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柱民族师范学校。1992年毕业分配时,她毅然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地方,选择回到家乡任教。这一决定,开启了她长达33年的乡村教育之旅,而她也从未为此后悔过。她用三十三载的坚守,诠释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黄妈妈”,镇远县江古镇人民则赞她为大山里的“杜鹃花”。
大家好,我是黄俊琼,来自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小的时候,我父亲是一名民办教师,他常说:“山里的娃,读书是唯一的路。”那个时候,我们村子里读书的女孩子很少,我就是少数有机会读书的人。
1992年,我师范毕业,当时我就想:“我得回去,得让家乡的女孩子都能走进教室!”
当时,我来到山背村小学,教室漏雨、冬天没有烤火设备,我就带着学生捡柴生火,孩子们一边烤手一边上课。有个女孩子离家很远,她每天来学校,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一个学期从未缺席,她的坚持,让我觉得我必须留下,一生扎根乡村教育。
当时的山背村小学有6个班,一到六年级,只有6位老师。由于师资匮乏,一个老师要承包一个班,周一至周五每天6节课,一个星期授课33节,我工作了两年,就由当初毕业清脆的嗓音变得嘶哑,但我从未有过怨言。
2016年,我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乡村名师,并在我工作的学校建立了工作室。作为工作室主持人,为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己,引领乡村教师成长。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就是教育的接力,把微光聚成星河,我的目标就是让乡村的师生都爱上课外书。因为我深知我们身上的责任,我们是大山孩子走向外面世界的引路人,是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
每一个孩子都是等待绽放的花朵,我们要用知识和爱心,去浇灌他们,让他们在乡村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
在这第41个教师节之际,我想对老师们说:“老师,你们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
策划 李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罗秋红
编辑 梁珍情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