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顾斐菲
金秋十月,高原的山间云雾缭绕,空气中还残留着雨水的清新。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朱家庄村,龙财种养殖合作社的连片露地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红菜薹长势良好。人民网 顾斐菲摄
红菜薹,以其甘甜、清脆的口感而闻名,适宜种植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是湟中区具有代表性的冷凉蔬菜之一,眼下正是它的丰收季节。
群众正在采摘红菜薹。人民网 顾斐菲摄
采收、分拣、装运……在龙财种养殖合作社的连片露地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总共种了一千三百亩菜薹,白菜薹已经采收完成,这是白菜薹,产量每亩在2300斤左右,主要还是销往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价格最近在五六元左右。”湟中龙财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钟光言说道。
群众正在采摘红菜薹。人民网 顾斐菲摄
红菜薹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价格稳定,适宜种植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朱家庄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种植非常有利,种植出的红菜薹根粗叶肥,口味甘甜、清脆,深受客商青睐,远销省内外。
鲜嫩的红菜薹。人民网 顾斐菲摄
鲜嫩的红菜薹不仅为秋日的高原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丰收色彩,更为当地村民的“钱袋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用刀具在菜薹叶子和根部的茎处轻轻割下,整齐码放,朱家庄村村民张凤艳熟练地采摘着红菜薹。“五月份开始就来摘白菜薹,可以一直摘到十月份。基本上每天都来采摘,家门口干活,采摘简单还能挣钱,比外出打工可划算多了!”谈话间,张凤艳已经码好了一筐菜薹。
群众打包红菜薹准备运输。人民网 顾斐菲摄
湟中区是青海省农作物主要种植生产区,也是全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近年来,依托区域内气候冷凉、水土资源优越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湟中区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大部分蔬菜主要流向西宁市集散中心,最大程度保证了菜品新鲜。”西宁市湟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银表示。
今年以来,湟中区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扛牢“菜篮子”稳价保供政治责任,不断完善蔬菜生产基础。“目前湟中区产业园区日渐扩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得到有效提升,全区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配送基地50个,蔬菜交易配送中心7处,其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全域1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省内主要销往高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园区销售量的65%,省外主要销往上海、长沙、银川、甘肃等,占园区销售量的35%,年产值约7.8亿元。”湟中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周永翰介绍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