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凌晨抢修往返跑,39岁男子突发心梗
高温闷热天气,尤为需要当“心”
杨泠 杨吉羚
“平时还是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能过度劳累,术后这三个月,对于身体恢复非常关键,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近日,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病房,副主任医师靳丽娟为患者张翔(化名)仔细查体并再三叮嘱其出院注意事项。此时的张翔,神情认真,不时点头确认。从他与靳丽娟交流时气息平稳,随后挺直身子走出病房的情况来看,根本无法将这个还不到40岁的壮实汉子与心梗患者这一身份联系在一起。
十多天前,39岁的张翔在值夜班的过程中突发心梗,幸运的是,自我准确识别加上同事及时送医,经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多科协作救治,张翔很快化险为夷,未留下明显后遗症。
借此病例,医生也提醒,在高温闷热天气,突发心肌梗死风险会明显增加,尤其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更应警惕“心”事,做好防范。
男子凌晨往返跑抢修 突感“心中绞痛”
张翔怎么也没想到,心梗这种在他看来常见于老年人群的疾病,会突然降临在自己身上。回忆病发之时,张翔仍感后怕。
“我是一名电工,工作三班倒。当天凌晨3点多,厂里遇到突发事件,需要来回于电机室和现场之间进行处理。”眼看着后续生产可能会受到影响,张翔心中无比焦急,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快了起来。在超过40℃的环境中,来回脚程15分钟左右的路,他半小时内就跑了三趟。
修理工作总算告一段落,就在张翔掏出一根烟准备稍作休息时,意外发生了。“当时,我突然感到胸口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绞痛,气也喘不上来,整个人非常难受。”意识到身体可能出了大问题,张翔赶紧告诉身边的同事和领导,大家见状,马上拨打120,将他就近送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救治。
心内、急诊等多科协作 打响心肌“保卫战”
“当天4:50左右,患者被送至急诊,医生立即按照胸痛救治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为他安排心电图、血常规、心梗三项等检查。”急诊值班医生第一时间将张翔的心电图发至该院胸痛中心工作群,很快,专家识别其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手术是最有效的救治方式。
“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心梗一旦发生,坏死的心肌将无法逆转。一般来说,急性心梗发病24小时内,均可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小时内是介入手术的黄金时间窗,6小时内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期,在此期限内,越早救治,预后越好,后遗症越少。”靳丽娟表示,检查结果明确,张翔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在获得其家属同意后,心内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到位,一场心肌“保卫战”正式打响。
5:20,张翔被推入导管室,经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其前降支近端已100%闭塞。医生立即为他疏通闭塞的血管,并植入一枚支架。随着支架的释放和抗凝药物的使用,张翔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基本恢复正常。
6:35,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张翔胸痛症状缓解,病情平稳,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目前已出院回家。
心梗好发季不止冬天 高温天也要警惕“心”事
在寒冷的冬天,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是心梗的高发季节。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高温闷热时节其实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心梗好发期。
靳丽娟介绍,高温天气,人体水分容易大量流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随着血液黏稠度的增加,心肌细胞供血量受到影响,容易诱发心梗。其次,炎热的天气里,空调使用频繁,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造成血管痉挛,影响心脏正常供血量,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此外,天气闷热,人心情烦躁,容易失眠,如果心脏和大脑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心肌耗氧量增加,也是导致心肌梗死的诱因。
当季如何预防心梗?靳丽娟表示,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少食高脂、高盐、高油食物,避免过量烟酒,及时补充水分。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但时间选择上需注意,避免日头正盛时外出。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梗高危因素,及时治疗,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一旦持续出现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症状,及时到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据悉,近两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进主任医师田丰、副主任医师靳丽娟等高层次人才,心内科发展进入新阶段,目前常规开展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冠脉介入治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等,随着胸痛中心的积极推进,让周边居民的“心”安全得到了更有利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