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0 15:10:00 来源:康之道

近期,一份规模庞大、覆盖面广的研究报告《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发表,深入剖析了中国不同年龄、地域群体在超重和肥胖方面的现状。

究竟哪个年龄段更容易面临肥胖问题,以及哪些地域的人更有可能变胖?这份“肥胖地图”给出了答案。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一、全国肥胖地图公布,哪个省份最重?

该研究由北京301医院母义明教授团队与诺和诺德、美年健康研究院合作,在"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期刊发表。研究调查了来自全国243个城市的1577094名成年人,其中52.8%为男性,中位年龄40岁,平均BMI=24.1kg/m²。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以及通过体重指数(BMI)分级调查超重/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为未来肥胖护理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通过对随访人群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结果发现:

在总体人群中,BMI近似呈正态分布,23.5-24.5之间最为常见。按中国BMI分级,34.8%超重,14.1%肥胖。

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较女性更高,男性中超重比例为41.1%,肥胖比例为18.2%;女性中超重比例为27.7%,肥胖比例为9.4%。

北方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于南方,内蒙古、山东和河北的患病率最高。

另外,研究团队还发现超重和肥胖与多种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密切相关。使用中国人的BMI分级,最常见的肥胖并发症包括:脂肪性肝病、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

与此同时,正常BMI范围内的人中,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和脂肪肝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总体而言,超重和肥胖者的并发症数量较高,大部分BMI正常者没有并发症,而超重或肥胖者罹患并发症的情况较为普遍。

不论采用中国人的BMI分级还是WHO的BMI分级,不同BMI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都呈现类似趋势。这些结果突显了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二、长胖是因为吃太多、动太少?

在探讨肥胖问题时,很多人认为,吃少点不就行了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将肥胖归结为吃得太多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怎么才算胖。目前,我国建议将成年人BMI≥24诊断为超重,BMI≥28为肥胖,BMI指数的计算方式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²。

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70公斤,身高是1.75米,那么他的BMI计算如下:BMI=70/(1.75²)≈22.86

大家根据自己的体重计算,如果对应值为“超重”、“肥胖”,那么就应及时管理体重。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在大多数人看来,人之所以会长胖主要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其实除了和饮食、运动有关以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

1、雄性激素下降

男性体重的调控受睾酮水平影响显著。进入中老年阶段,睾酮水平逐渐减少,内脏脂肪等脂肪组织逐渐增加,这可能进一步加剧瘦素抵抗,导致瘦素失去了对脂肪代谢的有效调控作用。此外,肥胖本身也可能引发睾酮水平的下降,形成一个循环效应。

2、大脑疾病

2022年9月28日,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肥胖与大脑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认为,肥胖可以被视为一种神经发育疾病,而早期大脑发育的分子机制可能在决定肥胖风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3、中国私家车太多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由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合作完成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增加购车量可能成为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认为,在大城市中拥有汽车可能会直接导致体力活动减少,进而引发明显的体重增加。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三、50岁以后的女性,体重多少比较好?

过了50岁以后,不少女性可能会出现“发福”的情况,那体重控制在多少比较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3.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重和BMI则可以略高。

对比到身高上的话,标准体重都得计算方式应为:

男生标准体重公式(kg)=(身高cm-80)x70%;

女生标准体重公式(kg)=(身高cm-70)x60%;

超重%=(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

因此,根据上述公式,如果是160cm左右的50岁女性,标准体重应为54kg左右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另外,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控制饮食

在控制总热量的同时,确保膳食多样化。食物种类应包括谷薯类、果蔬类、禽畜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

少久坐、多运动

任何形式的运动对体重控制都有益。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保持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12小时站立或活动510分钟。

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

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计算BMI,根据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5厘米,女性大于等于90厘米时,疾病风险会增加。

有效疏解压力

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可能引发激素分泌失衡,导致肥胖。某些人在面对压力时可能会采取暴饮暴食的方式,进一步加重肥胖风险。积极调整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缓解方法,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

50岁以后的女性,若想要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做到

总之,可以将重心放在生活方式管理上,核心原则是实现“吃动两平衡”,确保摄入总能量低于总消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女性不妨多吃这些蔬菜
女性体重是一个敏感而多变的话题,它不仅涉及到女性的外貌形象,还与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女性体重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生理条件、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等。在青
2023-12-20 19:34:00
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对怀孕也有影响?贵医附院举办大型义诊关注胖友生殖健康
...动、代谢手术、减重咨询及健康宣教,特别是为妊娠期间体重管理、产后体重管理提供专家咨询,为备孕困难的肥胖患者答疑解惑。什么是超重和肥胖?世界范围内,对于肥胖最常用的界定方式是根
2024-05-12 02:43:00
超重依旧不减肥,将会面临什么?建议多了解下
...,身材就会开始发福,而且减不下来,等到了45岁以后,体重更是直线上升,控都控不住。中年发福本来是一件非常令人无奈的事,但依旧很多女性,不愿意屈服,哪怕是到了中年也想要维持在一
2022-12-19 15:15:00
现代人的肥胖危机,始于胎儿时期
12岁的小林,在医院测得体重503斤,惊呆了父母。小林的妈妈还记得手术那天“切下的胃超级大。”对北京友谊医院减重及代谢外科主任医师张鹏来说,四五百斤的肥胖症患者近年来已不罕见,走
2024-05-30 09:49:00
科学甩掉多余脂肪 健康体重没有烦恼
...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主题为“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如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重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总有一些朋友,不是要减肥,就是在减肥的路上。怎样的体重标准
2024-04-02 07:39:00
健康多壹点丨体重关联多种疾病,避免超重与肥胖!
...鲁壹点 徐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 年版)第二十五条: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体重和健康密切相关,体重异常(过轻或过重)会影响健康,保
2025-10-10 17:23:00
女性BMI多少是正常的?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一文分析下
...便的方法便是计算BMI,通过BMI可以大致了解自己是偏瘦、体重正常还是超重或肥胖,这样可以及时的调整饮食,预防疾病。本文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BMI,女性BMI多少是正常的
2023-02-13 18:27:00
女性一天中有3个易“发胖”的时间段,建议大家知晓
...遗传、社会心理压力、睡眠情况等,也从侧面影响了人的体重。你的体重达标了吗?BMI(体质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国际通用指标,它的计算方法为BMI=身高÷体重的平方(身高
2023-06-11 05:48:00
关注健康体重:胖不胖怎么判断?科学减重这样做
...方式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三减三健”从我做起。健康体重是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
2023-09-22 09: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