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景帝怒砸棋盘引发七国之乱,名将周亚夫力挽狂澜
汉文帝刘恒驾崩后,由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继位。然而,汉景帝的统治并不平静,他和吴王刘濞之间的一场下棋引发的冲突,掀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早年间,吴王刘濞的儿子在京城长安学习深造,与汉景帝成为下棋...……更多
汉景帝亲手打死吴国太子,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汉景帝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但是汉景帝的脾气却令人不敢恭维,正是在这种怪异的脾气之下导致汉景帝做了一些荒唐事。这些荒唐事最后引发了祸乱的种子。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景帝在当皇...……更多
平定“七国之乱”之人,为何最后却被活活饿死
...识。他仅用三个月平定七国之乱,拯救江山于倒悬,却被汉景帝害死。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结局却让后人唏嘘不已。他就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到汉景帝时期的名将周亚夫。周亚夫的一生可以分为4个阶段:继承父亲爵位、视察...……更多
暴躁的汉景帝用棋盘砸死堂兄,逼死父亲男宠
...下第一贤君。相比之下,“文景之治”里的另一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就比汉文帝透明不少。他虽然也有着明君的名声,但是始终被笼罩在汉文帝那高大的身影背后,又有汉武帝这样过于彪悍的儿子,简直是祖孙三代里最黯淡的...……更多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年),谥号“孝景皇帝”。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多
周亚夫的悲剧:一代名将因餐桌礼仪被疑不忠而陨落
...。筷子平定过七国之乱,也当过宰相的周亚夫,有一次被汉景帝叫入宫中吃饭,但是在周亚夫的桌前只有一整块肉,不但没有切,也没有筷子。周亚夫心里很不爽,他于是叫人拿筷子来。汉景帝看见后笑着说,“这还不能满足你...……更多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遭遇了一场皇位危机,他的堂伯父吴王刘濞联合六个刘姓诸侯王,发起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就在这紧急关头,西汉涌现出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周亚夫,此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更多
汉景帝非要周亚夫死,是周亚夫的犟脾气害了自己
...没想明白,他是大汉功勋卓著的将军,曾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何非要他的命?其实,是周亚夫不肯低头的犟脾气害了他。名将之风,细柳营成军中典范周亚夫之父周勃是汉代开国功臣,在名将如云的刘邦时期,周勃并不算很...……更多
一代明君汉景帝,与父亲共同开创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西汉的第六位皇帝。因为是嫡长子,再加上汉文帝膝下子嗣薄弱,所以在他继承皇位的道路中,并没有经过什么曲折。在他在位期间,为了加强皇权,将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因此他推行了...……更多
汉景帝刘启为了开辟盛世,无辜太子因冤致死
汉景帝刘启,是个性格很有特点的皇帝,年少未即位时,因下棋发怒,用棋盘砸死吴王刘濞的世子,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隐患。七国之乱时,又听信袁盎的建议,斩杀晁错,眉头都不皱一下。为了国家利益和时局考虑,把帝...……更多
汉景帝为何故意逼妃子和太子走上绝路
汉景帝刘启在历史上不太出名,虽然有“文景之治”这个历史名词,但是很多现代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他远不如他父亲汉文帝和儿子汉武帝出名。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以狠毒著称,而汉景帝也是一个冷酷无情,工于心计的帝王,...……更多
为何七国之乱用了三个月就被平定,而八王之乱却持续15年呢
...平定叛乱的皇帝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刘启,堪称西汉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刘启继承汉文帝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策略,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实行三十税一,厉行节俭,减轻刑罚,振兴文教,略修礼仪...……更多
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最后为何会绝食而死
...都没想过要造反。 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就这样,到了汉景帝时代之后,周亚夫再次升迁,升任为车骑将军。按照汉景帝时期的官制,车骑将军在军方内部,大概相当于是三把手。而且,周亚夫做三把手的时候,一把手和二把...……更多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平定的?
...最终的结局是冤还是不冤?“七国之乱”是如何爆发的?汉景帝从小就是一个熊孩子性格,每一个熊孩子到处捅马蜂窝的时候都只是觉得这好玩,而不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汉景帝当太子时,在下棋时和吴国太子...……更多
削藩之争:晁错与汉景帝之间的恩怨纠葛
晁错之所以提议削藩,可以说,完全是为了汉景帝和他的大汉帝国,对他本人则一点好处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大处说,晁错提出削藩,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如果不削,各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更多
刘濞的崛起与七国之乱的爆发
...时本想着再积累一些实力,然后起兵造反。但是他没想到汉景帝已经开始削藩准备,于是刘濞依已然没有了退路。况且刘濞自己也知道汉景帝对他的行为是很不满意的,所以这也让刘濞不得不反。汉景帝当时按照自己手下的大臣...……更多
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汉景帝刘启
...世”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看起来,后世对于汉景帝刘启的评价实在是很高,绝对是妥妥的圣君一枚。不过,文史不假个人却对汉景帝的评价持保留意见,认为他明显被后世高估了。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真正了解真...……更多
汉景帝时期,曾经爆发了一场危机汉朝统治的军事政治危机--七国之乱,汉景帝刘启贸然削藩,导致七个诸侯国一同发动叛乱。这场动乱最终被周亚夫用三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周亚夫是平定七国之乱的首功之臣,这点没有什么异...……更多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叛乱
汉景帝刘启刚继位的时候,就经受过一场政治风暴——吴楚七国叛乱。而七国叛乱缘起景帝最宠爱的大臣晁错出台的“削藩策”,个中故事极为精彩,大家不妨领略一下。话说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冬天,楚王刘戊顶着凛...……更多
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吐血而亡的结局
...子刘启,如果将来国家发生危机,周亚夫可以委以重任。汉景帝即位以后,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汉文帝剧照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景帝削藩激怒吴王刘濞,刘濞联合刘戊、刘卬打着“清君侧,诛奸...……更多
作为西汉名将,李广为何在后世争议很大
...能带头冲锋。而在这之后,汉文帝就去世,接下来进入了汉景帝时代。到了汉景帝时代之后,李广越发得到重用。因为像他这样的年轻将军,本来就是汉文帝留给汉景帝的,汉景帝自然会重用。所以接下来,李广被任命为陇西都...……更多
汉景帝刘启:文景之治的承前启后者
如果用普通人的好恶标准来衡量,汉景帝刘启便不是个好人,善权术、寡恩刻薄、过河拆桥等。但是用帝王的标准来衡量,他却不失为一个好皇帝、一代明君,扫平七国之乱、巩固集权,勤俭治国、与民休养,发展生产、减轻...……更多
战功显赫的周亚夫保住了汉景帝,却因为性格原因没能保住自己
...样的一个人,他战功显赫,平定了“七国之乱”,保住了汉景帝的皇位,但最后却被皇帝逼死在狱中,这是为何?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为汉初名将周勃之子,起初为河南太守,未曾封侯,因为他不是嫡长子。当时著名的观...……更多
七国之乱后,西汉名将李广的任职地为何离不开北境沿线
...对名望极其饥渴的李广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在没有得到汉景帝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接受梁王的将军印,这使得景帝对其十分不满,也对其政治立场产生了怀疑,当他回到长安后,不仅没有得到对等的封赏,反而开始冷落李广。二...……更多
...此真将军矣!”刘恒的眼光也是很准的。到了刘恒的儿子汉景帝时期,由于景帝削藩,搞得藩王们造反,弄了一个“七国之乱”。眼看着局势危急,江山不稳。这时候,周亚夫横空出世,率军平定了“七国之乱”。此时,汉景帝...……更多
窦太后逼汉景帝传位给皇太弟梁王,汉武帝刘彻是怎么上位的?
...文帝。刘恒也是很喜欢她,与她生了长公主刘嫖,后来的汉景帝刘启以及梁王刘武。随着汉朝的一系列宫廷政变,吕后一系被铲除,需要立一位靠谱的新皇帝。此时刘邦在世的儿子中还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代王刘恒。因为刘恒...……更多
他杀害太子和恩师,延续华夏第一盛世,后世评价却毁誉参半
...了太子和恩师,还害死了拯救汉朝江山的将军周亚夫。但汉景帝能延续其父亲的政策并作出一些改革,将汉朝的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他就是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刘启的后世评价毁誉参半。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认为汉...……更多
周亚夫:从治军有方到被冤屈死的传奇人生
...的安全保卫工作。汉文帝逝世时告诉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周亚夫可担当率领部队打仗的重任。于是周亚夫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二)平定叛乱有谋略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西汉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周...……更多
...取得大量诸侯王郡县,国力不减反増。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景帝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基本解除了除匈奴外的诸多隐患,诸侯王无治国置吏之权,已名存实亡,地方再无威胁;军功集团已丧失了对朝堂与军队的掌控能力,皇权再无...……更多
汉景帝的宠妃让侍女去侍寝,结果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非正统嫡系,而是属于皇族旁支长沙王刘发一脉。刘发是汉景帝刘启第六子,在当时很多人眼中,刘发在诸皇子中的存在感最低,除了他的母亲身份低微,仅是宫中普通婢女外,他的出生也是源自一场意外,这场意外甚至还间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