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项羽为什么不称帝而搞分封
...内讧原则。第一,项羽将名望大的人全部予以削弱,战国七雄中魏、韩、赵、齐的王室后人全被削弱,都没有得到真正的王爵。魏豹、韩成被削减封地,齐、赵根本就没得到祖上的爵位,这些人就像溥仪想复兴大清,鬼子却让他...……更多
...济得到了发展,使一个原来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攻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姬扁在位期间的韩国,国力薄弱。韩昭侯见各国通过改革变得强大起来,并且不断向外扩张,也在公元前...……更多
乱世之治: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口诛笔伐 战国时代,有《战国策》一书,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众所周知,西周时期,天子将天下土地分封给各诸侯国,而率土之兵,都成为了王臣。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十分美好,周王朝享受这各...……更多
三家分晋的背后:自保、猜忌与分裂的序幕
...,他们果断侵吞瓜分了晋国的所有领土,从而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三家。三家分晋的时候,赵魏韩之所以团结了起来,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被逼到了绝境,为求自保,只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对手。02赵魏韩各怀鬼胎,想要吞并彼...……更多
韩赵魏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还称为“三晋”
...。山西为什么自称“三晋”?首先,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其他诸侯国的都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就汉、赵、魏三大公家族而言,魏国最后的都城是大梁(河南开封市附近);韩国最后的首都是新郑(在河南省...……更多
春秋战国:文武双全的士文化与秦国称霸之路
...就造就了战国时期人才济济的现象。战国七雄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一段历史预示着分分合合的天下慢慢要往一起凝聚,而秦国最终从这多年的土地兼并战争中笑到了最后,我们可以看到秦国称霸的根本原因,在多年边疆的...……更多
秦始皇24—29岁期间在做什么?
...道秦始皇千古霸业的第一步就是灭六国,在战国时期其他国家还在着眼于眼前利益的时候,秦始皇就已经预料到未来的事情:只有灭掉六国,才能开启新时代。三十岁那年,秦始皇灭掉了韩国,拉开了灭六国的序幕,此时距离秦...……更多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巨大,燕国趁虚而入却惨遭廉颇乐乘痛击
...但燕国却嗅到了机会,决定进攻脆弱的赵国。燕国虽然在七雄中不起眼,却爱闹事。他们曾差点灭亡强大的齐国,对此颇感自豪。看准赵国此时脆弱,燕国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希望趁机夺取好处。他们甚至想一举吞掉这个大国...……更多
春秋名相管仲:谋略之道与华夷之辨
...诸侯国,作为姜尚姜子牙的封国,地盘肯定不会小。战国七雄,除开燕国,都是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齐国、秦国、楚国、韩国、赵国、魏国(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五霸各有自己的优势条件,秦国位于关中之地,只要守住函...……更多
...源——并不是忠于母国,而是除此之外,无处可去。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能够一下子拿出养活四十万人的粮食?什么?砍了胳膊挖了眼再放回赵国去,给赵国增加四十万张嘴?那不是还得搭上医药吗?没有医药,等不到走回赵国...……更多
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后拉开了战国的序幕,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最终诞生了战国七雄,这些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此时的周王朝跟是形同虚设、哪个国家都不敢得罪,最终被秦国所灭,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秦王嬴政即位亲政...……更多
信陵君死后,六国合纵抗秦再无胜利是为何?
...此次活动有五国参加,分别为楚魏赵韩燕国。此五国皆为七雄之一,军力不必多说,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杀去。于是在河外之地,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秦将蒙骜(秦将蒙恬之父)落荒而逃,联军...……更多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规模虽小,但兵器制造独步天下
...强。在这些国家之中,七个诸侯国又更突出,这就是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然而,在很多人看来,韩国并不够资格,应该剔除在外。它在诸侯国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还是山东六国中第一个...……更多
纪录片《大秦帝国》震撼上线!揭秘王朝崛起背后的传奇人物
...破除了秦国的旧有桎梏,让秦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商鞅的勇气和智慧,为大秦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仪,一个擅长谋略、游走于各国之间的外交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国君主,为秦...……更多
接受毛遂自荐的王就是他
...时代,群雄争霸,朝秦暮楚。 雄踞一方的楚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据传几度迁都。楚人的生活什么样?楚王的故事真假几何?这些问题至今引人遐想。在4月16日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发布...……更多
秦惠文王灭蜀对秦国东出的意义
...领土挂钩。一片土地能养多少人,大体是固定的。以战国七雄为例(下面所言皆记载在《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策》《史记·张仪列传》中)。秦、楚:苏秦称秦国“虎贲之士百余万”,楚国“带甲百万”,按照五人口抽一兵...……更多
春秋战国揭秘:周朝衰落与诸侯争霸的历史波澜
...苏秦的弟弟苏岱说:“天下有七战国,但颜弱”,战国七英雄有战国之称。状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代表着周王室的没落,所谓礼乐崩塌的时代正式到来。此后,韩、赵、魏三家被划分为晋。王朝的礼制彻底瓦解,礼...……更多
毛遂自荐与自刎的故事
...为上客。毛遂在楚国的事迹传开后,他成了赵国人心中的英雄,扬名赵国。毛遂为何自刎?在楚国的帮助下,秦国围攻邯郸无功而返,只能选择撤兵。秦国攻打邯郸第二年,与赵有着世仇的燕国趁赵国力量薄弱,趁机攻赵。当时...……更多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探究:是他太菜还是秦王武艺高超
...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书写历史,成为千古留名的英雄。荆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刺秦的传奇故事至今仍然令人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这段历史,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荆轲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秦...……更多
秦国统一背后的智谋与手段
...解危机的?有历史学家认为,秦王政通过巧妙地煽动其他国家内部矛盾,使得他们相互牵制,从而为秦国赢得了喘息之机。这种政治手段,不仅仅是单纯的外交较量,更是一种精密的策略谋略。相对而言,赵国的失败是否也包含...……更多
赵括的失败与赵奢的胜利:论纸上谈兵与实战经验的差异
...令六国军队闻风丧胆的秦军。如果赵国面对的只是一般小国家,那么史书上的赵奢可能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将领。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登基,这位在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久的君主,杀伐果断、铁血手腕,自即位之日起的...……更多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的最大战役与赵括的悲剧
...被囚禁饿死这样的事情,赵国的骨子里依旧强大。另一个国家秦国就更厉害了,秦国同样是内部改革变得强大,但是秦国倡导“狼性文化”,以多等级的“军功”体系来激励国内的年青男子,另一方面又以“弱民之术”来配合这...……更多
中国古代战神之争:项羽、白起、李世民、李牧谁与争锋?
...一生之中最大的败仗,但是他不肯渡江选择自刎,不失为英雄。他一生以武力创立霸业,赢了他的刘邦未必有他会打仗,比他更懂政治而已。排名第五,大秦军神、武安君白起白起是楚国人,能够得到秦国的重用,是因为一生四...……更多
战国烽火:魏武侯的扩张之路与魏国的兴衰
...军再次攻打赵国,战争永远是魏武侯时代的主旋律。一个国家能够常年发动战争,是其国力强大的表现。但魏武侯四面征战的同时,危机也悄然埋下。魏国的危机有内外两方面,内部魏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平心而论,魏武...……更多
赵奢:从税赋小吏到战国名将的逆袭之路
...:赵国的大力宣传的结果,赵国赢秦国的胜利,当时战国七雄非常关注,引发了许多的讨论,赵国当时在中原是继魏国以后,三晋中再度崛起的大国,甚至可以和齐国,秦国媲美,那么这场战斗的胜利,来的正是时候,赵王借这...……更多
晋国六卿的权力游戏:为何未能独霸而三分天下?
...崛起,韩赵魏再也没有能力一统三晋,天下已经成了战国七雄各显神通的天下,合纵连横,你攻我打,到了一决高下,谁主沉浮的时代。 ……更多
三晋联盟的兴衰史:从春秋霸主到战国附属
...国之上的三国祖先。步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都是七雄之一,可想当年晋国之强。即使晋国已去,继承其最核心部分土地的魏国依然强势崛起。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时期,三晋关系十分密切,共同进退,共同征伐敌国和抵...……更多
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秦兵一个交待,但这一恐怖屠杀无疑得罪了其他几个诸侯国家。对秦国更加敌视,视白起为屠夫。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更多
揭秘秦国:从附庸小国,到一统华夏的波澜壮阔史诗
...六国的巅峰,其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考验,也凝聚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智慧与勇气。秦国的故事,要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说起。秦穆公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他深谙联姻、结盟之术,通过和周边国家的政治婚姻,巧妙地扩大了自...……更多
揭秘沙丘之乱与赵国的命运转折
...,灭亡了中山国,解决了心腹大患,将南北连接在一起。英雄之间的英雄,尚武的赵武灵王,决定和秦国掰手腕,赵浩,即赵惠文王,专心致志于自己输的作战,赵浩是第二个王后孟夜五生。那一年,赵、韩同盟、赵武龄国王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