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当日,该合作社组织机械开机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通讯员 高晓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实习生赵璇)又到一年秋收时!眼下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机器轰鸣忙收割,金黄稻谷满仓归”的丰收景象。市农业农村局农情监测显示,今年全市秋粮长势正常偏好,丰收基础条件坚实。
10月10日上午,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稻田里满目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掀起阵阵金色波浪。4台红白相间的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往来穿梭,收割、脱粒、装车等环节一气呵成。
“目前正在收割的是籼稻,已经割了800多亩,预计还要抢收一周多时间才能收完。”合作社理事长张立友介绍,今年合作社共种植了2600多亩水稻,其中籼稻2000多亩、粳稻600多亩,籼稻已经开始全面收割,粳稻要等到11月中下旬才能开始收割。
张立友告诉记者,从收获情况来看,今年籼稻亩产干稻谷650—700公斤,是丰产的一年,背后除了天气比较给力,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全市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的建设。合作社种植的品种是南京大力推广的优质食味稻,种植过程中还有市区专家团队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同时,专家还根据田地土壤微生物含量量身定制了配方肥,为水稻丰产打下基础。
据了解,今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130余万亩,目前籼稻、糯稻等已陆续进入收割阶段,预计粳稻将于11月开始陆续收割。从农情监测情况来看,今年秋粮长势正常偏好,夺取丰收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稳住秋粮,至关重要。为此,我市启动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遴选南农大、省农科院等7个专家技术团队,采取“市区联动、条块协作、科技赋能、以点带面”方式,按照“一田一方、一户一档”、全生育周期管理等要求,对具有示范带动的规模种植主体逐一建档立卡,定期踏田勘苗,开展“点对点”服务指导,以点带面助力单产提升。
秋意浓,收割忙。天气情况对秋收工作影响较大。市农技专家提醒,近期南京气温变化平稳,整体气象条件有利于秋收开展,但下周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可能会对秋收有一定影响。广大种植户要适时抢晴收获,合理调配收获机械,坚持“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