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商辂:三元及第历经4朝,19年宰相生涯没妄杀一人
...不知的是,这也只是他步步高升的开始。后来已经是一位翰林院修撰的他,更是再次在会试中高中第一名。当他走进殿试的主考官面前时,在一场场的文章策略后,商辂成功脱颖而出成了当之无愧的状元郎。 而三元及第的才学...……更多
明朝少有的正臣商辂, 既是读书人的楷模,也可以手撕西厂
...学霸中的学霸,商辂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差。不仅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还被朝廷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派遣到东阁学习(接触朝政处理)。除此之英宗还给予商辂一项特殊待遇–(经筵)展书官。除修撰,寻与刘俨等十人进学东阁...……更多
钱棨连中六元,人称六元状元,乾隆写诗盛赞
...,他的曾祖父钱中谐顺治时,曾中进士,康熙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参加过纂修《明史》,著有《中吴文献》六十册,《三吴水利》三卷,崇祀乡贤祠;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颇有学问的读书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钱棨从小...……更多
揭秘清朝钱棨如何连中六元,成历史第一人
...免了职。不过乾隆帝还是知道他的能力的,后面又让他入翰林院为修撰,负责修国史,后面又让他去当了皇子们的老师,这可是十分光明的工作,从这里也能看出皇帝对他的信任与肯定。这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中六元的钱棨,...……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人。黄观考中状元后,被授为翰林院修撰(状元一般直接授此职位,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深得朱元璋赏识,没多久便升到正三品(礼部右侍郎)的官职。建文帝即位后,黄观任右侍中。黄观十分看...……更多
孙洙未被人赞誉为宋版的贾谊,为何却并不出名
...原来某天宋神宗在夜间突然要草拟诏书,写诏书这活儿是翰林院的,当时孙洙是翰林院的学士。恰巧当天还是孙洙在翰林院值夜班,传旨的太监到了翰林院后发现人走屋空……这还得了!宫里马上派人去找。最后找来找去,发现...……更多
张居正经历告诉你,何为苍生社稷系于一人
...明理、成才。几年后,张居正如愿以偿地高中,也成为了翰林院的一名小官。明代时期,虽然翰林院官员并没掌握太大权力,但这里却是内阁官员的人才库,几乎明代内阁官员都来自这里。也正是在这里,张居正见证了嘉靖年间...……更多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好评。 这里要注意一点,史书因为是文官们编写,比如翰林院就是编撰史书和皇帝实录的地方,他们对于历史的评价和一般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仁宣之治,仁宗明明只有半年皇帝,为何也被加进去,因为他改变了明成祖重用...……更多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难如登天,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是谁?
...出身”。获得一甲的三人,将会立即被授予职位,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如果想入职为官,还必须复考一次,最后根据前后两次成绩择优录取。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要“连中三...……更多
唐朝哪位清廉宰相,穷到连皇帝也看不下去
...高中进士,由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官职从监察御史到翰林院学士,后升至宰相,他的一路升迁,离不开唐德宗李适的提拔。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陆贽的贵人——唐德宗李适,他的执政生涯分为两段,前半段励志改...……更多
他是乾隆年间第一重臣,被皇帝称作“真宰相”
...岁的刘统勋中进士,选为庶吉土,之后被授为编修,进人翰林院。乾隆六年(1741),刘统勋升任为左都御史,负责监督、纠劾百官。同时,刘统勋还是是一名出色的水利学家,在治理黄河、运河的水患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更多
武英殿大学士与文华殿大学士哪个地位更高
...代始设翰林学士,为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如《唐会要·翰林院》载,唐太宗曾以虞世南等才彦之士为弘文馆学士,“会于禁中”,参决谋议。翰林学士的职守是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唐德宗以后,时事多艰...……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家如此费神费力吗?答案是值得。因为他们任职的地方是翰林院。翰林院由唐朝建立,一开始只是供皇帝玩乐并没有纳入官职之中。可是晚唐之后,翰林院就成为为皇帝起草重要文书的场所之一,变成了天子的“私人助理。”这...……更多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考中进士后,刘墉顺利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散馆后按惯例授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他获得乾隆的赏识,被提拔为从五品的侍讲。如果按照这个路子走,不出几年刘墉的仕途必然会更进一步。但人...……更多
哪个朝代的进士最受重视
...者常常为自己居官不高而感到羞愧。进士中以一甲三人和翰林院庶吉士最为显赫。一甲三人往往能官至宰辅,明人陆楫说:“进士第一甲例取三名,授翰林修撰、编修等官,储之阁馆,以备台辅,其重无以加矣。”嘉靖壬戌科(15...……更多
...取状元的人。 做官深得皇帝器重马愉中状元后,即被授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深得宣德皇帝器重,有意让其在翰林院深造,以便将来为太子老师。1435年,宣德皇帝死。9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次年改元正统。马愉被任命为经筵讲官,进...……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榜结束后,立马就会授予官职,大概为六品到七品之间的翰林院修撰或者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任职学习为官经验后,会被提拔到内阁或六部等地,大多身居高位,官至宰相都有较大可能。二甲取得进士出身功名的学子,则会在...……更多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何能深受乾隆重用?
...时期刘统勋由于年纪轻、资历浅,一直都是在朝廷中担任翰林院编修和上书房行走这类文秘性质的官职。别看刘统勋当时的官职不高,但是他始终在朝廷任职,总能让皇帝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虽然在雍正时期他没能得到雍正...……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璋的嘉许,并以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的身份,成为了翰林院修撰中的一员。这一年,黄观虚岁二十八岁,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可见其究竟有多优秀。洪武二十九年,黄观升任礼部右侍郎。经...……更多
宰相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为何仍被康熙皇帝恩宠一生?
...见对高士奇的情深义重了。离开京城时,康熙让高士奇从翰林院带些书籍回乡编纂,以示还有复官的机会。后来康熙几次南巡,高士奇都奉命前来迎驾,不过此时高士奇已厌倦官场生涯,不愿复出做官。高士奇于康熙四十二年(...……更多
2022-12-22 19:44恩宠,宰相,皇帝,一生
翰林待诏和翰林学士有何不同
...官制中理解,就十分清晰明了,一言以蔽之,北宋时期,翰林院和学士院是彻底分开的,两者的职能、地位是泾渭分明的。唐朝翰林院、学士院混在一起,但北宋时期,翰林院和学士院一分为二,其中,“翰林待诏”属于翰林院...……更多
...乡试副考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擢詹事府中允,升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嘉庆二年(1797年),擢詹事府右庶子,寻转左庶子,翌年擢翰林院侍讲学士,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四年(1799年),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更多
历史中真实的刘墉31岁才考上进士,没当过宰相
...数个要职,曾出任过刑、工、吏三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职位。在他逝世之后,乾隆皇帝还追封他为太傅。在刘统勋逝世之后第二年,灵柩归葬家乡之时,沿途二十里都有大小官员相继到灵前吊唁。...……更多
乾隆年间清朝人口一年生多少死多少
...便开始了自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为官生涯。起初他担任的翰林院编修,并不负责具体的工作,熬了五年刘墉才获得了去安徽担任学政的机会。此后他又在江苏、太原和陕西等地任职,曾经做到了陕西按察使,只有在1773年刘墉的...……更多
...榜眼王锡爵与同科状元申时行、探花余有丁被分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修撰,从此他步入政坛,开始了三十余年的仕宦生涯。此后二十年间,王锡爵先后担任过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更多
...湖广魁首(解元),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在当时,翰林院虽然清苦,却是熬资历的好地方。余国柱在翰林院参与编修《大清会典》等书籍,也算是不错的安排。但余国柱自请做地方官,想造福一方,于是...……更多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人物轶事有句老话:“运气来了门槛都档不...……更多
唐朝为何在经历足以亡国的反叛之后,还能延续国祚一百余年
...密使的权力明显与宰相重叠,可视作另一个宰相。外朝有翰林院,那么内廷就有一个翰林院使;外朝有礼部,内廷就有一个礼宾使;外朝有军器监,内廷就有一个军器使;外朝有将作监,内廷就有一个内作使……外朝官僚有品、...……更多
...士之后,陈廷敬也因为表现优异和能力的出众被选中担任翰林院内的庶吉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一直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即位,陈廷敬又多了一份工作,那便是为皇帝讲课,官职也直接升迁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掌...……更多
聊聊曹操的后代,清朝大臣曹振镛
...埴。1781年,26岁的曹振镛考中进士,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任职翰林院编修,开始了漫长的官场生涯。曹振镛的一生,是不断加官进爵的一生。从1781年至1834年,曹振镛历任侍讲、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工部侍郎...……更多
2022-12-23 16:51:00大臣,后代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