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做大做优创新平台 推动发展能级跃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24 01: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做大做优创新平台 推动发展能级跃升

工作人员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进行设备调试。

新华社记者 周牧摄

◎本报记者 崔 爽

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可检索1.7亿篇科技文献的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已获批准立项的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

从支撑诸多学科前沿研究及交叉研究的大科学装置,到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再到推动科学成果走向产业化的成果转化载体,它们都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典型代表,不仅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能带动高新技术发展,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保障,也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全国各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把科技创新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些创新平台凝聚人才和资源,汇集智慧与能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激发“创新裂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力支持。

支撑科学研究迈向最前沿

5月6日,上海光源迎来对用户开放15周年纪念日。作为服务全国科研团队的用户装置,15年来,上海光源已服务全国近800家单位、4500多个研究团队的超47000名用户,支撑用户完成2万多个实验课题。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国家战略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是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创新基座和平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曾说:“大科学装置决定着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的能力,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堪称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以及‘航母战斗群’。”

以上海光源为例,作为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为科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验平台,揭示了许多之前难以观测和研究的现象,支撑了全国众多研究团队完成大量的实验课题,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水平,更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

长远来看,大科学装置将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科学装置鲜明的科学和工程双重属性使其设计、研制及相关技术和工艺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先进性等特点。这些装置能够产出丰硕的创新知识和科学成果,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人才集聚效应,因此往往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核心要素。同时,大科学装置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仪器中心或平台,它需要自行设计研制专用的设备,具有体量大、投资大、能力强、技术复杂先进、生命周期长等特点。这些装置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需求,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

近年来,我国对大科学装置进行了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启动建设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5项设施。“十三五”期间,在基础科学、能源、地球系统与环境、空间和天文以及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我国启动建设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9项设施。这两个五年规划期间,我国累计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数量接近此前建设的总和。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建20个左右大科学装置。这标志着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将迎来历史性的跨越。目前,我国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总量达57个,其中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畅通科研数据共享渠道

6月8日,自然资源部公开发布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其中,《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是对我国自主获取海洋数据、自主研发海洋信息产品以及全球海洋环境数据的整编集成,涵盖海洋7大学科、83类要素。海洋云是国家级海洋数据和信息产品在线服务平台,将推动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数据在线汇聚、涉海部门海洋信息互联互通、公益数据产品集成服务、国际海洋信息资料交换合作。

这是我国推动海量科研数据互联共享工作的一个缩影。

科学数据共享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指出,政府预算资金资助形成的科学数据应当按照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的原则,由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科学数据资源目录,有关目录和数据应及时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面向社会和相关部门开放共享。

2019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基于前期工作的坚实基础,在高能物理、基因组、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组建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在实现数据共享、支撑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正在规划建设下一代“中国科技网”,进一步推动海量科研数据互联共享。据中国科学院消息,“中国科技网”是我国第一个全功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网络,现已服务300多家科研机构的100多万科研人员,覆盖3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多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50多项国家与院级重大项目、多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及国际大科学计划。下一代“中国科技网”将优化现有布局,将骨干网络从10G提升至100G水平,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建设网络枢纽,依托8个中国科学院分院建设区域中心,形成一张可协调调度、支持不同应用的科研数据传输网络。

推动科技成果走进生产线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近年来,我国科研成果产出显著增加,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同时,国家和地方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在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方面,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各地积极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面向市场需求共同开展技术定制、测试检验、中试熟化、产业化开发等,从源头上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另一方面,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火炬产业基地、火炬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基础,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各地构建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和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曾比喻道:“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往往是不成熟的,就如同小麦和稻谷没办法直接食用,必须经过食品加工厂加工成面包蛋糕才可以食用,科研成果也需要这样的加工厂。”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综合服务体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就扮演着加工厂这样的角色。

部分区域正积极发挥孵化器等平台的关键支撑作用,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如北京23家标杆孵化器主要聚焦硬科技企业孵化、高精尖产业培育、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对标世界一流,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上海启动7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中国创新孵化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已经成为我国一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孵化发展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表示。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印发了《创新加速器建设指引》,提出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深度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要素也正带来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日前强调,要以技术、平台、企业、园区为抓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重大装备、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同时,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级创新联合体,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的集群优势,提升使命导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系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创新场景系统布局,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产业集群。应
2023-11-27 02:06:00
...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遴选培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联合攻克一批交叉融合技术难点,取得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优化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流程,支持战略科学
2023-01-15 09:54:00
...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省级及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0
2023-09-19 04:54:00
...产业领域的主要产品和实现目标所需攻关的关键技术。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2年,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在全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暨强科技行
2023-04-18 13:24:00
履职故事丨张建辉: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以高能级科研平台激发创新“裂变”
...点,张建辉对网络信息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助力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创新网络格外关注。张建辉调研时发现,我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纵向与横向对比存在显著不足,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
2025-01-11 15:02:00
茅台集团召开2024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
...转自:新华网3月20日,正值春分,茅台集团召开2024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创新成果,科学谋划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
2024-03-21 15:53:00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
...附加值企业,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构建“链长+链主”协同机制,引领带动产业链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以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为重
2024-06-11 05:36:00
西部(重庆)科学城引进重大科创平台33个
...万物葱茏的七月,正是踔厉奋发的好时节。日前,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提出,要聚力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行动,建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下称“科学
2023-07-17 05:15: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松江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支撑科技创新用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创新机制,到2025年培育150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李成东■本报记者 李成东昨天,“高
2023-07-26 06: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通讯员夏俊林娜10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发布南京经济“三季报”
2025-11-01 09:44: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诊疗新高度:个性化方案,全程化守护
癫痫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对记忆、情绪、社交、学业与工作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构成了广大患者面临的核心挑战。诊断的复杂、治疗方案的普适性困境以及持续管理的缺失
2025-11-01 10:05:00
第十季炒股大赛冠军诞生: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涨幅登顶
在《大众证券报》读者俱乐部第十季炒股比赛中,选手“馨小憩”以159.84元/股推荐的阳光电源(300274),荐股涨幅19
2025-11-01 11:00:00
近日,国内首款真空高压铸造人形机器人腿部骨骼零部件在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生产下线,首批20件量产产品已发往国内客户
2025-11-01 11:10: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李春炜)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AI笔记本也成为爆款产品。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合肥的联想PC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2025-11-01 15:39:00
10月30日,“版权强企燕赵行”活动走进保定市高阳县。活动通过进企问需、校企对接、版权法律法规科普、版权服务平台及版权区块链平台推介等方式
2025-11-01 15:47:00
10月30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七届“金辑奖”颁奖盛典上,东软集团凭借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卓越的全球化实践
2025-11-01 16:16:00
钻戒定制怎么选?2025五大宝藏品牌全解析,一篇避坑
准备结婚选钻戒,却被天然钻的高价劝退?想入手培育钻戒,又怕遇到“参数虚标”“售后无保障”的问题?2025年培育钻石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2025-11-01 16:17:00
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大会以“数智仿真、新质发展”为主题,吸引全国约千名学者与业界代表
2025-11-02 00:04:00
“科大讯飞1024科博展”亮点抢先看!现场黑科技拉满,免费开放
大皖新闻讯 想让AI陪你对弈吗?想穿越时空与孙悟空来场“智慧交锋”吗?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科博展将于11月2日至6日在合肥体育中心启幕
2025-11-02 00:04:00
出海再提速!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旗下7天酒店出海,同日签约10个项目
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再次迎来关键节点。10月31日,其于深圳正式宣布,国民品牌7天酒店将进军东南亚市场。这是继今年8月底
2025-11-01 10:02:00
10月28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近1800家海内外知名展商齐聚
2025-11-01 07:03:00
正式发布!视源股份牵头制定《娱乐用车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10月23日,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商用显示标准研究组第六次全会暨标准研讨会上
2025-10-31 08:20:00
中感集团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以系统性创新重塑矿山作业安全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上,中感集团创新展示的“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025-10-31 08:51:00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杰科技董事长于洋受邀出席2025首席数据官峰会论坛,并作主题为《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
2025-10-31 0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