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五谷丰登粮满仓 黑土沃野庆丰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6 03: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本报记者 闫虹瑾

金秋时节,广袤田野一片金黄,饱满的稻穗“笑”弯“腰肢”,澄黄的玉米颗粒饱满,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掀起秋收热潮,丰收的喜悦从田间蔓延至心间。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年初以来,狠抓粮食生产,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升粮食单产上聚焦发力,逐个环节安排部署、逐季压茬推动落实,奋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目标实现。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据10月1日农情调度,全省秋粮已收获475.79万亩,其中玉米已收146.58万亩,水稻已收108.3万亩,大豆已收116.69万亩,其他粮食作物已收104.22万亩。

“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据农情调度和专家多点位测产,预测全省粮食总产量在850亿斤左右。”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德明信心满满地说。

护黑土 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土生五谷、藏粮于地。优质的土壤,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平整肥沃的玉米地随风掀起层层绿浪,一穗穗金黄的玉米颗粒饱满,丰收在即。

“今年,流转的5000亩地均采用‘梨树模式’耕种,土地通透性强,根扎得深,玉米长势较去年好了很多,每穗预计能打到6两多,一公顷按5万株算,产量能达到3万多斤。”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雨脸上满是喜悦。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今年,在“梨树模式”原有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基础上,梨树县加入了秸秆科学离田和粪肥堆沤还田,加快推动秸秆过腹转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对黑土地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今年,全县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10万亩,占玉米面积的90%左右;玉米总产量有望达到45亿斤,相比去年增产5%到10%。”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自豪地说。

为了实现黑土地保护提档升级,我省与中科院共同实施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在粮食主产区建设3个万亩级、30个千亩级示范基地,成立了6位院士领衔的省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5个。

如今,“梨树模式”已成为防风固土、培肥地力、抗旱保墒、节本增效的综合代名词。

今年,全省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扩大到了3300万亩,稳居全国首位;启动实施了“百千万”引领提升行动,培育109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科技成果示范效能不断提升,为全省保护黑土地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科技 农业生产更有“科技范儿”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现代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在镇赉县大屯镇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稻田里一片金黄,多台收割机来回穿梭。细瞧,高清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田间气象站,太阳能杀虫灯等高科技设备矗立在田间地头,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温度、湿度、阳光、降雨量、气压、风速等,基于5G网络的监测系统都能监测,每个田间角落都能看到。连虫害预警都有,就像是气象哨,及时地提醒我们。”大屯村村民孟庆臣感叹,打开手机APP就能看到水稻长势,通过大数据分析,春天选择适宜温度插秧,秋天根据籽粒饱满程度实时收割,现在农民种粮,真是挑上了“金扁担”。

与此同时,合作社今年采用了“稻蟹共生 绿色循环”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让水稻米质更优,稻田蟹还为稻田每公顷增产5000元左右。镇赉县也依托稻蟹综合种养示范工程,发展示范区、引领示范基地、培养示范户,逐步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良性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科技为农兴农强农。今年,我省发布推介农业主推技术69项、主导品种105个;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做到产粮大县全覆盖。建设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攻关示范区25个,推广水稻钵型毯状苗育插秧技术60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234万亩;落实“一喷多促”政策,累计投入直升机49架、无人机1506架,参与作业组织数量99个,完成作业面积1570.5万亩。

绘“丰”景 特色农业“造富”万千农户

粮归仓,鱼满塘,硕果盈枝满园香。大榛子、鸡心果、秋子梨、红辣椒、蓝莓、洋葱……这边的辣椒成串红似火,那边的果子丰盈压枝低,丰富多彩的农产品,绘就了秋收的别样风景。

走进白山市浑江区三道沟镇二道沟村千亩五味子种植基地,红彤彤的小果子挂满枝头,在阳光下像一串串红玛瑙,晶莹剔透,鲜嫩光亮。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装箱,丰收的五味子映红了农家人喜悦的笑脸。

“今年,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五味子生长,所以产量特别好,算是高产了,价格也一直在涨,效益十分可观。”二道沟村种植户刁德山边采摘五味子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如今,二道沟村的耕地全部种植上了北五味子,土地种植饱和度达到了100%。村里还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对全村五味子种植实行统一管理和销售,丰产又增收的五味子已成为当地村民摘不完的“钱串子”。

同样,柳河县安口镇吉林省宝林堂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软枣猕猴桃基地也迎来了丰收。果园里放眼望去,一串串翠绿饱满、清甜多汁的软枣猕猴桃缀满枝头,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

“我们将果树种在山上,进行原生态培育、种植,肥料也只使用地道的农家肥,这段时间是成熟度最好、口感最佳、糖度最高的时候。”公司技术员宋海燕说,目前,种植软枣猕猴桃面积达600余亩,年产量超40万斤,带动周边70余农户每年增收1.5万元。

让小小“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大产业,近年来,我省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长白山人参产量占全国60%、世界40%;鹿茸产量、桑黄栽培量居全国第一位;黑木耳年栽培规模28亿袋、产量11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设施园艺加快发展,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全省棚室面积达到75万亩,促进冬春蔬菜自给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秋最美是“丰”景 稻香鱼跃庆丰年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金秋最美是“丰”景 稻香鱼跃庆丰年牢记总书记嘱托,哈尔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交出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水稻联合收割机在稻海中穿梭作业。本报记者 张大巍 韩伟摄 ■
2023-09-24 09:30:00
粮食生产“命根子”如何守?
...丰登、粮食安全的根基。地之不存,粮将焉附?地处世界黑土带核心区、“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的吉林,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了6%的粮食,提供了10%的商品粮。全省耕地面积1
2024-04-05 00:26:00
...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喜迎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肥沃黑土地,丰收喜人。丰收在“吉”,“丰”光无限。水稻收割正匆忙,丰收成定局。丰收季,稻穗黄,农民喜洋洋。“你看我这水稻长势
2023-09-13 10:47:00
...,离不开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近年来,内蒙古凝聚保护黑土地合力,让“累瘦”的黑土地“加油”“增肥”,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政
2023-01-04 08:56:00
藏粮于地如何承载粮食安全
...上。护“沃野”,增收有保障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功不可没。金秋时节,在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公司麦田里,一台红色自走式割晒机来回穿梭。割晒后的麦穗朝上,被整齐摊铺在
2023-09-20 09:42:00
...食安全离不开法治护航。黑龙江被誉为“中华大粮仓”,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典型黑土耕地占全国的56%。省人大常委会把黑土地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创新
2023-12-31 07:05:00
稻菽飘香 丰收正忙
...一望无垠的水稻科技示范田。刘宪武摄□本报记者广袤的黑土地上,是被丰收装点的金黄。地里,轰鸣声声,是收割机在欢快的歌唱;农民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谈笑间,颗粒归仓!早在秋收前,我省
2023-09-24 05:50:00
用丰收致敬耕耘
...。合力耕耘,八方同向。凯歌曲曲,激荡四野。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耕耘,“梨树模式”扩面提质,再获丰收;在贫瘠的苏打盐碱地上耕耘,昔日不毛之地,变身今日米粮川,“大安模式”得到有力印
2023-09-23 02:14:00
沃野千里展新卷 航拍金秋广袤田野 “丰”景美如画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金秋农忙好“丰”景,沃野千里展新卷。假期第六天,我们把镜头对准希望的田野,分享收获的喜悦。吉林长春:金穗垂首稻飘香 富硒稻丰收在望吉林长春的农安县近2
2023-10-04 11: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