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一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造完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3 09: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10日,记者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公司总承包的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已建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这一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上岗”。

记者:李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我国一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造完成可全面监控海洋综合环境信息新华社天津9月10日电(记者梁姊、王井怀)记者10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海油工
2023-09-11 05:46:00
...加固工程。在加强海洋地震工作方面,出台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示范站点建设,融合构建中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加强海洋地震观测设备研发应用,初步形成海洋地震速报预警
2023-01-14 20:03:00
...东省青岛市建造完成,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上岗。该观测平台主结构包含导管架、组块、观测塔,设计总重4530吨,塔体最高处距海平面约103米,是我国最高的海
2023-09-19 01:55:00
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在西海岸新区建造完成
...西海岸新区建造完成,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上岗”。据了解,该观测平台主结构包含导管架、组块、观测塔,设计总重4530吨,塔体最高处距海平面约103米,是
2023-09-15 01:00:00
千里岩海洋站观测员蒋涛:“放哨人”坚守海岛测数据
...通基站;表层海水盐度由人工观测变成了自动观测;站上基础设施大面积、全方位更新,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化观测站的搭建已提上日程,未来有望实现智能控制,数据
2023-01-28 14:26:00
...工程。同时,还将加强海洋地震工作。出台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示范站点建设,融合构建中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加强海洋地震观测设备研发应用,初步形成海洋地震速报预警
2023-01-18 16:53:00
气象“智”绘齐鲁沃野新画卷,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
...村建立气象服务机制,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安装自动气象观测站,将小麦育种、麦田管理、农技管理等相关人员全部纳入气象服务平台;针对小麦良种繁育的特定需求,及时制作推送小麦病虫害防治
2025-02-21 17:23:00
做大做优创新平台 推动发展能级跃升
...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国家战略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础设施,大科
2024-06-24 01:57:00
...研发的海洋防腐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已在上百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中进行应用,在国际上形成核心竞争力。 “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已经举办过两届,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在2023年
2023-10-06 05: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