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2022年泰安市完成45笔水权交易,交易笔数全省第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6 22: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2021年,泰安市探索启动水权水市场改革工作,并于2022年10月以创建省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水权改革。当前,泰安市正积极研究推进“水权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打通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上持续发力,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泰安水权改革实践经验。

2022年泰安市完成45笔水权交易,交易笔数全省第一

健全制度 促进交易规范化

“再生水厂收集了肥城西部和北部的中水、矿井水。不但水质有保障,而且供水价格低。目前已有意向石横电厂和石横特钢供水,这样就可置换出大量肥城引黄河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肥城市康润水务再生水厂厂长石忠表示,这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一件好事,需要大力推行再生水交易,并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泰安市水利局深入基层一线,在东平县侯圈庄村集体机井灌区、岱岳区马庄农场灌区开展调研,了解水权交易方面潜在的需求。2023年4月,泰安市出台山东省第一个地市级水权管理规范性文件《泰安市水权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制定了《泰安市水权水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从水权认定、交易类型、交易方式和流程、交易平台、水权收储及监管等方面进行规定,实现对水权交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有了实施细则,我们的交易行为就有了依据,权益也有了保障。”新泰市水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徐树宝说。

夯实基础 指导交易具体化

“2022年9月,全市‘第一单’农业灌溉水权交易案例顺利完成,打破了农业用水水权市场交易的空白。”岱岳区水资源保护中心赵发权说。

泰安市以开展为期三年的全国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对全市生活、生产、生态各行业用水量进行确权。实施建立水权确权数据库,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3666个,批复水量7.8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机电井及灌区2873个,水量4.14亿立方米;非农业灌溉793个,水量3.72亿立方米。同时,建设市、县两级公共资源水权专项交易平台,推进水权交易系统与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2022年,泰安市水利局、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建成市级交易平台,积极开展县级平台交易,共同推动水权交易迈向高增长阶段。

创新发展 推动交易成果化

宁阳县引汶灌溉服务中心分别与东平县无盐电灌管理站、山东鲁鑫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取水权交易,交易水量2100万立方米,这是泰安市首次通过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的水权交易和现场签约。

“交易盘活了宁阳县灌区用水存量,既满足堤城坝灌区取水量缺口,也解决了当地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实现宁阳县、东平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宁阳县引汶灌溉服务中心张召利说。

“推进水权改革,打通水资源要素与水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联系,为创建泰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使水权交易和水生态产品价值二者不可分割,紧密相连。”泰安市水利局水资源科负责人张帅说。

2022年,泰安市完成45笔水权交易,交易水量2441.175万立方米,交易笔数居山东省第一,交易水量居山东省第二。2023年1至6月,全市已完成水权交易17笔,交易水量达3403.6万立方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齐鲁股交“上市苗圃计划”培育活动在泰安举行
鲁网7月11日讯为精准服务泰安市上市后备企业,提高企业规范意识和资本运作能力,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培育、助企上市”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协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
2023-07-11 19:04:00
十大亮点见证2023年泰安能源发展成绩
...我市上、下半年重点项目“集中观摩大比拼”活动举行,泰安市新能源产业链在两次“集中观摩大比拼”活动中成绩均列各产业链首位。2023年,泰安新能源产业新开工项目89个,总投资71
2024-01-16 08:18:00
泰安:大力推动智能微电网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场(记者 王秀 摄)大众网记者 王秀 泰安报道8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智能微电网发展情况及加快推进微电网高质量发展相关
2025-08-23 17:57:00
...市出台了山东省第一个地市级水权管理规范性文件——《泰安市水权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文件的出台,规范了水权交易行为,以水权交易价值实现视角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
2023-06-02 07:59:00
今年前三季度 泰安市畜牧业产值达122.8亿元
...秀 摄)大众网记者 王秀 泰安报道12月6日,大众网记者从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畜牧系统紧紧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
2024-12-07 10:30:00
泰安推进慢病数字健共体和中医药事业产业高地建设
通讯员 刘浩7月25日,泰安市政府与微医集团、扁鹊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泰安市慢病数字健共体和中医药事业产业高地建设,推动数字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泰安
2023-07-31 15:58:00
泰安市财金集团扛牢国企担当
...业化强市建设□记者 曹儒峰 报道本报泰安讯 今年以来,泰安市财金集团全力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双赋能”,奋力做好化风险、稳增长、促发展等工作,为全市经济持续向好作出贡献。
2023-12-29 10:06:00
泰安推广“减垄增地”种植模式出成效
...几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良田多有撂荒。但近年来,泰安市农业农村系统依托专业合作社,发挥粮田规模化经营的优势,不仅涌现出一大批种粮大户,而且全市粮食总产连续6年稳定在50亿斤
2023-07-06 09:55:00
...出去”获得外贸新订单不容错过的绝佳平台。本届广交会泰安市共有72家企业参展,涉及102个展位,借助广交会平台,泰安企业精心筹备,携多款优质产品亮相本次展会,展出的产品种类繁多
2023-11-06 17:4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