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里渐入佳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02: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李元丽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4月19日 &nbsp第&nbsp08&nbsp版)

1930年12月,25岁的埃德加·斯诺乘坐火车,追随马可波罗的云南足迹,来到昆明。面对马可波罗惊叹的“壮丽大城”,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这样写道,这座城市是许多道路的汇合点,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既是东西方最后的接触点,又是东西方最早的接触点;既是通向古老亚洲的大门,又是通向中国荒芜边疆的大门。

这样的描述和定位,即使对于今天的云南来说,也并不过时。

说到云南的产业转移,不得不提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虽然云南当时没被作为重点地区,但投资也达到了全国投资的7%多。这也让云南拥有了“小而全”的工业门类,在工业领域亮点频出,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轻工业鼎盛时期,机电产品制造能力甚至比广东还要强。

茶花牌汽车、白玫牌洗衣机、山茶牌电视机、春花牌自行车、兰花牌电冰箱当时昆明引以为傲的“五朵金花”,都是产业转移的成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五朵金花”纷纷凋零。当时云南最大的边贸口岸瑞丽80%的进口货物销往省外,80%的出口商品来自云南省外,自嘲“吃过桥米线”。

云南有产业,但缺陆路口岸;沿边州市有口岸,但产业弱的“瓶颈”明显。“沿边”和“跨境”优势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如何把发展的洼地变成繁荣的高地?

埃德加·斯诺离开云南90年后,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一起步,就超越了滇越铁路的巅峰,并将结合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助推云南实现“赛道逆袭”;2023年4月13日,从中国昆明发出的“复兴号”国际旅客列车与从老挝万象开出的“澜沧号”国际旅客列车展开了一场跨越1035公里的“双向奔赴”。

老挝俗语说:“有路,就有发展机会”。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开花”,取得积极进展。中老铁路高质量运营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再添生动例证。这让希望和梦想,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云南,渐入佳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海伦·斯诺正名的中国学者”安危逝世
...惠树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我国著名翻译家、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研究专家、促进中美民间友好社会活动家安危先生,于4月21日21时3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3岁。安危
2025-04-23 22:2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具有互动协商、表达意见、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福建省政协拥有亲身实地感悟思想之源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的复兴路上,调准“音”、定好“调”,“政
2023-02-01 11:24:00
...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它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
2023-09-19 08:24:00
诗人、散文家雷平阳:领受大地山川人文滋养“为云南画像”
...散文家雷平阳。受访者供图20世纪30年代,美国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来到云南,并评价云南:既是东西方最后的接触点,又是东西方最早的接触点……是中国的末端,也是中国的前沿。云南
2023-11-01 07:08:00
「奇异博士」再就业,看他发疯!
...视节目的创作者。原本简单平静的打工人生活,却因儿子埃德加的失踪而彻底崩塌,从此踏上疯狂的寻子之路。这次,卷福没有福尔摩斯的推理断案能力、没有奇异博士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只是一个
2024-06-07 07:35:00
名家名作的公版书纷纷上市
...人民出版社2023版随着2023年的到来,川端康成、王任叔、埃德加·斯诺、梁思成、林汉达等名人的作品进入公版领域,这些名家名作公版书今年纷纷上市,一场没有硝烟的公版书暗战已悄
2023-02-22 04:59:00
红军之父:朱德
...这笔款子,把它用在建设一个强大和自由的中国上。”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朱德相貌并不动人——一个沉着、谦恭、说话温和的人,大眼睛(老是“非常柔和的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
2024-12-09 02:08:00
孪生兄弟“代打”被抓?“受骗”俱乐部面临降级处罚
...摩俱乐部高层,严重怀疑今年2月加盟的几内亚比绍国脚埃德加·耶,可能让他的孪生兄弟埃德利诺冒名顶替参赛!怀疑的理由是队内的“埃德加·耶”只会说葡萄牙语,但真正的埃德加·耶曾在西
2024-05-14 19:24:00
薪火相传 接力架桥 中英文双语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首发式在西安举行
...了海伦斯诺的成长故事,突出表现了她奔赴延安协助丈夫埃德加·斯诺采写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艰辛历程,故事生动有趣,极富教育意义。该书由李正善创作,八零后插画师叶静插画,陕西省斯
2025-01-12 11: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