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里渐入佳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02: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李元丽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4月19日 &nbsp第&nbsp08&nbsp版)

1930年12月,25岁的埃德加·斯诺乘坐火车,追随马可波罗的云南足迹,来到昆明。面对马可波罗惊叹的“壮丽大城”,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这样写道,这座城市是许多道路的汇合点,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既是东西方最后的接触点,又是东西方最早的接触点;既是通向古老亚洲的大门,又是通向中国荒芜边疆的大门。

这样的描述和定位,即使对于今天的云南来说,也并不过时。

说到云南的产业转移,不得不提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虽然云南当时没被作为重点地区,但投资也达到了全国投资的7%多。这也让云南拥有了“小而全”的工业门类,在工业领域亮点频出,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轻工业鼎盛时期,机电产品制造能力甚至比广东还要强。

茶花牌汽车、白玫牌洗衣机、山茶牌电视机、春花牌自行车、兰花牌电冰箱当时昆明引以为傲的“五朵金花”,都是产业转移的成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五朵金花”纷纷凋零。当时云南最大的边贸口岸瑞丽80%的进口货物销往省外,80%的出口商品来自云南省外,自嘲“吃过桥米线”。

云南有产业,但缺陆路口岸;沿边州市有口岸,但产业弱的“瓶颈”明显。“沿边”和“跨境”优势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如何把发展的洼地变成繁荣的高地?

埃德加·斯诺离开云南90年后,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一起步,就超越了滇越铁路的巅峰,并将结合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助推云南实现“赛道逆袭”;2023年4月13日,从中国昆明发出的“复兴号”国际旅客列车与从老挝万象开出的“澜沧号”国际旅客列车展开了一场跨越1035公里的“双向奔赴”。

老挝俗语说:“有路,就有发展机会”。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开花”,取得积极进展。中老铁路高质量运营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再添生动例证。这让希望和梦想,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云南,渐入佳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海伦·斯诺正名的中国学者”安危逝世
...惠树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我国著名翻译家、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研究专家、促进中美民间友好社会活动家安危先生,于4月21日21时3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3岁。安危
2025-04-23 22:2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具有互动协商、表达意见、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福建省政协拥有亲身实地感悟思想之源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的复兴路上,调准“音”、定好“调”,“政
2023-02-01 11:24:00
...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它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
2023-09-19 08:24:00
诗人、散文家雷平阳:领受大地山川人文滋养“为云南画像”
...散文家雷平阳。受访者供图20世纪30年代,美国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来到云南,并评价云南:既是东西方最后的接触点,又是东西方最早的接触点……是中国的末端,也是中国的前沿。云南
2023-11-01 07:08:00
「奇异博士」再就业,看他发疯!
...视节目的创作者。原本简单平静的打工人生活,却因儿子埃德加的失踪而彻底崩塌,从此踏上疯狂的寻子之路。这次,卷福没有福尔摩斯的推理断案能力、没有奇异博士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只是一个
2024-06-07 07:35:00
名家名作的公版书纷纷上市
...人民出版社2023版随着2023年的到来,川端康成、王任叔、埃德加·斯诺、梁思成、林汉达等名人的作品进入公版领域,这些名家名作公版书今年纷纷上市,一场没有硝烟的公版书暗战已悄
2023-02-22 04:59:00
红军之父:朱德
...这笔款子,把它用在建设一个强大和自由的中国上。”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朱德相貌并不动人——一个沉着、谦恭、说话温和的人,大眼睛(老是“非常柔和的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
2024-12-09 02:08:00
孪生兄弟“代打”被抓?“受骗”俱乐部面临降级处罚
...摩俱乐部高层,严重怀疑今年2月加盟的几内亚比绍国脚埃德加·耶,可能让他的孪生兄弟埃德利诺冒名顶替参赛!怀疑的理由是队内的“埃德加·耶”只会说葡萄牙语,但真正的埃德加·耶曾在西
2024-05-14 19:24:00
薪火相传 接力架桥 中英文双语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首发式在西安举行
...了海伦斯诺的成长故事,突出表现了她奔赴延安协助丈夫埃德加·斯诺采写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艰辛历程,故事生动有趣,极富教育意义。该书由李正善创作,八零后插画师叶静插画,陕西省斯
2025-01-12 11: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