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温室大棚星罗棋布。 张锦文 摄
在草莓基地务工。
本报讯 (记者张锦文) 近年来,会泽县待补镇探索“333”工作法,对脱贫群众进行精准动态监测、分类精准管理,发展产业促增收,确保返贫风险及时发现、帮扶精准到位、增收持续稳定、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全力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区。
三级联动预警排查。待补镇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14名班子成员分别包保15个村(社区),镇级各站、所牵头建立常态化预警信息交办机制,各村(社区)负责网格排查,以村民小组为网格单元,每月5号前全覆盖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对存在风险的农户按程序纳入监测帮扶。累计识别三类监测对象343户1222人,消除风险267户1001人。
“红黄绿”三色分层分类管理,精准帮扶。“红灯”重大困难户14户52人实行“周随访”和镇村两级“双包保”,以兜底保障为主,采取产业、就业、公益岗位、健康等帮扶。“黄灯”一般困难户150户499人,实行“半月跟踪”,以开发式帮扶为主,帮助谋划增收路子,引导创业就业。“绿灯”脱贫稳定户1870户6814人实行“月监测”,以引导发展为主,加强技能、创业培训,实现稳定就业。
围绕夏季草莓产业链,三产融合带动增收。脱贫群众在土地流转、就近就地务工、扶贫资产收益、自主种植草莓、售卖生产资料5个方面获得收益。第一产业以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大户示范、农户参与的方式,引导扶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夏季草莓种植。目前,全镇流转土地6万亩,2万余人在草莓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草莓种植实现了人均“一亩脱贫、两亩致富、三亩奔小康”的目标。第二产业做大做强夏季草莓精深加工,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投资1.5亿元建设集冷链、物流、加工、交易、科创研发为一体的中国夏季草莓(水果)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后,预计年经营收入在300万元以上,可消除全镇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三产业以数字、科技以及物流、农资服务等为切入点,打造夏季草莓产业服务业,助力群众增收。建成中国夏季草莓数字化交易中心,为经营户提供实时动态草莓市场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等信息,通过手机App完成竞价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条件的脱贫户、监测对象发展种苗销售、农资售卖以及草莓保鲜、储藏、包装、冷链等配套服务。目前,全镇有从事草莓分拣、包装、农资售卖等相关经营主体146家,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产业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实现利益共享。目前,全镇有17个新型经营主体与2034户脱贫户、监测对象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全镇整合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000万元,年资产收益200万余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开发脱贫户公益岗位217个,年人均增收9000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