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有什么共同点?
提起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的动乱,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和清朝的“三藩之乱”。因为李隆基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让安史之乱出现在各种诗歌话本小说中,所以广为流传。三藩之乱因为有当初冲冠一怒的吴三...……更多
...封的地方让他们建立国家,成为一方诸侯,因此被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尤其是皇族藩王,上马治军、下马管民,手握军政大权,当实力强大之后,就不把皇帝...……更多
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占据江浙,拥兵二十万,被汉景帝俩月击败
...,由于江浙有盐铁,又是鱼米之乡。所以吴王濞所管辖的诸侯国,非常富强,经济上发达,就为军事提供了保障,汉景帝时期吴王濞拥兵二十万。【三】被汉景帝俩月击败只会挣钱不会打仗。 吴王刘濞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越来越...……更多
梁王刘武:七国之乱中的关键角色
...的故事:景帝二年(前155年),面对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矛盾日益激化的局面,御史大夫晁错上疏《消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积极采纳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更多
春秋五霸变七雄:诸侯争霸的演变与国家势力的崛起
...、秦穆公和宋襄公,他们是当时具有较大势力和影响力的诸侯国君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五霸逐渐演变成了七国争霸的局面。下面将介绍春秋五霸如何变成七国,并解析当时的情...……更多
七国之乱:汉文帝的深谋远虑与晁错的削藩政策
...建议的,“众建诸侯以少其力”。齐国本来是汉朝最大的诸侯国,整个说齐国方言的地区,七十余座城池,都给了刘邦的大儿子刘肥。吴王刘濞五十余城居第二,楚王四十余城居第三。汉文帝一开始将齐国分割出来两块地方,城...……更多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
...建国时的汉朝,当时七国联军不说其他六国单单吴国一个诸侯国召集的兵马就有20余万(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二...……更多
揭秘燕国:弹丸小国,在七国联盟中只能充当配角、看人脸色
...昭王后期,燕国的对外战略理念转为寻找时机,参与中原各诸侯国之间的事务,参加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活动,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创造有利于燕国的外部环境。燕昭王的这种有限扩张主义的对外战略理念适应了当时形势的发展,最终...……更多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叛乱
...来,上奏景帝道:“若再放任刘濞等诸侯王这样下去,各诸侯国的实力将越来越强,如此割据一方,大有分裂国家的迹象,只有削夺他们的封地,才能维护朝廷的统治。”景帝早已对刘濞长年累月的“因病不能上京朝觐”的借口...……更多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公元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并设官市,减免赋税,吴国的经济迅...……更多
汉景帝刘启轻信奸佞屠戮忠良,他是昏君吗?
...,把大大小小的刘氏宗亲分封了个遍,搞得全国各地一堆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拥兵自重,对中央政权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而晁错同志经过一番仔细的监察和分析之后,告诉皇帝,别的诸侯可以先放一放,但是吴国中的吴王刘...……更多
西汉初期风暴:刘兴居叛乱——揭开七国之乱前的历史疑云
...方言的百姓都是齐国臣民,由此齐国成为西汉势力最大的诸侯国。不过这样的补偿并没有让刘肥快乐,反而成为刘肥的催命符。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继承皇位,吕后于是开始残害刘氏子弟,刘邦的三个儿子先后死亡,这让...……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谈到这两次中国历史上的诸侯国反叛作乱,如果不是熟读历史的朋友确实难以分清。毕竟地方诸侯起兵反叛冲击中央的事情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确实罕见,但这两次叛乱均对中国人心中最有情怀的两个朝代汉朝和唐朝产生了相当...……更多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也不会有好结果。汉景帝对刘荣如此严苛,其实是想给各诸侯国做个表率。在七国之乱前,诸侯国的相国及二千石以上官员均由朝廷任命,而诸侯国有军事、行政、税收等诸多权力,五分之四独立于朝廷。因此,这些诸侯国才渐...……更多
汉朝皇权巩固之路:从异姓王灭亡到同姓王势力削弱
...、彭越、英布这样战功赫赫的将领们得以统领一方,成为诸侯国王。然而,也正是因为他们本领高超却并不属于刘姓,使他们或被迫、或自愿地成为了汉朝统治的不稳定因素,并由此遭到了刘邦的忌惮和打压。当韩信这些异姓王...……更多
既然是打招牌,刘备为何不干脆自称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呢
...官方统计的数据中显示中山国有人口668080人,其人口位列诸侯国第二,所领县数位列诸侯国第三名。这一切都表明,中山国在汉朝时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没有存在感,刘备以他的后裔身份自居足够定性为皇亲,且据《史记》...……更多
削藩之路:晁错与主父偃的策略与皇帝支持的重要性
...的藩王全部收拾掉。所以,《削藩策》刚开始施行,七个诸侯国想都不想立刻与朝廷对立起来。主父偃没有晁错学识渊博,但知识面要比晁错更广。他曾先后学过黄老学说、儒家、纵横家等几大学派,对待削藩的态度上也相对缓...……更多
西汉的郡国并行,是怎么影响汉王朝国运的?
...织他们叛乱的脚步,七国之乱平息以后,更加坚定了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决心,汉景帝也开始采用贾谊之前提出的建议,实行\"定地制\",虽然仍然存在诸侯王,但是对中央的威胁愈来愈小了。直到汉武帝时期,西...……更多
汉景帝刘启:文景之治的承前启后者
...晁错向景帝上疏《削藩策》,陈述诸侯罪过,建议削减各诸侯国封地,收回旁郡。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冬,楚王刘戊进朝面圣,却被人举报在薄太后服丧期间偷偷淫乱。因此,被景帝削去东海郡,以示惩戒。接着,景帝又和...……更多
朱元璋分封制的背后:权力与亲情的博弈
...一个小国家。无论是政权政策,还是军事财力,全部都是诸侯国内独立的,什么都是人家国家自己说了算。所以人家要是翻脸的话也比较直接,并且也有足够大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仅仅在刘邦去世几十年之后,汉朝就爆发了...……更多
吴王刘濞为何会起兵清君侧
...比郡小,二是剥夺诸侯王的兵权。公元前154年正月,七个诸侯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这就是七国之乱。七王之首是吴王刘濞,再加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北王刘志、济南王刘辟光、胶西王刘卬、胶东...……更多
周亚夫是汉朝丞相,抗击匈奴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却将他活活饿死
...削藩的建议,引发了七国之乱。当时汉朝危在旦夕,内有诸侯国叛乱,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在此危难存亡之际,汉景帝想起父亲的临终嘱咐,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领汉朝兵马平叛七国之乱。此次领兵任务,周亚夫充分发挥了自...……更多
...过诸侯王国郡数。汉景帝抑贬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但是诸侯王势力并未彻底解决,以致后来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采取相...……更多
汉武帝的“推恩令”与华夏大一统的实现
...国复辟力量而言,王位的法统是非常重要的,是复辟一个诸侯国的号召核心,因此,最优选的是六国旧诸侯王的直系后代,其次是六国王族的旁系后代,例如楚国复辟时的楚怀王,韩国复辟时的韩王成和韩王信,赵国复辟时的赵...……更多
如果朱允炆不削藩,靖难之役会发生吗?
...,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从周朝开始,有了分封,就有了诸侯国,之所以分封,是因为当时的面积太大,管辖不方便,所以要有分封的诸侯国来帮助管辖国土。这些诸侯王都是有名,有权有钱的,维护这个机制的是周礼。所以再...……更多
秦制对周制的颠覆与继承
...地方分给自己人。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达71个,姬姓诸侯国就占到了53,利用姬姓宗族对其他诸侯国进行监视、控制,起到屏藩朝廷、拱卫天子的作用。比如,对刚打败的殷商周围,就放了齐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国)、鲁国...……更多
刘恒后代命运多舛:皇位争夺下的兄弟恩怨
...刘揖。刘武。刘武算是最为悲剧的皇子了,他的梁国曾是诸侯国中最强的一个,但却因其兄景帝刘启一句“我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梁王你”这样的空话,在七国之乱时,刘武就倾尽梁国的所有,替刘启挡住了吴楚的主力大军,...……更多
战国七雄的起源与发展:从建国之初到逐鹿中原
...王灭商后封召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燕国是诸多姬姓诸侯国中传承时间比较长的一个,但是相比于中原国家,燕国因地处边疆,所以很难成为争夺的焦点,所以燕国在北疆慢慢的发展着。燕国传至第38任国君燕昭王时,燕昭...……更多
周朝时期被被忽视的诸侯国:曾国的历史与文化
西周居然把国家分封给了800个诸侯,成为了800诸侯国,他们有大有小,不断征伐,到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了七国,最初在这800诸侯国中,哪些或者哪个诸侯国最小呢?鄅国的民众居然被邻国全都抓走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更多
汉景帝与诸侯国力量对比如何
...从战争的角度看,七国之乱分为南北两个大战场。南方的诸侯国是吴国和楚国,其中吴国有66万户,294万人;楚国有100万户,470万人。北方的诸侯国是赵国和齐地四国,其中赵国有51万户,469万人,齐地四国有53万户,248万人。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白莲教大头目韩山童在淮河流域一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2024-05-31 18:26:00
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个武力高强,且为人忠义的猛将,深受大家的喜爱,不仅是书本外,就算在书本中,也有许多人对赵云赞不绝口
2024-05-31 18:30:00
吴三桂起兵造反反抗清朝为什么会失败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信仰,吴三桂起兵反抗,掀起三番之乱打的旗号是反清复明,然而全中国的人都有资格打这个旗号
2024-05-31 18:30:00
“窦后违意,考盘于代”。历史上的窦太后是一个传奇的女人,以宫女的身份成功的当上皇后,又把政权牢牢地握在手中,就连皇帝也要对她言听计从
2024-05-31 18:31:00
李世民娶过弟媳、收过前朝皇后,当时他从来不强迫,他自有办法,让这些女人主动的心甘情愿的投怀送抱。我们介绍几个,李世民的女人
2024-05-31 18:31:00
作为春秋霸主之首的齐桓公,曾被有一统天下之雄心的曹操视作偶像,“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曹操专门为齐桓公所写的《短歌行》
2024-05-31 18:33:00
自从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之后,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正式进入了宋朝时代。宋朝,这两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其背后代表的含义却复杂的很
2024-05-31 18:34:00
当下二婚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可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人对此依然有异样感官,特别是对二婚的女性。但在理学盛行前,女子二婚实属稀松平常
2024-05-31 18:36:00
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朝代,大多都和亲结盟,但是唯独明朝,是少有的不和亲,不割地的朝代,也是唯一个君王死社稷的皇朝
2024-05-31 18:37:00
当年曹操击败吕布后,刘备就跟随曹操一同来到许都。然而刘备志向远大,因此被曹操身边的谋士所忌惮,为了测试刘备的真实心意,曹操特意青梅煮酒
2024-05-31 18:38:00
被后人评判“有功于文,有罪于诗”的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工于诗词。后人有言辞偏激者,根据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批判他导致词逐渐在地位上压倒诗
2024-05-31 18:38:00
作为一名中国人,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是纵观历史,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总是会有许多奸人,为了自身利益
2024-05-31 18:39:00
说起顺治帝,他坐上皇位也是让人没想到的,毕竟当时豪格和多尔衮明争暗斗的,是个明白人都知道皇位肯定就在他们之间产生,谁知最后两人让年龄还是孩童的福临坐上这万人之上的位置
2024-05-31 18:39:00
杜甫,“诗中圣哲,笔底波澜”,我国现实主义诗人中毫无疑问的扛鼎者,他在国外比唐代其他诗人更受欢迎,甚至深远地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发展
2024-05-31 18:39:00
赵悼倡后(?~前228年),又称倡姬、倡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悼襄王的王后,赵幽缪王的生母。赵悼倡后
2024-05-31 1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