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说到清朝的皇位传承制度,有一个和过去的朝代明显不同的特点,大家应该也已经非常熟悉,就是秘密立储制度。在位皇帝生前写下遗诏置入金盒,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等到皇帝驾崩那天打开,遗诏中所书姓名即为新君。
有朋友或许会以为清朝皇帝都是依此制度而立,但实际上,真正按秘密立储制度登上皇位的,只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人。雍正虽然是康熙临终前所立,但在那时秘密立储还没有形成制度。这一制度,是在雍正朝才正式确立下来的。
康熙直到临终前才确定太子人选这件事,有偶然和特殊的因素在里面,并不是成心想拖到最后一刻才安排自己的继承人。况且储君制度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为什么雍正要这么大胆创新,鼓捣出从来没人用过的秘密立储制度,还强硬推行了下来呢?
雍正要做一件从前没人做过的事情,自然要解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雍正给出的理由是,康熙老爷子晚年时看着自己几个儿子争权夺位,实在心太累了,不如直接别立太子,皇子们也就没什么好抢的了。
虽然雍正以及后来的几位皇帝都在大力宣扬秘密立储制度的好处,但其实没办法掩盖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实际实施起来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一点,秘密立储制度很保密吗?光是听制度安排,就觉得很不保密。密诏是公开放在乾清宫的,有心人想窥探并不难。比如乾隆公开继位人选之前,和珅就提前收到风声,得知了皇位所属。
另外,不立太子就可以避免皇子之间的斗争了吗?这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权力斗争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不立太子,只会把斗争延后,并不能真正消除兄弟之间的矛盾。
而且,秘密立储制度还使皇位的传承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权力交接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发生在前一任皇帝去世以后,此时前任皇帝已经没有办法再对死后发生的事情施加影响。
比如嘉庆皇帝突然驾崩时,大臣们曾一度无法找到立储遗诏,最后是在嘉庆身边一个随侍小太监身上搜了出来,才立了道光为帝。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人们到最后都没有找到嘉庆藏起来的这份遗诏,又或者小太监有别的心思,勾结其他皇子擅自篡改嘉庆遗嘱,那将不知道引起多惨烈的宫廷斗争。
古时候储君制度先立太子,是为了给未来的帝国继承人一个实习期和考察期,一来可以帮助其积累管理经验,在皇帝去世后可以更加平滑地完成权力过度,减少政变发生的可能;二来如果太子不适合作为继承人,也可以及早发现,及时更换人选。
揣度雍正皇帝的心思,之所以要推行秘密立储制度,减少争斗只是场面话,更重要的原因,是要增强自身皇位的合法性。这从很多小细节中,都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雍正特意在自己的年号里加个“正”字,可见他对自己皇位的正当性非常在意。许多人说雍正皇位得来不正,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康熙传位给雍正的程序合法性存疑。
为了让自己的继位资格显得更合理一些,雍正索性参考康熙传位给他的过程,创造了秘密立储制度。这样在后人看来,秘密立储是清朝的传统,雍正未被立为太子而直接登基这件事就不会太过显眼。
同样的,康熙在临终前,曾经命雍亲王代替自己到南郊祭天。在此之前,皇子代替皇帝南郊祭天并不是很特别的一件事,但从雍正以后,凡是皇帝命某位皇子代替自己到南郊祭天,便算是大位有归的暗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