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汗水换得仓廪足 实干筑牢“压舱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2 05: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汗水换得仓廪足 实干筑牢“压舱石”

□本报记者 李天池

冬闲人不闲!黑土地已进入“休眠状态”,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却忙碌依旧。

为了给今年订单农业提供种子和技术保障,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孙斌早早就开始进行种子精选。

黑龙江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杜滨也忙得很,订籽、选肥……为今年备耕的同时,还要和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土地从不辜负每一份付出。去年,我省第十九次交上丰收的答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024.8万亩,占全国的12.4%,同比增加197.9万亩;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大豆播种面积7397.5万亩,占全国的48.1%,超国家下达任务指标665.9万亩;大豆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均居全国第一。

一颗颗果实是农民的汗水浇灌,一串串数字坚定我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信心。

科技赋能提产量

农机上安装农业智能传感器和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作业;田间地头安装了全景可视监控调度网,可实时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数据信息,并依据这些数据开展更加科学的田间管理……2022年,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很多高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合作社负责人李玉成告诉记者,合作社将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深度融合,通过探索水稻高效种植新技术,引进智慧农场新模式,逐步实现向现代农业企业的蜕变。

我省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优化农业生产、监管、服务等业务系统,丰富数字农业应用场景,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高效科技支撑。

经农业农村部授权的“全国大豆高产竞赛专家测产组”专家测产,北大荒集团八五四农场有限公司大豆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高达622.4斤,创造了我省高寒地区旱作大豆百亩攻关田历史纪录。

采访中,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乐宝道出了高产背后的“秘密”:选用高产耐密抗病性好的良种、分层定位深施肥、采取高台大垄匀密栽培模式、精密播种机实现精良化点播……每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科学达标,这才有了更好的丰收!

粮食产量提升,离不开环环相扣的种植生产过程。为此,我省采用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结合的方式提升单产。

以良种为例,省农业农村厅引导广大农民应用亩产优良的水稻品种、高产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种和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贡献黑土保护“龙江方案”

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利用项目28.3万亩,增施有机肥540吨;创建农业“三减”示范区33个,面积4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节药喷头15336套,实现减少化肥使用647.5吨(每亩减少0.5斤),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4.1吨(每亩减少5.5克)……这是全国产粮大县虎林市,大力推进“三减”项目后的一组数字。通过集成推广绿色技术模式,使得全市水稻优质化率大幅提升。

为了让黑土地更“绿”更“肥”,我省坚决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措施,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省政府出台《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龙江省“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将不同渠道项目有机整合、叠加实施,一体化推进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以解决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推广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旱田“龙江模式”和水田“三江模式”,被国家列为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46等,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深松和秸秆翻埋地块耕层厚度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对我省《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典型做法给予通报表扬。

全过程抗灾保丰收

据农情统计,2022年,全省因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91.6万亩,成灾面积48.6万亩,绝产面积8.3万亩,分别比2021年同期少862.3万亩、532.3万亩、147.9万亩。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郭家勇表示,2022年我省把防灾减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来抓,压实防灾减灾责任,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农作物受灾程度为近年最低。

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建立了工作会商制度,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灾害性天气及时开展分析会商。省农业农村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方案(试行)》《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启动标准》,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全省灾害预警联动机制。

同时,根据气象部门对气象形势的分析研判,省农业农村厅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汛期农业灾害防范确保农业丰产丰收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组织各地细化预防及应对措施,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我省还全力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建成了全国唯一省区全覆盖的病虫疫情在线监测网络体系,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达到4000个,配备监测设备1.7万台。全省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达2.7万台,开展病虫草害防治、化控作业3.42亿亩次,更换16万套节药喷头和完成72项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任务。

一边秋收一边整地。本报资料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压舱石”。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5月22日至28日是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主题为“保护黑土地 当好压舱石”,系列
2023-05-26 10:34:00
用丰收致敬耕耘
...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奋力推动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牢记嘱托谋振兴,感恩奋进再出发!躬耕不辍,岁月致远。礼赞丰收,致敬耕耘!
2023-09-23 02:14:00
黑龙江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力量筑牢“黑土粮仓”
...主席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底气在土地,出路在科技——这是“黑土粮仓”多年探索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
2023-09-21 13:46:00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来自东北三省农业一线的最新观察
...技术,实现大幅增产。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和农技推广,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采取良种配套良法,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23-11-24 13:10:00
主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林日报主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定向领航本报记者 闫虹瑾粮食
2023-09-19 01:05:00
八五九分公司为黑土地“加油蓄力”
...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基础。”分公司农业生产部工作人员说。黑土藏粮,沃野生金。八五九分公司正在稳步助力“耕地中的大熊猫”地力提升,全方位夯
2024-01-12 15:33:00
总产816.16亿斤背后的丰收“密码”
...量连续多年占全国前列,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据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6
2023-01-05 01:25:00
五谷丰登粮满仓 黑土沃野庆丰年
...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年初以来,狠抓粮食生产,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升粮食单产上聚焦发力,逐个环节安排部署、逐季压茬推动落实,奋力夺取粮
2023-10-06 03:10:00
通化市筑牢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极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示范,筑牢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通化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保护农业政策,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者补
2024-08-30 15: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