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副教授团队,17日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揭示了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的全新免疫学机制。
研究发现,由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分泌的颗粒蛋白酶K可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加剧,从而加重炎症反应,使得鼻窦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这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16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
据介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作为常见慢性鼻病,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严重困扰患者。现有的治疗方法如鼻喷或口服激素类药物、鼻内镜手术等,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对于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来讲效果有限,且治疗后易复发。如何能找到治疗新靶点,成为困扰全世界耳鼻喉科临床医生的难题。
为攻克这一难题,清华大学基础科研团队和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团队经过近十年不懈探索,最终发现了这类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亚群。
张罗说:“如果把白细胞比作一支守护人体健康的‘部队’,那么T淋巴细胞则是部队中的‘精锐’。其中,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就是‘特种兵’,这些细胞不分泌传统的颗粒蛋白酶B,而是分泌颗粒蛋白酶K。但是,颗粒蛋白酶K不需要抗体就可以直接激活身体里的‘防御系统’,反而加重组织细胞损伤,使炎症反应愈演愈烈。”
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通过抑制颗粒蛋白酶K来治疗疾病的可能。
祁海说,颗粒蛋白酶K将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相关过敏性疾病的一个全新药物靶点。未来,通过靶向颗粒蛋白酶K的药物分子来控制炎症、减少复发,可能成为突破这一类疾病治疗格局的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