的实力与兵力,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的六年中,发动了五次针对曹魏的北伐。
如果以当时的实力来看,曹魏占据中原地区,拥立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拥有带甲武力四十五万,而蜀汉的地盘只有益州一个州,全国总兵力不到十万人,蜀汉的实力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整个诸葛亮北伐期间,除了曹真一次极不成熟的南征蜀汉之外,全部是诸葛亮以弱伐强,曹魏只有被动防守。
诸葛亮北伐
为何实力弱的蜀汉,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而实力强的曹魏,却一味防守呢?这与我们的基本常识判断完全是不同的,不禁让人感到疑惑。
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许你会明白。先大概了解一下当时整个天下的地缘政治情况,先说蜀汉:
蜀汉只有益州一个州的地盘,蜀汉与曹魏在汉中交界,中间隔着八百里的秦川,如果蜀汉要攻打曹魏,或者曹魏要进攻蜀汉,都只能翻越过八百里秦川进攻对方,这是他们唯一可能发生战争的地方,但是八百里秦川的地理位置非常难以进行大规模打仗,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只靠着装在悬崖上的栈道才能通行。
北伐前的三国形势图
如果蜀汉与曹魏要进行战争,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解决粮食及其他物资的运输问题,这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难的,当年汉中之战时,强大的曹操就是因为运输困难,被迫退出汉中,将汉中之地拱手让于刘备。所以蜀汉与曹魏如果要交战,是有困难的,也正因为有困难,所以不能经常交战,如果从公元228年开始算起,诸葛亮北伐有5次,曹真有一次未遂南征,加起来也不过6次。
蜀汉与东吴政权在秭归与永安一线交界,也就是今天长江三峡的位置,夷陵之战期间,双方还是敌人,但刘备在夷陵大败后,彻底失去夺回荆州的希望,迫于无奈,只能暂时与东吴议和,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权,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东吴再次缔结同盟,所以蜀吴两国边境相对来说,几乎没有战争发生。
三国形势图
曹魏占据了中原及北方九州,分别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豫州、兖州、徐州、司隶州、凉州,曹魏在西南与蜀汉在汉中交界,在东南与孙权在荆州自西向东一直到长江入海口都交界,双方有着几千公里的国界线,中间只隔了一条长江,虽然长江会阻挡双方发生进一步的深度战争,但是由于双方的国界线太长,需要防备对方的地方越多,同时发生战争的次数也就越多,至少比蜀汉多得多,同时由于东吴政权的实力远远大于蜀汉,又靠近曹魏的核心地区,所以曹魏政权将主要的防备力量用来防守东吴,防守东吴的军队至少占到曹魏总兵力的60%以上。
除了蜀汉和东吴之外,曹魏在西北边境和北方过境与大量的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交界,在公元218年就发生了乌桓人叛乱事件,同时轲比能率领的鲜卑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大有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如果曹魏政权稳定,这些胡人也不敢侵犯曹魏,一旦曹操混乱或者与蜀汉、东吴发生战争时,这些胡人就会利用各种机会攻打曹魏,获取利益和地盘,所以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都是曹魏的潜在敌人。
孙权、曹操、刘备
此外,曹魏的东北方向还有公孙渊的辽东政权,这个政权并不完全臣服曹魏,时不时出来叛乱一下,刷刷存在感,公孙渊与胡人一样,如果曹魏政权稳定,他们就老实,如果曹魏政权混乱,他们就出来闹事,并且公孙渊还时不时和孙权勾结一下,公孙渊政权同样是曹魏的敌人。
而东吴政权只与蜀汉和曹魏交界,就算是发生战争,东吴也只能和蜀汉与曹魏发生战争,但是东吴在诸葛亮掌权时期,选择再次与蜀汉结为同盟,对抗北方的曹魏。
诸葛亮北伐
所以,整个三国时期把地图看一遍就会明白,蜀汉与东吴政权不与胡人和辽东公孙渊交界,又因为蜀汉与东吴是同盟关系,所以蜀汉与东吴是不可能与胡人和公孙渊为敌的,总不能跳过曹魏,而在正处中原和北方核心地区的曹魏政权同乎与周边所有势力都是敌对关系,这样就从地理上天然地形成了两个阵营:一是曹魏政政,另一个就是包括蜀汉、东吴、胡人、辽东公孙渊势力所组成的反曹魏联盟。
事实上,诸葛亮北伐期间就是这么做的,他不仅联络了东吴政权共同进攻曹魏,同时策反了投靠曹魏的孟达,并且还联络了西北的鲜卑人首领轲比能,希望共同出兵曹魏,所以从政治上看,曹魏政权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周边都是敌人,就算曹魏的势力再强大,也不能五线作战,就连两线作战都只能勉强,还要看战争规模。
诸葛亮
所以,诸葛亮所代表的蜀汉政权尽管实力弱小,但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着多家政治同盟,尽管这个政治同盟很脆弱,但是基本利益是一致的,也让曹魏产生震慑感,尽管诸葛亮实力弱小,但是曹魏仍然要分出精力来防守最大的敌人东吴孙权,以及西北的胡人和东弱的公孙渊等人,这就是曹魏政权一味防守诸葛亮的原因所在。
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就是蜀汉与曹魏交界的八百里秦川实在太难走了,运输问题实在太难解决了,从蜀汉成立到灭亡,曹魏只有三次大规模攻蜀,一次是公元230年的曹真南征蜀汉,由于天气原因而放弃,第二次就是曹爽在公元244年发动的兴势之战,被蜀汉利用地形所击败,曹爽手下士兵死伤惨重,第三次就是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凭借邓艾偷渡阴平灭亡了蜀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