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家长盯得越紧,孩子越不听话,亲子间信任度也逐渐“走低”……
遇事有商量 孩子更自律
贴身监督不可取 卓文 绘
●因为怕孩子走“歪路”,很多家长当起了孩子的贴身监督员,第一时间纠正孩子的一举一动。可是对家长的良苦用心,孩子并不买账。家长盯得越紧,孩子越不听话。于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度逐渐“走低”,在“管”与“不服管”的较量中,亲子关系更加紧张。
讲述:有了“手机约定”,孩子变自律了
闫女士两个月前跟女儿晓菲制定了一份“手机约定”,在这份规则里,母女俩对晓菲每天何时可以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时长,以及妈妈对晓菲使用手机时的态度、妈妈如何做好使用手机的榜样等,都做好了约定。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母女俩再也没有因为手机的问题起过争执。
闫女士说,以前,孩子一碰手机,我们就如临大敌,即便孩子用手机查阅学习资料,或者通过学习软件打卡,我们也是过几分钟就到孩子跟前检查一下,生怕她借机刷视频、玩游戏。孩子说我们不信任她,索性磨磨蹭蹭拿着手机边玩边学。眼看这种情况越来越糟,我们听从老师的建议,跟孩子协商制定了“手机约定”。我们不再贴身监督孩子,如果孩子用手机学习,就约定好使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不会突袭检查。渐渐地,孩子时间观念提升了,变得很自律,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后,主动交还手机。随着彼此信任度的提高,家里的氛围也变得很和谐。
建议:不过度管教,多夸奖孩子
12355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首席心理专家东玉林老师说,父母和孩子之间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程度不够,总是居高临下地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不对,总想着让孩子在自己划定的圆圈内行动。如果孩子稍有“逾矩”就被家长指责,必然会心生厌烦,行动变得乖张,加剧了亲子间的不信任程度。
东玉林老师建议,首先,家长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孩子的约束,过度管教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对好奇心重的孩子,家长提出一定的约束条件即可,如果家长无时无刻地监督提醒,破坏了孩子的私密空间,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因此家长要把对孩子的管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认同。家长平时多留心孩子的进步,及时肯定、夸奖孩子。经常得到家长夸赞的孩子,会从心理上信任并信服家长的言行,大大降低了成长跑偏的几率。最后,家长要给孩子营造有尊严的环境。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遇事不惊慌、不激怒,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亲近家长,信任家长。希望家长在批评孩子前,先暗示自己:行动上控制好情绪,言语上多尊重孩子。
文 贾林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0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