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10 02: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云南省政协组织邀请两院院士走进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

本报讯(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杨丽娅)“云南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可以继续发展云岭牛等特色养殖产业。”“云南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筑巢引凤,吸引科研人才扎根。”近日,由云南省政协及相关单位主办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建设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院士行’”系列活动举行,邀请两院院士走进云南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就云南农业强省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建言献策,把科研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

云南是公认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云南始终把强化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实现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从0到1”的突破,云花、云菜、云茶、云咖等特色农产品享誉世界。但纵观全省,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够高,粗放经营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大而不强”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如何发挥政协优势服务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十三届省政协重点思考的课题。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强调,要把握政协性质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借助“上力”“外力”,调动“下力”、整合“内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搭平台、创品牌。

今年初,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谋划年度重点履职工作时提出,积极联动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聚集科技、人才支撑引领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邀请农业界别两院院士赴滇开展“院士行”系列活动。此举得到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与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活动期间,万建民、王汉中、朱有勇、陈剑平、印遇龙、钱前、张克勤、柏连阳8位院士深入云南农业科技领域相关企业、花卉种植基地等基层一线,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召开相关会议,与云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等座谈交流,共商如何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做好云南农业现代化这篇“大文章”。

“‘牡丹菊’的培育机制是什么?”“怎样制定预制菜原料供应标准、加工标准、品质和营养标准?”……在全国首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之一的富民县,院士们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召开现场恳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为当地如何以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传经送宝。

院士们的到来,让富民县政协主席李媛珏喜上眉梢:“本次活动借力全国的院士、专家智库进行‘把脉问诊’,对于助力富民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科技惠农、科技强农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在昆明召开的座谈会上,院士们围绕“农业科技支撑引领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为云南“量身定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提出希望云南充分发挥好区位、生态、资源、气候等优势,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能力与水平,科学谋划,高质量统筹科技资源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院士们的“金玉良言”让参加调研和恳谈的政协委员们深受触动。省政协委员秦笠洪表示,院士们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长势、送技术、提建议,为云南广大农业从业者献上了一场科学育种、高产栽培的“知识盛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最为生动的案例。

“院士们都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翘楚,提出的意见建议思想站位高、视角独特,令我深受启发。”昆明市政协委员、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童江云说道。

省政协副主席李学林强调,要深刻把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拓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强农业农村科技队伍培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做好农业现代化这篇“大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振兴丨云岭大地秋冬种管忙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昆明11月1日电 题:云岭大地秋冬种管忙新华社记者杨静云岭大地的秋收渐入尾声,辛勤的农人们并没停下脚步,压茬开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秋冬种管,为丰收打好基础
2023-11-01 20:52:00
十七年“稻路”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十七年“稻路”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记大理州第二届“苍洱霞光”人才何张伟何张伟在田间察看水稻长势。(资料照片)□ 记者 吴江“大理州地处滇西,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
2024-05-30 07:32:00
“云岭农科110”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人才落地 成果落地 服务落地“云岭农科110”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资讯荟萃本报讯(记者 龙劲存) 云南省科技厅与云南省农科院共同搭建的“云岭农科110”微
2024-06-14 07:14: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云岭乡村焕新颜——云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观察在怒江之畔的密林深处,“藏”着一个美丽的村庄——亚坪村。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当地人都习惯称它为
2023-02-25 05:54:00
云岭铺展乡村振兴新美画卷
...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美画卷在云岭大地徐徐展开。粮食丰收 农产品供给稳定从北到南,云岭大地处处呈现丰收胜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每1000亩生态农田病虫害
2023-12-20 07:06:00
云南施甸农科服务团 :将种业创新论文写在大地上
...年来,农科服务团走进施甸,将科技创新论文写在了这片大地上。身体力行,扎根田野。5月中旬,正是施甸水长育种基地育种材料移栽的最佳节令,农科服务团的专家们每天早上8点便开始下田,
2024-05-11 13:11:00
...“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扎根云岭大地,围绕云南发展所需,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深入实施“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师生把成果和论
2024-01-26 14:19:00
种下儿时梦 结出致富果
...时代的返乡创业青年,要把身子沉到农村,全身心投入到云岭大地的农业发展上,助力乡村振兴。在宁蒗县成立苹果产业协会之际,鲁权采用“党支部+公司+科研所+合作社+果农+基地”的发展
2023-12-25 07:06:00
...研助力、文化赋能,推进产教融合,把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让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利用废弃咖啡壳等生物质还原剂已实现工业化应用,研发的咖啡加工、茶叶发酵
2023-11-14 09: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