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威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李继航 夏静
“大伙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采收菜薹。”10月15日中午,在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凉山村,威宁春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显英正招呼务工群众吃午饭,一锅土鸡炖土豆量大材足,再配上一道清炒红菜薹,一顿简单的大锅饭让大伙吃得酣畅淋漓。
“这段时间正是红菜薹采收时节,每天要采两三吨,必须保证工人吃饱、吃好。”王显英说。
几场秋雨过后,红菜薹长势更加喜人,采一茬发一茬。从8月开始,凉山村500多亩红菜薹基地的采收工作就没断过。
王显英是威宁兔街镇人,与蔬菜打交道已有10多年。2019年,她从湖南长沙引进红菜薹在老家试种,当年种了5亩,产量不低,收益喜人。“红菜薹生长周期短,从种下去到采收只要两个半月,但采摘期长,可以从8月持续11月。”正是这种特性,坚定了王显英发展红菜薹的决心。
随后,经过3年的不断试验,以及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和管护经验,王显英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王显英在兔街镇和雄山街道共种下900余亩红菜薹。
“去年红菜薹为我们带来了500万元以上收入。”今年,在原有基础上,王显英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在凉山村流转土地种下了560亩红菜薹。
“王显英到我们村种植红菜薹,村民们是直接受益者。”凉山村党支部书记苏永春说,不少群众在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便留在基地务工。
“我家将33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流转费有1万多元。此外,我们家有4人在基地务工,每人一天有100多元收入,日子越来越红火了。”对于村里参与发展红菜薹产业,村民李旭很是支持。
菜种出来,关键是要有销路。“今年红菜薹亩产量达1.5吨左右,市场价为1.8万元每吨。自8月以来,我们的红菜薹已销售上百吨,主要销往北京、湖南、广东和上海等地。”王显英说,
王强,一名来自湖南的蔬菜收购商,每年都要在威宁待上半年时间,为的就是抢到新鲜上市的蔬菜。
“我和王姐已经认识三四年了,去年我批发她们合作社种的红菜薹到湖南销售,很受消费者喜欢。”王强说,自双方合作以来,他已订走了600吨左右的红菜薹。
今年,威宁春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雪山、兔街、么站和雄山4个乡镇(街道)种植红菜薹1000余亩,预计年收入在800万元以上,平均每天用工在500人左右。
“明年我打算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0亩,并与其他企业分工合作,我们负责种菜,他们负责销售,效率高了效益会更好。”对于红菜薹产业前景,王显英相当有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